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能源結構改革的深入,中國正在全力發展核電,然而想要讓一座反應堆產生電能就必須要有核燃料,而最常見的核燃料便來自鈾礦。
鈾礦被譽為礦石家族中的“玫瑰花”。但它比沙里淘金難多了。我們國家并不是一個富鈾的國家,量少不說,品位也不是很高。我國最早發現鈾礦的是浙江溫州樂清人南廷宗,也就是中國鈾礦之父。
南廷宗:名門望族,三級跳的學霸
南延宗(1907—1951),字懷楚,溫州市樂清黃華鎮南宅殿后村人。他出身于一個標準的書香門第,其祖上累世耕讀。南延宗是南氏家族第26代傳人。
自幼父母雙亡,長兄早夭,家境貧寒。但少年南延宗人窮志高,聰穎刻苦,由于酷愛詩書,遺傳了先輩的耕讀之風,即使下灘涂勞作,采挖海貨添補家用,也不忘帶本書,做出了“雙級跳,三易名”的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下跳棋般接連跳級,依次跨入三座百年名校的滄桑大門。
1925年進入南京中央大學地質系學習。
1931年從南京中央大學地質系畢業后,進入北平地質調查所工作。
1940年南延宗任江西省地質調查所技正。
1941年兼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南廷宗:“石伯樂”,首次發現軸礦
對于找礦,南廷宗似乎具有超常天賦,被譽為當代“石伯樂”。
1936年秋,他轉到福建工作,翻山越嶺,風餐露宿,相繼發現了永泰明礬礦和莆田鉬礦。
1937年抗戰爆發,中國后方急需制造飛機等戰略資源的鋁礦,南延宗輾轉云南,及時在安寧縣發現鋁礦,為西南鋁礦的第一次發現,經云貴兩省再接再厲陸續探測,發現了大量鋁礬土礦,是抗戰中我國地質界的重大收獲。
由于對中國地質礦藏貢獻巨大,被中國地質學會授予"趙亞曾紀念獎金"。
標識南廷宗事業頂點的是1943年5月,為中國第一次發現鈾礦。南廷宗在廣西鐘山黃羌坪調查錫礦,在一個已被開采的錫鎢礦的廢舊窿口上,看見很多鮮艷的黃色粉末狀東西,出于職業敏感,便用刀刮了一些帶回去進行顯微化學的微量分析。在明察秋毫的顯微鏡下,神秘物呈現完美的四面體結晶,而這正是鈾元素的特征!
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鈾礦,在國內外地質界引起轟動。鈾是制造原子彈的主要材料,二戰期間各國都在競相研制原子彈,中國當局也對此十分關注。得知南廷宗發現鈾礦的喜訊,時任贛州行署專員的蔣經國大為興奮,特地為他舉辦了慶功宴。1954年,國家地質部和蘇聯專家就是根據南廷宗的發現,采集到了中國第一塊鈾礦石,中國核工業從此起步。
南廷宗:中國鈾礦之父英年早逝但功勛卓著
1948年,不滿黑暗統治的社會現狀,加上多年積勞體力不支,南延宗卸任重慶大學地質系教授,攜家回鄉休養,被溫州中學聘為教師。新中國建國后他重操舊業,直至1951年舊創新疾并發住院。由于為人低調,醫生并不知道這位病人是"中國鈾礦之父"、著名地質學家,治療輕心,等到樂清同鄉、浙江省衛生廳長洪式閭去探望時,發現病情已經惡化,終年45歲。
南延宗作為鈾礦的開拓者,根據鈾礦與鎢、錫共生在花崗偉晶巖脈中的規律,預測廣西、江西、湖南都有發現具有經濟價值鈾礦的可能,這為中國鈾礦資源的進一步尋找指明了方向。在南延宗鈾礦發現的基礎上,在廣西平桂礦區采集到的中國第一塊鈾礦石,這塊鈾礦石則被命名為中國核工業的“開業之石”。
李四光有一次曾謙虛地說:“如果南廷宗還活著,我這個地質部長該他當?!蔽覈虑蛱綔y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稱,南廷宗教授“為中國核工程的發展做了歷史性的重大貢獻”。
璀璨礦產是大地的美麗結晶,為中國第一次找到鈾礦,是南延宗畢生事業的結晶,南延宗因此足以被譽為“中國鈾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