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存是人性的最大本能和本性,而死亡是對生存的最大否定或摧毀。
對于世界上大多數文化來說,死亡都是一個有些禁忌的話題。有時候哪怕只是腦海中閃過一個與之有關的念頭,人們都會認為那是不吉利的。
為什么很多人害怕死亡?因為死亡就意味著人類失去了一切。生命從開始到隕落總是有很長一段時間的過程。不少人會思考生與死的意義。但是多數人還是隨著蕓蕓眾生一起過這樣的世間百態。人們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為自己會失去所擁有的一切。有物質方面的有精神靈魂層次的。或者說是害怕改變現在自己所處的環境狀態。我們都曾見過,生病和接近死亡的人,尤其是生病,那種痛苦是很讓人印象深刻,讓人看了就容易產生恐懼。我們害怕的是死亡之前的痛苦。我們對喪失,分離的恐懼就會轉化成一種對死亡的恐懼。
“人生如旅行”,我們是過客,不是歸人。一開始就了解旅行的意義,比較容易理解死亡的含義。
真正當死亡來臨的時候,內心會產生巨大的恐懼感。死亡,我們無法預知其會在什么時候、什么情境下發生,因此會產生恐懼情緒。
如果一個人不害怕死亡,便很容易去做一些危險的事情,讓自己身處險境。例如,很多人天生對蛇有恐懼感,因為大多數蛇都是有毒的,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而人類為了生存、為了繁衍后代,會對蛇產生“恐懼”情緒,從而幫助我們避開危險。
向往永生和死亡,是一樣可怕的,因為你都失去了對自己生命的掌控感。好在,我們不是神,我們也沒有靈丹妙藥讓自己永生,因此如何讓生命在有限而短暫的時間里,活得精彩,才是我們真正該思考的問題。
死,可以說是每個凡人都懼怕的事,包括我,因為我也是個凡人。
《圓覺經》里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在佛教看來,長生、永生、不死,仍然在痛苦的輪回之中,唯有無生,才能從生命的煎熬痛苦之中超拔出來,才是究竟常樂的清凈生命。用無神論的觀點來看,死亡就是化為灰燼,如同灰飛煙滅,煙消云散,什么都不存在了,若真是如此,那么無神論者就不應該懼怕死亡,因為死亡就是進入無知無覺的烏有狀態,是苦難生命的終結,何樂而不為呢?人老了就怕死,其實在農村,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人越老越怕死,雖然說平常大家都不在乎,都說自己不怕死,而真的當死亡降臨到我們身邊的時候,都想好好的活著,而對于年齡大的老人來說這種心理就越發的強烈,畢竟我們都有這樣的共性。
中國人只要看見死人的東西就會覺得不吉利,馬上聯想到死亡,進而感覺到不寒而栗。
死亡意味著和伴侶、子女的訣別,如果家庭關系和睦,對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會害怕死亡將他們分隔。所以對于老年人來說,死亡帶來的孤寂感,也是讓人恐懼死亡的原因。人的不甘愿讓人害怕死亡:正如一句流傳的笑話所說的一樣,人最害怕的是什么,那就是人死了,錢沒花完。掙錢的目地便是以便更強的存活下來,而連存活的機遇都被奪走了,那麼剩余的錢也就失去實際意義。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人們恐懼某種東西,就會把這種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恐懼的特點以及對恐懼的反應會被選擇下來,有利于一個種族的生存和發展。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可以提起生存欲望的事物存在了。或者說辜負了這個世界某人或某件事、在某件事上面犯了不可原諒的過錯。這種人想死只是想逃離這個世界,得到精神的解脫。
如果一個人不怕死,他可能會做一些可怕的事情來讓自己活在危險中。
人到這一全世界活著,沒有一個生命是永恒不變存有的,全部的性命最都將邁向身亡,它是大自然演化的一種必定的規律性。可是針對身亡,大部分人全是害怕的,擔心自身忽然去世,它是一種很廣泛的狀況。比如人會漸漸衰老、體弱多病,死前肉體可能會忍受一番折磨。死亡意味著我們會失去很多東西。比如,我們的財產成為別人的;我們的身份地位將被別人占據;我們的配偶可能成為別人的配偶;我們的名字將被漸漸遺忘……
本欄目編輯:宋薔
作者簡介:宋薔,本名:阿伊曉仙吉,2001年出生于新疆庫爾勒,熱愛文學創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