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離婚率呈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趨勢,直接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給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也對傳統倫理道德構成巨大的沖擊.為此,降低離婚率,預防和消除離婚造成的負面影響,已成為立法,行政,司法部門亟待解決的問題。當今中國,每年的離婚率居高不下,這是為何?首先我們從女性的角度分析。其實,無論男女,相處久了,缺少新鮮感是很正常的。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男人永遠都喜歡十八歲的小女孩,對女人而言,何嘗不是呢?離婚原因花樣百出:家暴,長期被老公暴打或是冷暴力,終究無法繼續維持如此心驚膽戰的婚姻;女人生了孩子以后就再無夫妻生活;為了能夠買更多一套的房子,假意離婚;自由戀愛,但愛情抵不過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激情被慢慢消磨;老公忙于工作,只懂得賺錢,沒有了戀愛時候的細心;老公不上進,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妻子身上,妻子嫌棄這樣沒出息的人;婆媳關系處理不好,和婆婆吵架,馬上離婚;因為身體原因生不了孩子,或是生不出兒子,被迫離婚;婚后發現婚前一切都是謊言,老公人品極有問題,夫妻生活不信任導致離婚。
70后,80后,90后的女性群體主動提出離婚較多,她們獨立,有自己的事業,不再做男人的附屬品,當她們走向社會各個階層,發揮女性優勢,工作起來不比男人差,因此,女性社會地位逐漸提高,撐起半邊天的現象就產生了,這樣一來,女強男弱的局面也就形成了,男性地位開始發生變化,而男性對比自己強的女性從心理角度來講是有所抗拒的,男人有征服世界的雄心,怎么可能屈服在女人之下,這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男性允許自己在外面沾花惹草,但是絕對接受不了女性在外面有半點不對勁的主動,而現代女性已經活出自己的獨立,不再忍受男性的霸權主意,隨時把握著選擇的主動權!
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只說說我的感覺,五六十年代,咱們父母祖父母那一代人,很多家庭七八個孩子,父母沒時間沒精力一一照顧好每個孩子,在家里面受委屈這種情況很多,自己成了家之后,尤其是女性,很多要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受些許委屈,夫妻有點兒拌嘴,和以前在家里沒太大區別,所以一般也比較能包容。而隨著時代變遷,家里的孩子在變少,生活也比較富裕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也多了,尤其是現代,女孩兒方面,一些雞湯不斷鼓吹女孩兒要富養,于是有些家庭就真的“富養”的過了頭兒,你想想這樣的女孩兒去了別人家里會怎樣?很多都會受不得半點兒委屈,在哪兒也不如娘家好,誰也不如爸媽好,一旦出現矛盾她能包容對方嗎?男孩兒方面,很多家庭也溺愛,同樣受不得委屈,兩邊都這樣,日子還怎么過?好在還有一種雞湯叫男孩兒要窮養,所以男孩兒中有包容心的比女孩兒又高了那么一點點,不過也好不到哪兒去!長此以往,年輕人都覺得哪兒也不如家里,單身的會越來越多!
妖魔橫行,鬼魅惑眾,很多女人愛錢不愛人。人多道德淪喪,被謊言所蒙蔽而作惡不恥。放縱淫亂,害人害己!曾幾何時,我們是有著孔孟之道的深厚文化;有著光輝璀璨的文明積淀模范國家。古人對婚姻及其肅穆莊嚴,除去不可抗拒因素外,幾乎無人離異。而反觀現代化國人大多把婚姻當做兒戲一般,認為婚姻放縱自由,從而導致中國離婚率逐年攀升!經多年感悟,無非分為內因,外因。內因為80后多為享樂一代,沒有把婚姻當做責任和義務,而只是當成單純的找性伙伴的“過家家”式的游戲。一旦出現矛盾便互相指責,攻擊謾罵,致使婚姻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