收獲在路上——《禮物》課堂實錄
陸華宇 南通八一小學
教學設計
一、師生講故事,發現故事特點
第一部分
1.猴子收到禮物了嗎?
2.收到了什么禮物?
3.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4.發現微童話《禮物》里的寫作方法。
第二部分
1.收到這么豐厚的禮物,你覺得猴子會怎么做?
2.他要制造什么驚喜?
3.強化寫作方法。
二、再讀故事,感悟美好
你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
三、學編故事,延續美好
運用從《禮物》中總結出來的寫作方法。
課堂實錄
一、師生講讀故事,發現故事特點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地里有一棵樹,它很孤獨。(出示第一張幻燈片)花開時,花香引來一只猴子。花謝了,猴子要走,(出示第二張幻燈片)樹說:“先別走,我還沒送你禮物呢。”猴子留下來……
師:你們說,猴子留下來有沒有收到禮物?
生:沒有;收到了。
師:說收到了禮物的同學說說猴子收到了什么禮物,這樣,認為沒有收到禮物的同學才能信服。
生:樹的陪伴。
生:樹的果實。
生:樹散發的芳香。
生:躲在樹下面可以乘涼。
師:躲在樹下乘涼,就是說,樹送給了猴子……
生:樹蔭。
師:想聽聽故事是怎么說的嗎?(出示幻燈)
猴子留下來,過了一個涼爽的夏天。猴子說:謝謝你的禮物!
(生輕聲讀。)
師:猴子收到禮物了嗎?
生:收到。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過了一個涼爽的夏天。
師:誰能告訴我猴子收到的禮物是什么?
生:涼爽。
生:一樹樹蔭。
師:是的,是這一樹樹蔭給猴子帶來了涼爽,猴子過了一個涼爽的夏天。(出示第三張幻燈片,請生齊讀幻燈片上的文字部分。)
師:文中有沒有直接說猴子收到了禮物,收到了什么禮物?
生:沒有。
師小結:是的,故事沒有直接說猴子收到禮物,禮物是什么,而是說……
生:過了一個涼爽的夏天。
師:如果我把這句話改成你們剛才的回答:猴子留下來了,樹送給他一樹綠蔭。你們覺得好不好?【有對比,就會有發現。——陸生作注】
生:不好。
生:原文好。
師:好在哪里?
生:不直接說,讓我們猜想:涼爽的夏天就是綠蔭帶來的。
師:原文不直接說,給了大家思考的余地、想象的空間,使得故事讀來更有意思,更有味道(板書:想象空間,有味道)。不直接說,而是把要說的禮物藏(板書:禮物,藏)在了一句話中。藏一藏,故事讀起來就……
生:生動有趣。
生:引起讀者思考。
生:有想象的空間。
生:讀來有味道,有興趣。
(師隨機板書。)
師:請大家再讀一讀,體會作者構思和語言的巧妙之處。——禮物已經收到了,猴子說:“現在,我要走了。”樹說:“可,可我還沒送你禮物呢。”——樹又會送什么禮物給猴子呢?
生:果實。
師:你怎么知道就是果實的呢?
生:因為秋天了。【追問一句:你怎么知道秋天的?】
師:很好,剛才是……
生:春天。
師:現在應該是……
生:秋天。
師:秋天應該收……
生:果實。
師:大家真會想,而且有順序地想,真棒!【有序!】你們覺得作者會不會說“樹送給了猴子一樹果實”呢?
生:不會。
師:他會怎么說?【猜,是賞析的好方法。】
生:包了他整個秋天的糧食。
生:樹送給他一個充實的秋天。
生:送給了猴子一秋甜甜的味道。
師:想看看故事是怎么說的嗎?(師出示幻燈。)
生:(齊讀)秋天里,猴子終于收到了禮物。
師:句子符不符合我們前面“藏”的方法?
生:符合。
師:你們覺得這里要不要說收到了什么禮物?
生:不要。
生:秋天到了,樹的禮物很明顯就是果實。【嗯,很明顯,符合特點。】
師:是的,雖然句子把禮物“藏”了起來,但作者句子表述很簡單,因為大家都明白秋天樹的禮物肯定是果實。所以故事說——
生:秋天里,猴子終于收到了禮物
師:把這句話和剛才大家想象的內容比較一下,你們覺得哪個更好?
生:原文更好。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包含的內容可以很豐富。
生:禮物可以是果實,可以是“甜甜的味道”、“充實的秋天”等等。【好!原來禮物還不止果實一份呢。】
師:是呀,有時,簡單的語言,想象的空間更廣,包含的內容更豐富。你們體會得真好!
師:收到了這么豐厚的禮物,你覺得猴子會怎么做?
生:猴子要走了。
生:樹說“我還有禮物要送給你”。
師:那么應該是冬天了,樹會送什么禮物給猴子?
生:把樹枝送給猴子生火取暖。(其他學生議論紛紛,表示反對。)
師:這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結果?
生:不是。
師:猴子會不會折取樹枝取暖?
生:不會。
師:那冬天樹有什么禮物送給猴子?
生:樹葉。
師:樹葉給猴子做什么呢?
生:搭窩。(大家笑了。)
師:合理嗎?【我覺得也挺好的,搭窩。】
生:不合理。【可再追問:為什么不合理?——充分展示。】
師:想不想看看故事的結尾?
生:想!
(師出示幻燈。)
他走了。一路上,猴子埋下許多果核,他要制造一份驚喜。
師:他要制造什么驚喜?
生:種了許多小樹來陪那棵樹。
師:這是猴子送給樹的……
生:禮物。
師:作者又沒有直接說,而是把“禮物”……(眼看板書)
生:藏在了句子“猴子埋下許多果核,他要制造一份驚喜”中。
師:這樣,故事讀來……(指板書)
生:有想向空間,更有意思,更有味道。
師:如果讓你給故事起個題目,你起什么題目?【由內容推題目,好。】
生:禮物。
生:送給樹的禮物。
生:禮物的溫暖。
師:哪個題目更好?
生:送給樹的禮物,可是文中還講了樹給猴子送了禮物。【可以引出“你來我往”。】
師:是的,文中樹給了猴子禮物,猴子也回報了樹以禮物。第一個題目“送給樹的禮物”沒能概括文章的內容。你分析得很好。
師:那么“禮物”和“禮物的溫暖”哪個更好呢?
(生思考,為難狀。)
師點撥:我們今天的故事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生:禮物這個題目更好,它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
師:是的,樊高陽的題目太直白了,沒有想象的空間了。但有一點,他把讀這個故事的感受說了出來。(板書:溫暖)
【把賞析文《禮物》逐句拆分,用上“猜”,再看原文,對照起來,真的挺好的。】
二、再讀故事,感悟美好
師:現在完整地把這個故事輕輕地讀一讀。
(生讀。)
師:喜歡這個故事嗎?為什么?
生:喜歡。猴子會感恩。
生:我也喜歡。猴子知恩圖報。
生:我喜歡。陪伴是最重要的。
師: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不是陪伴?
生:不是。
生:主要講了樹為了讓猴子陪伴自己,用禮物一再挽留他。猴子讀懂了這棵樹的孤單,【這話好!】知恩圖報,種下果核陪伴這棵樹。
師:是的,你來我往的“報恩”是這個故事的主旨,陪伴只是其中的一個點。(板書:報恩)【雖然教學設計的重點在“藏”,但到了能講“你來我往”的時候,就講一講。】
師:誰來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一聽?
(師指名講故事。)
三、學編故事,延續美好
師:你能學著這個故事的方法編一個溫暖的報恩故事,把溫暖傳遞給他人嗎?
生構思編寫,師巡視指導。
教后反思
課早就備好了,也早就上好了,可是課堂實錄卻遲遲不愿動筆。這篇范文太精美了,很難突破。【陷得太深,就不易突破。方法搭起微童話的結構,是筋骨;語言,不可太模糊。】雖然感覺自己的教學設計還比較巧妙,把這篇微童話的手法和主題賞析得也比較到位,可是要在習作中用上這個方法還是挺難的。至少我想了很長時間也沒想到好的構思,所以課一拖再拖。還是寫不出滿意的下水文,只能硬著頭皮先把課上了,看看學生可有什么靈感給我。課上得比較流暢,學生也讀出了報恩的主旨,賞析到了“藏”這一手法的巧妙。可是,學生的習作過程似乎比較困難,沒有之前看圖編微童話那么順暢。習作收上來后,讓自己眼前一亮的作品似乎沒有。矮子中的將軍,我還是挑選了幾篇。
課上完了,思考卻沒有停止。怎么把這種報恩的主題故事含蓄講述出來,讓人讀來輕松,卻又能回味無窮,簡單愉悅中浸潤其間。這是我追求的目標。琢磨中再讀學生習作,似乎看出點味道,有的稍作變通自覺生色不少。如此,似乎有了驚喜。入選的習作較之上兩次有了增加,且大部分是新面孔。學生習作中洋溢著溫馨,也不乏美麗靈動的語句,如“樹下好像一個閃亮的舞臺”,“動聽的春天走了”等。難能可貴的是在一個個美麗短小的童話故事中,我們的孩子思考著環境問題、老人的陪伴問題,他們表述了擊敗誹謗的是行動這樣的觀點。其中一個孩子竟然反其道而行之,逆向思維,道出不報恩、罪惡面前不挺身而出最終禍及自身的深刻道理!于是,釋然了。思考了,練習了,這就是最大的收獲。
更何況,課堂中,孩子們的想象、發現是那么精彩!他們對作品的賞析是那么到位!長久練習,日積月累,質的飛躍指日可待。
至于自己的習作,仍然很不盡人意,但相較之下,還是有一點點進步的。這應該歸功于思考的不停歇。相信,下一篇又會有進步的。或者,我會把這兩篇修改得好一些。
驀的,眼前陽光明媚。是的,只要行走在路上,就會有收獲!
學生習作
來自樹的回報
李陽烈
在森林里,住著一只大灰熊。他每天都要去外面找吃的。有一天,大灰熊在尋找食物的時候,發現了一株快要枯死的小樹苗。小樹苗對他說:“你可以幫幫我嗎?我實在是太渴了!”大灰熊欣然答應了。從此,他天天都來這個地方給小樹苗澆水施肥。在大灰熊的悉心照料下,小樹苗很快就恢復了往日的挺拔,長成了一棵大樹。秋天來了,大灰熊再也不用辛苦地到處尋找食物了……
吹笛子的小兔子
巴夢宇
小兔子住在一棵樹下,她沒有朋友,只有心愛的笛子每天陪伴著她。一個沒有星星月亮的晚上,小兔子吹起了悠揚的歌,笛聲傳到了動物們的耳朵里。動物們循聲找了過來。螢火蟲點燃了自己的小燈籠,給大家照明;小熊開心地跳起了舞蹈;松鼠拿著果實和大家分享;小灰狼沉浸在美妙的樂曲中;喜鵲也不像平時那么多話了……樹下好像是一座閃亮的舞臺,大家為小兔子鼓掌。小鳥說:“小兔子,你真棒!”小兔子再也不孤單了。
禮物
厲祖東
田里有一株麥苗,它很孤獨。春天到了,一只瓢蟲在它上面捉害蟲,吃飽后要它走了。麥苗說:“不要走,我還沒送你禮物呢。”瓢蟲留了下來。夏天到了,瓢蟲過了一個涼爽的夏天。“謝謝你的禮物,不過我要走了!”瓢蟲說。“可,可我還沒送你禮物呢!”秋天到了,瓢蟲說:“謝謝你送的禮物!”瓢蟲走了,一路上,它播下許多麥穗,準備給麥苗一個驚喜。
感謝
袁霞
山坡上有一條小河,它雖清澈,但很寂寞。一天,一只小松鼠看見小兔子正朝河里扔垃圾,連忙阻止了它。小松鼠說:“我要走了,小河你自己多保重。”小河說:“不要走,我還沒感謝你呢。”于是,小松鼠留了下來。一天天過去了,動聽的春天走了。小松鼠開心地說:“你的感謝我已享用,現在我得走了。”小河連忙說道:“可,可我還沒感謝完呢。”小松鼠又留了下來,終于過了一個清涼的夏天。小松鼠不得不走了,一路上撒下花種,它要給小河一份驚喜。
老人與燕子
尹甜甜
很久以前,一位老爺爺獨自生活,他很孤獨。有一天,他吃完晚飯去散步,看 見了一只受傷的燕子。他把燕子帶回了家,悉心照料治好了它。燕子每天都給老爺爺唱歌,他們開心地生活在一起。可是,突然有一天老人進了醫院,他跟燕子說:“我可能再也聽不到你唱歌了。”燕子流下了眼淚,它飛出去找來其他燕子,它們一起為老人唱著歌,老人微笑著離開了人世。
禮物
高淑媛
入秋了,陣陣涼風呼呼地吹著,小木屋里,綿羊小姐正拿著剪刀思考著什么。她一會兒揚起剪刀,一會兒又放下。“到底剪不剪呢?”她嘆息道。這時,她的腦海里有閃過上一年冬天猴子先生哆嗦著身子仍堅持陪她玩耍聊天的情景……“剪吧。”說完,她拿起剪刀就向自己厚厚的一層毛發剪去。猴子先生的生日會上,綿羊小姐笑著拿出自己織了幾天的毛衣:“祝你生日快樂!”頓時,一股暖流涌上猴子先生的心頭。
溫暖
燕婷婷
樹林里有間小木屋,里面住著一只熊。熊很孤獨,因為大家都傳言他會吃小動物,都躲著他,見他就用石頭砸他。他只能待在木屋里看其他小動物開開心心地玩。
有一天,小兔子被捕獸夾夾傷,昏了過去。醒來發現自己正睡在那間傳說中可怕的小木屋里,熊正一步一步地靠近自己。小兔子害怕得連聲求熊放過自己。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熊卻為小兔子包扎了傷口,小兔子呆了。在熊家養好了傷口的小兔子離開了。他決定把這件事告訴大家,為熊辟謠正名!
從此,熊走出了小木屋,和大家一起開心地玩耍。
背信棄義
蔡田甜
有一顆李子樹很高很粗,一到秋天就碩果累累。
一天,一只燕子飛過,她很渴很渴。她對李子樹說:“樹爺爺,我好渴啊,您能給我一個李子嗎?”李子樹說:“孩子,你吃吧。我長在路邊就是供人解渴的。”小燕子高興極了,叼著李子就飛走了。
過了幾天,小燕子有飛過李子樹,她看到一個伐木工人正揮斧砍樹,她連忙逃走了。看著慢慢倒下去的李子樹,她慶幸自己沒在上面安家,慶幸自己逃得快。
天越來越熱,環境越來越差,小燕子要渴死了。她尋找水源又路過李子樹,看到那粗粗的樹樁,燕子很難過:“要是我……當時……喝……止那人砍……砍伐樹木,要是……我把……這里的小動物……都……都召集在一起,反……對砍伐……樹木……”話沒說完,小燕子就死了,她的眼睛一直瞪著那樹樁……
上一期:周曉君:微童話課例(71)
陸生作:散談《壁虎生蛋》讀寫教學設計,做到這一點非常難,但是我們總要這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