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時間,總是緊張而又無聊,慌亂而又閑適,那種感覺,或者說是那種節奏,總是有些失控的而又錯亂的。
準備了些吃吃喝喝的,時間就那樣過去了,躺下來,想小憩一會兒,結果玩手機就又錯過了時間。想起奶奶說的,“睡也沒睡,醉也沒醉,時間就那樣荒廢了!”學業荒廢了,再努努力,加加油,還可以補回來,可是時間,卻再也回不來了。
就在這樣的悵然若失里,又有些自責中,嘟嘟嘟的語音響起,是家人的思念,總是讓你在這樣的不出門,悶著一天,忘記了時日與周遭的日子里,還有一份被惦念的歡喜。
按下接聽鍵,看到的是一家人團坐吃晚餐的情景,曾經以為最普通,最不值得一提的,如今看來,卻是最大的幸福。“家人團坐,燈火可親”,這一句話一下子就從腦海里蹦跳而出,覺得此時此刻,沒有比它更親切更恰當的詞語。
尋常日子,尋常光景,尋常人家,但是那家常的飯菜,昏黃的燈光,一家人的笑臉,卻讓我突然之間就被鎮住了,其實毋庸說是被感染了。走進寺廟,會被那種場景打動,覺得那種沉靜,是滲入到骨子里的,四大皆空,萬般可舍。可是現在恰恰相反,展現于我眼前的,就是一幅市井生活,是普通人家的和美歡欣,光陰里的柔,美,和,暖,就在那一粥一飯,一笑一顰間。
老的已然老去,但是依然在發揮余熱,打理一家人的生活,小的已然很小,不諳世事,天真無邪,但是所有的成長,沒有大風吹起的,都是需要父母的陪伴,教誨,給予,幾乎每一個人,都在追訴原生家庭,而一個人最幸福的莫過于在一個溫暖的相親相愛的家庭里成長。中年人,承載著養育贍養的責任,但更重要的,是愛孩子,也敬父母,“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體諒父母的付出,關心他們的身體,孝順他們,對父母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對孩子而來,是一種言傳身教,時家風的傳承。至于碗里是否有肉,盤中是否豐盛,此刻,反倒不是最重要的了。
人們總是舍近求遠,緣木求魚地去追求幸福,卻在無意間發現,幸福就像是影子,刻意找尋時總是看不到,但事實上,幸福如影隨形,就在“家人團聚,燈火可親”處!
2019.3.24晚 郭江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