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第一位攝政的太后,野史杜撰,從千古賢后變成一代奸妃
很多人都聽過“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宋朝時,真宗皇帝的皇后去世,膝下無子,兩位妃子劉德妃和李宸妃,相繼懷孕,劉德妃和太監合謀用貍貓換了李宸妃的孩子,十幾年后,包拯受理此案,迎李宸妃還朝,李宸妃的兒子便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趙禎。
“貍貓換太子”最早出自元雜劇,根據民間傳說杜撰出來的,明清時被改編為小說《包公案》和《七俠五義》,近代京劇、黃梅戲、呂劇對這個故事也做了改編,到了現代,這個案件多次被搬改編成電視劇上銀屏,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歷史真的是這樣嗎,今天來講一下這個故事里的劉德妃,真名劉娥,北宋真宗章獻明肅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攝政的皇后,史書上稱她的功績和漢朝的呂后、唐朝的武則天并稱,”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跟呂武二人相比,劉娥的出身要卑微得多,劉娥出生不久,父母便雙雙去世了,只能寄人籬下,稍微長大些,劉娥做了歌女,還嫁了一個銀匠龔美。龔美帶著劉娥去了汴京討生活,他手藝出眾,還善于結交朋友,尤其和襄王府里當差的張耆交好。襄王正是未來的宋真宗趙恒,此時他的名字還叫趙元侃,尚未被冊定為太子。趙恒當時尚未婚配,聽說蜀地的女子大多美艷動人,便讓家仆們為他留意一下。趙恒的侍衛們都知道蜀女劉娥亭亭玉立,便前去打聽龔美的意思,龔美一聽說襄王選夫人,便聲稱自己和劉娥是表兄妹,讓劉娥進入襄王府。《宋史》中提到,趙恒與劉娥第一次見面時,劉娥年方15。倆人年齡相當,趙恒對劉娥一見鐘情。但是趙恒的母親秦國夫人因劉娥出生貧賤,不同意倆人成婚。秦國夫人為了阻止趙恒和劉娥,便讓宋太宗將劉娥驅逐出京城。趙恒不忍心讓劉娥離開,便將劉娥藏在張耆家中,倆人地下戀情一直持續了15年。這15年里,趙恒娶了北宋開國名將潘美的女兒潘氏,潘氏去世后他又娶了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女兒郭氏,即使這樣,趙恒還是對劉娥很是喜愛,念念不忘。公元997年,宋太宗駕崩,太子趙恒繼位,即宋真宗。當上皇帝的趙恒立刻就把劉娥接進了宮,1004 年,劉娥封為四品美人,之后,劉娥又接連晉升為修儀、德妃,地位僅次于郭皇后。1007年,郭皇后駕崩,趙恒想立劉娥為后,但劉娥出身低微又沒有子嗣,受到了朝臣的普遍反對,事情很快便迎來了轉機,劉娥身邊的侍女李氏(后來的李宸妃)一日夢見先人降下位子,趙恒和劉娥想出了“借腹生子”的方法。1010年,李氏誕下一子,趙受益(即后來的宋仁宗趙禎)劉娥將這個孩子養在膝下,對外宣稱自己是皇子的生母。李氏早亡,一生與兒子趙禎未能相認,但劉娥對她也是仁至義盡。李氏死前,劉娥晉封她為宸妃,但李氏在晉封當天就死去。安葬時,劉娥給她穿上皇后服,以一品夫人禮安葬。1012年,趙恒封劉娥為皇后,劉娥通曉書史、博聞強記,是一個頗有才干的女子,而趙恒素來體弱,對于政事常常疲于應對,劉娥就成為了他最好的助手。后來真宗病重,家國之事一度都由皇后劉娥處置。1022年,宋真宗駕崩,劉娥成為皇太后,宋仁宗趙禎繼位,劉娥代為行使軍國大權。劉娥把控朝政二十余年,當時有人稱她為“第二個武則天”,不過她雖垂簾聽政,卻沒有登帝的野心,她讓趙禎隨她一塊處理政事,請大儒給趙禎做老師,把趙禎培養成了一代明君。總結劉娥這一生,從歌女到皇后,確實是一代賢后,不過因為野史杜撰畫本小說,就變成了一代奸妃,劉娥這個鍋背得實在太冤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