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邱曉霞,怎么說呢,一開始給人挺二百五的感覺。這種二百五中,又帶著獨有的喜感,很樂觀的母親,這也使得,她擁有一個同樣樂觀可愛的女兒。
邱曉霞雖然現在單身,但曾經感情生活還挺浪漫的,是有被愛情滋養過的,盡管短暫。女兒可以直接問母親的感情生活。
邱曉霞回她兩個字:筆友。當年娘家反對,她義無反顧地為愛奔赴,遠嫁他鄉,有了女兒。
曾經轟轟烈烈過,而現在,從她嘴里吐出來,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沒想到那個死鬼早早走了,丟下我們。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沒有手機,沒有電腦,交筆友,是那個年代的人最浪漫事。有過交筆友經歷的人才懂,那種購買帶花紋的信紙,手寫的信,再貼上郵票寄向遠方的心動,其后等待對方來信的忐忑不安,收到信后的甜蜜與幸福。
明明是一個追求愛情的女人,曾經有過多么瘋狂的熱戀行為。而今,這般浪漫的愛情,說起來不過是拂去一顆衣服上的飯粒的淡定。
一代女文青,結婚生子后,也得淪落凡塵。往事如煙,既回不去,不如輕輕放下向前看。也算豁達。
有什么樣的母親,大概便能看到什么樣的女兒。失去丈夫的她,和女兒營造出一種令人羨慕的關系,朋友閨蜜兼母女的關系。
她們是母女,是朋友,她們相互了解,相互支撐,相依為命又親密有間,平時可以互懟互損,關鍵時刻,攜手共患難。
一種很符合現代審美的,有別于傳統審美的母女關系。邱冬娜很多貌似沖動舉止的背后,無疑也是因為心底堅信,母親對自己的愛,不會掉隊。
邱冬娜承繼了母親的樂觀,單親家庭,但性格開朗不孤僻,也不社恐。在應聘的地方遇到之前有過節的人,落落大方向對方伸出自己的手。
在被設計,無意中撞見上司與女下屬茍且之事時,雖有小有慌亂,但并不是潰敗得落荒而逃,而是急智中假裝拍下相片。
在被對方職場霸凌時,忍無可忍,不再忍,出了一口惡氣,辭職離開。回家與母親兩兩相對,大眼瞪小眼。無論她做了多么不合時宜的舉動,母親,永遠都在,小小的抱怨后,依然會接納她,不會放棄她。
邱曉霞,既精明,又迷糊。為了省下幾百元的中介費,結果卻花了更多的錢。沒錢的時候和女兒一起去蹭商場的免費試吃產口當正餐。
母女同謀,一個人的提議,永遠可以得到另一個人無條件的支持,樂顛顛的支持。真好!母女處成這樣,你敢說你不羨慕?
100多萬的房子,抵押了50萬后,沒了。
50萬到手,還利息還本金去掉一大筆;明知道不靠譜錢有去無回了,還要去投資,還不如說她是做慈善,硬貼錢給人家的,還振振有詞地辯解,看人家生病了可憐。
一個窮人,卻好像50萬是天下掉餡餅的,隨便花,愛咋花咋花,就是沒考慮女兒和自己的未來,窮人,卻沒把錢看得死死的?
一般人遇到邱曉霞這樣的媽,大概是會抓狂的。有些人干脆脫離關系,省得哪一天說不定被她拖累。
但是邱冬娜發現房子沒了,拿著合同拉著母親一起尋求解決的辦法,而不是破口大罵你這個老糊涂、害人精。
要知道,作為獨生子女,那100多萬,按順序可以說是她的。老母親用一己之力,生生將100多萬給作沒了,毛都沒給女兒剩一根。一般人能不受刺激嗎?但邱曉霞有個好女兒。
邱曉霞并沒給邱冬娜多么豐沛的物質體驗。作為女兒,邱冬娜長大后,卻很寵邱曉霞。這是為什么呢?我只能說,貌似迷糊的邱曉霞,其實挺會當媽的。
生活的艱辛不瞞著孩子,女兒懂母親的不易,所以知道長大后要好好報答媽媽的付出。
會表達愛,比如,邱冬娜考試不好心情不好時,糊紙盒為生的母親,拿出買的二手筆記本送給女兒,鼓勵她。
最好的,當然是她的樂觀主義精神,事到山前必有路的樂天派人生觀。生活處處有困難,沒關系,咱們一起解決它。
便宜的房子沒有了,沒關系,那就租貴一點的吧。交了房租沒錢吃飯怎么辦,沒關系,厚起臉皮,去商場試吃。女兒被同事欺負怎么辦?我幫你去罵他們。
雖然沒有真的去和同事撕,但義憤填膺的情緒女兒是感受到的,體會到有人幫自己,我們是一家人,有難同當的那種溫暖。
最關鍵的是,邱曉霞其實也沒把自己當長輩要讓晚輩供著的意思,她的慫樣,偷雞不著蝕打米的窘迫,女兒看得見,也接得住。
一個不拿自己當長輩,一個不拿自己當晚輩。平輩般的相處,才有她和女兒之間這種寬松相處的氛圍。
盡管生活有很多不如意,但樂觀,讓她們活得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