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年輕人的交際手段叫下午茶,“走,我請你吃下午茶”;
有一種味覺盛宴叫下午茶;
有一種公司福利叫下午茶……
說到下午茶,小編的腦海里不禁浮想聯翩,奶茶、水果、蛋糕、餅干、雪糕……下午茶的“甜”不僅僅能給味蕾帶來極大的滿足,還能使人心情愉悅!難怪受到這么多人的喜愛。
俗話說,“三分甜,七分毒”。當大家還停留在下午茶不過就是糖分高點,吃多會長胖而已的思想,不以為然時,不得不重重地給大家敲兩個警鐘。
第一個警鐘,高糖飲食與死亡年輕化有關!
一項新研究發現,飲食中富含糖分食物可能會導致早期死亡。MRC倫敦醫學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在高糖飲食喂養的果蠅中發現了,尿酸的天然廢物過多堆積與早期死亡有關。同樣也指出食用高糖飲食的人血液中的嘌呤含量更高(嘌呤會分解為尿酸),導致腎功能損傷,死亡年輕化風險高。
第二個警鐘,高糖飲食會致癌!
2016年3月份,由美國MDAnderson癌癥中心流行病學系主XIFENGWU博士帶領的團隊研究了高血糖指數食物與肺癌風險的關系,該研究納入1905例肺癌患者作為實驗組,2413例正常人作為對照組。研究發現最高血糖指數組受試者罹患肺癌的風險增加49%,肺鱗癌(約占肺癌的25-30%)的風險提高92%。研究結果表明,減少高血糖指數食物和飲料的攝入可以作為降低肺癌風險的一種手段。
2019年11月20日,法國一個研究小組發表在《英國醫學會期刊》上的研究報告稱,大量飲用汽水和果汁等含糖飲料,可能會增加患癌風險。研究人員針對超過10萬名法國成年人進行研究,參與者平均年齡為42歲,研究團隊對他們進行為期9年的隨訪。
在研究的隨訪期間,參與者總共診斷出2193例癌癥,其中,乳腺癌693例,前列腺癌291例,大腸癌166例。研究人員發現,含糖飲料的攝入可以與罹患某些癌癥的風險聯系起來。每天僅喝約100毫升的含糖飲料,患癌風險就增加18%,乳腺癌風險增加達22%。
看到這,想必大家和小編一樣心有余悸。大家都知道癌癥患者必須控糖,但身邊的朋友和家人平時也吃了不少下午茶,該不會得癌癥吧?難不成奶茶不能喝,外賣不能吃,蛋糕、餅干、水果……都不能碰,天啊!那可以吃什么?不不不,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學會健康地吃,科學控制糖分攝入,愉快約起下午茶!
就在前不久,“元氣森林”飲料代糖成分引發很大爭議,其中“0蔗糖”明顯屬于虛假宣傳,存在誘導消費者,4月10號,元氣森林披露了修正方案,包裝從原來的'0蔗糖 低脂肪’改為'低糖 低脂肪’,這無疑給廣大消費者當頭一棒,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無糖飲料”并不是真的無糖!
據福建省的一則抽檢報告指出,20款正常甜度奶茶含糖量在21克~48克之間,平均每杯含糖量為35克。這是什么概念呢?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日糖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也就是說,每天喝一杯奶茶就嚴重超標了。
新聞報道屢屢爆出,長期大量飲用奶茶被送醫的事件:
因此,要健康地喝奶茶,最好可以選擇自制奶茶,不用糾結于“一天喝一杯”或“幾天喝一杯”的頻率,重要的是控制總的糖攝入量,不能喝了奶茶還惦記冰激凌、蛋糕、曲奇、巧克力等甜食。
水果含糖量較高,一般在10%左右,應控制食用量。
種類 | 總糖含量(g/100g) |
水果類 | 3.44 g /100 g ~ 23.2 g /100 g |
水果蜜餞及干果類 | 15.3 g /100 g ~58.4 g /100 g |
水果飲料類 | 6.02 g /100 g ~ 11.2 g /100 g |
水果醬類 | 9.45 g /100 g ~ 47.7 g /100 g |
水果罐頭類 | 8.00 g /100 g ~ 13.0 g /100 g |
建議: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新鮮水果,如蘋果、梨、洋桃、李子、櫻桃、柚子、火龍果、菜瓜、雪蓮果等。但是切記癌癥患者在服用靶向藥期間,絕對不能吃西柚!癌癥患者哪些水果不能碰?(相關內容見:注意!服藥期間,這7種果蔬不能一起吃!)
研究表明,大部分餅干的糖含量在15%~20%之間。韌性餅干和發酵餅干糖含量低于曲奇餅干、夾心餅干和威化餅干。
從降糖角度建議選韌性餅干和發酵餅干,也可根據食品標簽選木糖醇餅干。
雪糕的含糖量主要看配料表上成分的排名,有的配料表前兩位是水、白砂糖;有的配料表前兩位是生牛乳、稀奶油。糖的成分排在后面的,它們的糖含量都很低。因此,選購雪糕時要看配料表,選擇那些糖排在后面的食品。
多選擇天然食物,避免二次加工,避免添加糖,比如能吃水果就別喝果汁。
吃下午茶最好在兩餐之間,這時血糖較低,也可以在劇烈運動后,補充能量。
①盡量喝自制奶茶,下午茶就吃一種
②選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新鮮水果
③選韌性餅干、發酵餅干或者木糖醇餅干
④買雪糕、冰淇淋看配料表糖排在后面的
⑤選擇天然食物,避免添加糖
⑥吃下午茶最好在兩餐之間或者劇烈運動后
最后的最后,小編想借此告訴大家,“凡事都有個度”,下午茶雖然好吃,但“不可貪杯”。長期糖攝入過量不僅僅會增加齲齒、超重和肥胖、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風險。還有可能引發惡性腫瘤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