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扎進廚房,便忘了外面的世界與不歇的時間,等到終于忙完出來時,遇上一雙疑惑的眼睛“媽媽,你怎么那么喜歡廚房”?
腦海里首先想到的是那句,“是誰來自山川湖海 ,卻囿于晝夜廚房與愛?”囿,被困!還不是因為了愛。
真正喜歡廚房,喜歡做飯的人,畢竟是少數,我們不是大廚,沒有那么多與食材的纏綿與驚喜,只是在一日三餐,人間煙火里,尋找著那些愛。
愛不是嘴上唱的高調,而是心甘情愿地,心平氣和,身心愉悅地,去為孩子做那頓飯。所以有人說,廚房是女人練習愛心的地方。豈止是?廚房還是練習謙卑心與培養幸福感的地方,在那樣的單調繁瑣,日復一日里,找尋到屬于人間的安暖與深愛。在火苗跳蕩間,找尋能量與愛的源泉。
忘記了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話,“那間狹小的廚房,幾乎奪走了她一生的芳華。”可也慢慢地懂得,生活不是秀場,沒有那么多的需要盛裝而出的秀場,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大概主體就在廚房,芳華沒有了,激情沒有了,可是愛如煙火,綿綿不熄,在廚房里,學會了與自己和解,與生活相諧,未嘗又不是一種得。
當一個人,終于能夠理智地去正視生活,能夠接納生活的煙火氣,能夠放下那種吊著的仙氣,她就學會了與生活和解,接納,也就會慢慢地親近了廚房。一日三餐,四季廚房,一世煙火,就在廚房里。
原來聽人說,看一個家過得如何,看廚房就知道了。廚房是進進出出熱氣騰騰,這日子也就熱氣騰騰,其樂融融;廚房門可羅雀冷冷清清,這日子也就過得冷冷清清。以為是夸大其詞,可是漸漸地才明白,這是吃過了那么多的鹽,度過了那么多的橋才明白的大智慧。
再美妙的未來憧憬,再動聽的悅耳情話,再深沉的山盟海誓,都不如相伴一生,那種守候的燈火、等待的廚房溫暖,不及柴米油鹽來的實在與永久。
好女人是一個家的上等風水,讓一個家其樂融融,和和美美,靠的是達理賢淑,達理是外在的交往,人際的往來,賢淑,絕大部分就在廚房里、在居家過日子里體現。如果一個女人,廚房都不進,總感覺日子是不完整的。對孩子與家人的愛,不就是用了愛心做的一粥一飯,一菜一蔬里嗎?
唐伯虎說,“琴棋書畫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事都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人到中年才明白不食人間煙火的日子注定不屬于人間,五味調和五谷齊聚的日子才有滋有味。
陳大咖在《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寫道:人生在世,無非“吃喝”二字。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許多的日子走過,無數的體驗有過,終于明白,過日子,靠得是什么?一個人,于何處安心?
蔣雯麗曾說過一段這樣的話:“有一天,當我不再年輕,腰變得像水桶一樣粗,那時我就安心地做一個普通婦人……暮色四合時,我在灶臺前忙碌著為愛人和孩子準備晚飯……”喜歡她說這話時,眼角眉梢的盈盈笑意,還有盛放在那笑意里的素樸的人間幸福!
人間煙火在廚房,人間安暖在廚房,所以徐坤《廚房》說,“廚房是一個女人的出發點和停泊地。 ”一個人,有停泊之地,亦是幸福!干嘛要去抱怨廚房?有廚房可停泊,足以慶幸!
影評人木衛二說,我心歸處是廚房。廚房里的媽媽,無非就是將愛盛放于廚房,于方寸之間,便獲得整個人生。
2019.1.13晚 郭江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