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月盈,博士;yong,汽車分析師
氫能經濟崛起,第一家燃料電池上市車企來得可能比大家想象中的快。
美錦能源20日晚公告稱,擬分拆子公司佛山市飛馳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至創業板上市。公告信息有3個要點:(1)目前美錦能源持有飛馳汽車51.2%的股份,上市后股權有稀釋但不會改其控股地位;(2)母公司與飛馳汽車的財務業績符合創業板上市的相關要求;(3)大股東承諾厘清關聯交易事項,保障飛馳汽車獨立發展。
飛馳汽車的分拆上市行為很容易被對標為美國創業公司尼古拉的借殼上市。氫云鏈認為,這兩個公司共同點只有一個:都是整車企業且以氫燃料電池為動力。在商業模式不同情況下,直接將二者上市估值比較分析的意義不大!
市場上第一家燃料電池車企成功上市將是國內氫能產業一個里程碑事件。
拋開赴美上市的蔚來不談,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這十年間,也就僅有北汽藍谷一家新能源整車企業在國內成功上市,而且還是以借殼的方式。可見,在傳統汽車市場格局確定、汽車產業大周期、小周期均為低谷的階段,國內整車企業想上市融資有多困難!好在國內當下的注冊制改革提供了機遇。
飛馳汽車能否成功上市是一把尺子,既可以檢驗氫能產業的市場地位、發展階段,也可用來檢驗美錦能源早期布局合理性、佛山氫能產業成熟度。
佛山氫能產業發展特色是從0到1打造氫能產業鏈。而美錦能源是佛山氫能產業早期發展的參與者、促進者。從圖1看,佛山政府、美錦能源、飛馳汽車關系密切。 佛山氫能產業發展好壞能夠影響美錦能源、飛馳汽車的前途命運,而飛馳汽車的發展歷程也部分代表了佛山氫能產業的發展邏輯。
圖1 美錦能源在廣東的主要布局情況 來源:氫云鏈整理
本文嘗試從飛馳汽車上市的話題切入,分析飛馳汽車、美錦能源和佛山氫能產業變遷,發掘中國氫能產業早期階段背后的故事、經驗和規律。旨在探討企業、地方、產業鏈如何協作發展、實現“三贏”之道,為后來者提供些有益的借鑒。
一、復盤美錦能源轉型模式
美錦能源是一家傳統的焦化龍頭企業,因為搭上了氫能源概念,公司股價在2019年從3元多漲至21元,翻了近7倍,市值一度超過了800億元,被市場稱為“氫能第一股”。也因為資金少、負債高、布局大惹來不少爭議。
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美錦能源實現總營收141.9億元,上半年氫能業務相關收入占比為4.83%,全年氫能相關收入占比沒單獨披露,估計不會超過4%(濰柴、雄韜均不超過5%)。判斷美錦能源的氫能業務一直處在投入期,除了股價以外,對公司收益和百億負債減少沒有貢獻。
圖2 美錦能源對外主要項目投資情況 來源:氫云鏈
拋開媒體質疑和投資合理性爭議不談,本文通過復盤美錦能源的氫能布局路徑,厘清發展邏輯,對美錦能源是“假轉型真炒作”還是“真轉型不炒作”做出初步合理性判斷。
(1)突破常規,從下游逆向切入。通常煤炭企業向氫能產業轉型的思路是從制氫領域切入,發揮與本身業務的協同效應。如山西的陽煤化工、晉煤集團和寧夏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等。美錦能源卻反其道而行之,2017年成立美錦氫源后,并沒有在上游的制氫環節上大幅投入,反而是從基礎設施和下游市場下了重注。
回頭看,也許美錦能源的選擇是明智的。在當時節點,沒有下游需求拉動,上游過早布局制氫業務也只能是耗費資源等待。美錦能源選擇在2017年正式入場,當時產業政策、市場、技術、成本均沒有優勢的前提的下,從制氫環節切入短期是看不到效果的,自然也吸引不到資源。
(2)跨省布局、扎根當地、深度捆綁。通過股權投資與當地政府和企業深度合作,體現了美錦能源進入產業決心,也贏得了當地政府的信任和真金白銀的支持。美錦能源沒有在山西進行產業布局,而是選擇了遠在南方的佛山市作為其產業布局的落腳點,必須與當地政府形成良好的互信關系,才能真正進行深度合作,獲取政策紅利,推動產業發展,形成雙贏局面。
(3)以示范帶動市場,打破自主和技術引進認識上的障礙。在市場起步階段,通過規模性的示范業務推動市場發展,教育市場,證明技術與商業模式可行,從而驗證價值假設成立,進一步吸引社會資源,并通過示范培育標準體系。
(4)廣泛布局,建設可復制增長模式。美錦能源不僅僅在制氫、氫燃料電池汽車上進行了布局,還在燃料電池、膜電極、加氫站等領域進行了投資布局,形成了完整的技術與商業的閉環。
圖3 美錦能源的產業布局 來源:美錦能源
氫云鏈認為,在產業早期,社會對氫能產業沒有認知情況下,美錦能源對產業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但也需要提醒的是,企業過度自信是最大風險,故事雖美,布局一旦超出能力范圍,盲目打造閉環,很可能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將企業拖入深淵。
目前的佛山氫能產業鏈完整,美錦能源開始剝離、變現似乎是正確的選擇。下一步,美錦能源應能把企業發展重心往上游移動,回歸主業,利用自身主營業務焦化生產過程中低成本富產氫的優勢布局加氫站和制氫業務。
二、復盤飛馳汽車發展之路
根據圖4列示,飛馳汽車創立于1971年,專門從事客車制造等業務,并于2012年開始進入新能源汽車市場。數十年來,飛馳汽車在市場上可謂默默無聞。短短數年間,飛馳汽車從一個邊緣化的地方商用車生產企業,變為炙手可熱、距離上市似乎僅一步之遙的燃料電池汽車知名企業。其優點在于避開了擁擠的純電動客車市場,選擇了燃料電池汽車的“藍海”,劣勢在于其汽車技術底蘊有所欠缺。
圖4 飛馳汽車發展歷史 來源:氫云鏈
通過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飛馳汽車在發展過程中的幾個特點。
(1)錯位競爭,在鋰電浪潮中尋找新的突破點。飛馳汽車在2012年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而在2015年純電動公交車市場發展進入高峰之時推出了第一臺燃料電池客車,跳出了競爭激烈的純電動客車市場,進入了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繞過了紅海的浪潮,來到了一片全新的藍海海域。
(2)豐富產品線,征戰海外市場。隨著產業和市場的發展,在燃料電池客車之外,飛馳汽車開發了燃料電池物流車和牽引車業務,以適應市場的變化,擴展企業的護城河。截止目前,飛馳公司共計17個公告產品,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8款、純電動公交車9款。飛馳汽車詳細產品型譜如下:
圖5 飛馳汽車產品型譜 來源:美錦能源
飛馳汽車還實現了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的首次出口,這對于汽車出口業務一向羸弱的中國汽車而言算是一個新嘗試,也算是立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圖6 飛馳汽車馬來西亞簽約儀式
(3)高調上市擴張,對標下一個比亞迪?在傳統的客車巨頭如宇通、中通、福田等陸續加大在氫燃料電池汽車方面的投入后,在技術底蘊上有所欠缺的飛馳汽車必須在市場進入正面競爭階段前做好充分準備。飛馳汽車在物流車和重卡上的擴展,也正是應對的方式之一。
有媒體機構將飛馳汽車與尼古拉作對比,認為飛馳汽車有望成為中國版的尼古拉。無論是在商業模式還是產品類型,飛馳汽車與尼古拉相去深遠。在商業模式上,尼古拉采取的是“捆綁式租賃”的商業模式,而飛馳汽車還是傳統的銷售模式。在產品類型上,尼古拉以氫燃料電池重卡為主,飛馳汽車主打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產品類型更為豐富。
氫云鏈認為,考慮到氫能和汽車產業背景,對于飛馳汽車而言,復制比亞迪“投資換市場”的模式才是更合適的道路。而上一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突破傳統巨頭的重圍、在商用車領域也沒有深厚技術積淀的企業,恰好也是比亞迪。飛馳汽車對標尼古拉意義不大,模仿尼古拉模式更是有問題。
三、復盤佛山氫能產業早期發展模式
飛馳模式是佛山模式的結果。以小見大,佛山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先采用成熟技術,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產品下線,形成一定規模后再在合適時機進行技術的升級、替換;二是在發展過程中不再重復其他地區走過的彎路,形成先發優勢,使其產品和應用規模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三是特事特辦,敢闖敢干,在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大力推進各類標準法規的制定,先試先行,從而確立了佛山氫能產業的先發優勢。
氫云鏈調研全國氫能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后,將中國氫能產業業集群的發展邏輯、路徑和方式歸納為三個模型,如圖7所示,佛山屬于標準的模式三,即政策驅動成功案例。亮點是,在沒有技術、也沒有產業情況下,硬是靠招商引資、技術引進、政策激勵打造出一個產業,這種模式難度最高,在中國鮮有成功案例。
圖7 氫云鏈氫能產業發展分析模型 來源:氫云鏈
氫云鏈認為,佛山模式與我國發展高鐵產業的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產業發展的無人區,只有敢為人先,才能占領產業的制高點。佛山模式對后來者具有一定積極的借鑒學習意義。
接下來,我們再討論下佛山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群的培育上的創新機制。如圖8所示,佛山以政策驅動為主要手段,采用“培養本土企業”和“引進項目”兩種方式,在不同片區建設了兩個氫能產業集群,同步推進氫能源產業發展,成為國內發展氫能產業的標桿地區。
圖8 佛山雙向孵化發展模式 來源:氫云鏈
在佛山(云浮)產業轉移工業園,圍繞本土企業為核心(如國鴻氫能、飛馳汽車等)。通過引進技術建立燃料電池產業,并培養本土零部件企業(如廣順新能源等)和引進配套企業(如氫楓等),構建完整產業鏈。
在佛山南海區,則以引進外來企業為主(泰羅斯、愛德曼、長江汽車、重塑科技等),另起爐灶,鼓勵自主技術發展,從各環節引進企業補完各產業環節,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
至此,佛山從零開始,搭建了兩個從富氫材料及制氫設備研制和制氫、加氫,到氫燃料電池及系統總成、核心部件和整車生產等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體系,這是國內少有的舉措,也是鮮有的政府孵化新興產業成功模式。
四、總結
飛馳汽車的初步成功是佛山氫能產業一個階段性建設成果的縮影。也是佛山借鑒了高鐵發展模式的成功案例結果。亮點在于,引進和創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一個園區采用國外成熟的技術快速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化示范應用;另一園區是對于自主技術則另起爐灶進行扶持,這對教育市場、模式創新、技術培育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對中國氫能產業產業化功不可沒!
美錦能源則可稱為傳統能源企業跨區域布局新興企業的典型案例,其在空間布局、產業切入環節選擇、時間節點規劃等方面還是可圈可點。
飛馳汽車的發展對國內其他處于市場邊緣的整車企業如何自救提供了新思路,如果上市成功,對佛山氫能產業集群的建立、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大股東美錦能源的資金變現均是錦上添花的喜事,算是實現三贏!
成績是有,但成績是過去的。氫云鏈認為,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害怕的是“我猜中了故事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局”。切記,發展氫能產業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比賽,企業要有長跑冠軍的勇氣和韌性才能贏在未來。
圖9 “我猜中故事開頭,卻沒有猜結局” 來源:《大話西游》
在新的產業化發展階段下,飛馳汽車、美錦能源、佛山都面臨著全新的挑戰,需要未雨綢繆。
對飛馳汽車而言,盡快克服汽車技術上的差距、接受市場全面競爭考驗是個艱巨任務;對美錦能源而言,聚焦和收縮、利用好自身煤化企業優勢發展氫氣業務,真正完成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的轉型也是個更大考驗;
最難的還是佛山,面臨著廣深兩地同時發力氫能產業后,珠三角氫能產業格局變化帶來的三個挑戰:(1)重新思考佛山在珠三角氫能產業集群的定位;(2)如何與廣深錯位競爭、畢竟廣深兩地實力不可小覷;(3)如何參與珠三角氫能產業一體建設。
讓我們期待佛山、飛馳汽車、美錦能源在下個階段完成各自使命,在市場競爭中,締造中國氫能產業下一個更加精彩的產業創新發展奇跡。氫云鏈將持續關注行業動態變化。
編輯:陳丹 校對:楊東川 審核:楊東川
來源:氫云鏈
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氫云鏈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與聯系氫云鏈小編處理(微信號:chencjn168)。
▼
歡迎加入氫云鏈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