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打通的時候,媽媽依然在廚房里忙碌著,素服常日,還是那一如既往的淺淺淡淡的微笑。
“哈哈,不好意思,我記錯日子了,急剎剎一早祝你母親節快樂,哪里知道錯了!”好像記憶里從來都是如此毛手毛腳的,即使已為人母,也依然沒有變成媽媽心目中沉穩優雅的大家閨秀的樣子,從來都是那樣改不掉的毛手毛腳錯誤頻出。可是媽媽依然淡淡地笑了笑“沒事,就提前過了唄!”
每一個媽媽眼里,犯錯了的出錯了的孩子,她都會自覺地忽略那些定語的修飾,只把關注點落在“孩子”兩個字上,只因他還是個孩子,所以他就有犯錯的資格;只因他還是個孩子,所以他即使錯了也依然可以被原諒;只因他還是個孩子,他錯了又如何,他還有個萬能的、無所不能的、神一樣的媽媽!
人生海海,能讓人心安神定不再慌張焦慮的,是媽媽的懷抱和媽媽的微笑。只要媽媽的微笑還在,你就還可以做個孩子,放心大膽地去做你自己,也不用向這個世界屈服,畢竟,你是個有媽的孩子。
年少時,看不上媽媽,覺得為什么別人家的父母就是別人家的父母,為什么自己的媽媽,終其一生,就只有系上圍裙,扎進廚房,把一聲獻給孩子。后來,再讀那句“是誰來自山川湖泊,卻囿于廚房與愛”時,常常會打濕了眼眸,媽媽,也不是沒有夢想沒有自我,只是因為當了媽,所有的夢想與自我,都典當給了兩個字,“犧牲”,還要外加一個定語,“心甘情愿”!
從來都很晚熟,也從來都后知后覺,但是也不知道是從哪一天開始懂得了媽媽,知道了她雖然平凡,但是足夠偉大,因為她能夠為了兒女,創造奇跡。雖然時常并不乖巧,雖然依然擰巴,但是心里知道,那種傲骨是會被偉大折服,也知道自己再想振翅飛翔,在現實里屢屢受挫時,只有媽媽的微笑,讓自己覺得即使失去所有,也依然還有一處可以遁形之處。
小時候找媽媽,是未經馴化的本能,長大了找媽媽,是歷盡了人間后的條件反射,因為人都是在有意無意間找尋最溫暖的東西。
只要媽媽的微笑在,你就覺得山川湖泊、日月星辰,星辰大海,都在,人間值得,苦難值得。
看過人間再美的風景,你心里都有一個不變的執念,世間再美的風景都比不過媽媽的微笑,世間最美便是媽媽的微笑。
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扛不動,在媽媽的微笑之下,就自然消散,就像太陽一照射,烏云全沒了蹤影。
媽媽,用自己的雙臂,為孩子擎出一片天,為他們遮風擋雨,為他們創造天堂,替他們開辟未來。“有媽的孩子是塊寶”,對孩子來說,有媽在,就像老舍先生在《我的母親》里說:“人,即使活到七八十歲,有母親在多少還可以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寧的,能看到母親的微笑,這內心的安定與安寧又更勝一籌。
誰的一生不是一場兵荒馬亂,誰的一生不是一場血雨腥風,誰的一生不是一場遺憾孤獨,可是,有媽在,你又哪里懼怕過這世間的任何刁難、磨難、坎坷?有媽,心有寄托,神有著落。就像媽媽說的,“有媽的孩子眼神都是篤定的,沒媽的孩子眼神都是飄忽的”,媽,才是一個人的定海神針,媽媽的微笑,才是一個人心間不滅的太陽。
“”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觸動心弦。”今夜,我只想,叫一聲“媽”,沉醉在媽媽的微笑中,如夏風拂過心間,美好氤氳,于沉醉的夜色中,做個好夢,有媽媽的微笑相陪的夢!
2022.5.7晚 郭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