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提到維生素E大家想到的就是,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調節免疫功能、抑制血管生成、抗炎、調節膽固醇合成等作用……維生素E因這些作用被打上可以“抗癌”的標簽。 然而,在最新一期《細胞》雜志中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含有“抗氧化劑”的保健品可能會促進肺癌轉移,其中就包括維生素E! 科普君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來自美國與瑞典的兩支科研團隊分別發現,一種叫做Bach1的蛋白質能導致肺癌發生轉移。而一些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保健品,可能會促進這一過程的發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去年的統計,肺癌是全球發病率最高,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癥。每年,它都會帶走將近200萬條人命,甚至超過了死于結直腸癌與乳腺癌的患者總和!肺癌如此致命,很大原因在于它更容易發生轉移。 如果我們能搞清楚肺癌轉移的關鍵,是不是就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 一、弄懂抗氧化劑促進肺癌轉移的機制
在其中一項研究中,科研人員們對非小細胞肺癌中的常見基因突變進行了分析,發現其中大約30%的病例帶有NRF2和KEAP1的突變,而這兩個突變,在促進肺癌轉移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簡單的說,NRF2和KEAP1這兩對突變原本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的和睦相處能夠使得癌細胞在人體內處于穩定狀態。“好朋友”也有出現矛盾的時候,一旦NRF2過于活躍,而KEAP1無法“壓制”住它時,就會產生一種叫做Bach1的蛋白。
Bach1蛋白是一個“壞”蛋白,它和癌細胞的轉移基因關系很好。它一旦得到大量的積累,癌細胞就更容易發生轉移。所以Bach1蛋白是促進肺癌轉移的罪魁禍首!糟糕的是,研究人員發現我們長期服用的抗氧化劑N-乙酰半胱氨酸(NAC)或維生素E,能夠促進Bach1蛋白的“成長”,增加肺癌轉移風險!
圖片來源:《細胞》雜志[3]
圖示反映:KEAP1、NRF2、Bach1三種蛋白的激活路徑,當KEAP1和NRF2之間的通路阻斷時,Bach1會激活細胞的轉移基因。
相關實驗和臨床數據表明,大豆異黃酮、胡蘿卜素、維生素和 NAC 等抗氧化劑并不適合作為預防肺癌的藥物,并且大量的使用這些抗氧化劑可能會增加機體患癌概率[2]。
看到這里,覓友們肯定會問,那些含有抗氧化劑成分的保健品到底還能不能吃了?
二、抗氧化劑類的保健品還能吃嗎?
其實,在有關維生素方面的研究,科研界的研究結果常常互相矛盾。無獨有偶,維生素D同樣有這樣的境遇。
原本維生素D就是現代人的“寵兒”,因為它與鈣片的攜手合作能協助保護肌肉及骨骼。關于它的利弊研究似乎從來沒有間斷過。
例如,維生素D有時可以促進鈣吸收,有時卻又促使鈣分解,而且對于維生素D的推薦攝入量,至今沒有統一標準。國外一項研究顯示,適量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有助于降低癌癥患者死亡風險,但是維生素D與癌癥之間有什么聯系?這項研究也很難說清楚。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目前還在爭論的問題答案一定會越來越清晰,但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在生活中到底該如何選擇保健品或膳食補充劑呢?
1、首先,我們要明確保健品并不是藥物,保健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2、過量的膳食補充劑或營養素非但不能給身體帶來好處,反而會給身體帶來傷害。美國的一項數據顯示,膳食補充劑引起的藥物性肝損占總數的20%。2018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營養素補充劑使用科學共識》中提到每個人保持良好的營養狀況的基本條件是食物多樣、膳食合理。
3、對于腫瘤患者來說,要慎重選擇保健品,一方面是對抗氧化劑的攝入要慎重思考,另外還要考慮在服用靶向藥期間,保健品、膳食補充劑等是否和靶向藥之間有藥物禁忌。患者由于手術、放化療后身體虛弱需要額外的補充恢復體能,因遵從醫囑,從專業的角度評估保健品的選擇。
小貼士
這些保健品中含有抗氧化劑,選擇服用時需咨詢醫生
1、天然蝦青素
2、番茄紅素軟膠囊
3、葉黃素軟膠囊
4、β-胡蘿卜素片
5、葡萄籽軟膠囊
6、花青素
7、靈芝孢子粉
8、輔酶Q10
9、維生素E
三、新藥出現
從抗氧化劑出發抑制肺癌轉移
這項研究的發現不僅給患者在選擇保健品上提了個醒,他們研究的還發現了肺癌轉移的關鍵原因之一,如果能夠控制Bach1的信號傳導是不是就可以抑制癌細胞的轉移?
研究人員們順著這些發現,找到了控制肺癌轉移的潛在思路—通過抑制Bach1上游通路的HO-1,或是抑制Bach1下游通路里的糖酵解,有望抑制癌細胞的轉移。
這個設想得到了證實!并且已經初步研究出新的藥物來抑制肺癌轉移。
科學家發現,即便是經過了抗氧化劑的處理,或者是Bach1蛋白得到了穩定,一種針對糖酵解的MCT-1抑制劑(AZD3965)依舊可以抑制癌細胞的轉移!
值得一提的是,AZD3965目前已經位于1期臨床試驗之中,評估對淋巴瘤的治療效果。這兩篇發表于《細胞》的研究,則表明它還有望對肺癌進行治療。《細胞》雜志的官方專文介紹中也指出,未來,也許通過檢測患者是否帶有NRF2與KEAP1的突變,我們可以為他們帶來更為精準有效的治療方案。
責任編輯:覓健科普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