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開春,應該是身居北方喜愛大自然心中最喜悅的時候了。經過了一冬天的“蝸居”,終于經過漫長等待,又到了該前往山野與眾多“老友”重逢之際。而每年提醒我春天到來的,既不是滿樹潔白的玉蘭,也不是爭相怒放的迎春、連翹……它默默地生長,默默地開放,仿佛一下子從地底冒出般,給還未變綠的草地上率先點綴了點點紫色。它,就是堇菜。
美麗的早開堇菜是最常見的堇菜屬植物 汪闐攝
所謂堇菜,并不特指一種植物,而是堇菜科 Violaceae 的統稱。而我們最常見的各類堇菜,實際上大多數都來自于這個科29個屬中的一屬,即模式屬——堇菜屬 Viola 。我們平時見到的都是堇菜屬的植物 汪闐攝
堇菜屬在植物分類上屬于有一些難度的家族,它們很多都長得差不多,例如我就經常被問到北京最常見的兩種堇菜屬植物——紫花地丁和早開堇菜的區別(花期、葉片、花距就可以區分,在此不贅述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還是會發現有一些不同的種類:例如,堇菜屬植物大多數沒有地上莖的,但生活在北京的雞腿堇菜 Viola acuminata 便有著明顯的地上莖。有明顯地上莖的雞腿堇菜 汪闐攝
既然生活在北京,我們就來說一說北京的堇菜。北京有明確文獻記錄的堇菜屬植物共11種,加上亞種、變種、存疑種等共15種。即雞腿堇菜 V. acuminata 、雙花黃堇菜 V. biflora 、裂葉堇菜 V. dissecta 、南山堇菜 V. chaerophylloides 、早開堇菜 V. prionantha 、紫花地丁 V. philippica 、球果堇菜 V. collina 、蒙古堇菜 V. mongolica 、斑葉堇菜 V. variegata 、細距堇菜 V. tenuicornis 、西山堇菜 V. hancockii 和北京堇菜 V. pekinensis ,以及裂葉堇菜的變種——總裂葉堇菜 V. dissecta var. incisa 、西山堇菜的變種——房山堇菜 V. hancockii var. fangshanensis 和細距堇菜的亞種——毛萼堇菜 V. tenuicornis subsp. trichosepala 。以北京命名的北京堇菜 汪闐攝
山區常見的細距堇菜 汪闐攝
一般來說,北京的堇菜屬植物都在3至5月為花期,是名副其實的早春植物。當然,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雙花黃堇菜則是在6至7月開放。其實,同學們并不需要將北京的這些堇菜全部進行分類,但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卻值得好好觀察一番:堇菜屬植物有著非常神奇的閉鎖花現象,也就是在它們的花期外,還會產生沒有花瓣的花,且這些花不經過開花就可以直接發育成果實。北京花期最晚的雙花黃堇菜 汪闐攝
堇菜的果實在成熟后會裂開三瓣,里面則孕育著它們的種子。也許,你在逛公園時經常會見到這些可愛的“三瓣花”,但今后我們就知道了,這并不是花,而是這些早春的點綴植物孕育下一代啦!堇菜果實成熟后露出了種子 汪闐攝
現在,北京已經有很多的地方能看到開放的堇菜了。我們不妨蹲下來靜靜地欣賞一番,你也許會和我一樣,在它們那平淡無奇的小花中,發現最自然的春色。“地球記憶工作室”創建于2014年7月。秉承“延續地球記憶,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與國內多家博物館、學校及企業廣泛開展自然博物教育。著重培養青少年對自然的興趣,啟迪科學智慧。工作室常年系統收集各類標本萬余件;以及幾萬幅動植物生態圖片服務于典藏研究及教學活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