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讓人疑惑的是,為何是“光伏制氫”有這么大威力,能憑一己之力就扛起氫能產業行情引爆點?事實上,隆基股份來頭再大,也只是剛剛注冊了一個公司!標志著4000億光伏龍頭――隆基正式入局氫能,而隆基創始人李振國親自擔任董事長、總經理而已!(2021年4月5號,據工商部注冊系統顯示,西安隆基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31日注冊成功)
氫能產業還是那個產業,基本面也沒啥明顯變化,為何一夜之間出現一個“光伏制氫”大玩家宣布入場就能掀起市場這么大熱情?
老話講,“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不信只是巧合那么簡單,就讓氫云鏈小編來挖一挖“光伏制氫”引爆點產業行情的邏輯是什么。
圖2 公司對外提供的能源一體化技術儲備分類 圖片來源:氫云鏈團隊
光伏制氫的意義是什么?
從圖上可知,氫能源具有能源轉換的連接屬性。那么,光伏制氫就一定是與可再生能源一體化(可以簡單理解為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中能源轉換有關。直觀上光伏制氫有三個作用:(1)降低制氫成本,保障氫氣來源;(2)提高光伏發電質量,調節潮汐特性,提高光伏發電企業綜合效益;(3)解決消納問題,提高電網堅韌性和可調節性。
現階段,光伏制氫重不重要,而氫能和光伏如何相互成就?
氫云鏈認為,目前看氫能在國內是配角,不是主角。目前看,國內可再生能源產業的主角是電網,而氫能在國外倒是有可能成為主角的身份。下面通過回答幾個熱點問題來表達氫云鏈產業觀點:
1、適用范圍。氫儲能是能源綜合利用的一個方案,而不是唯一方案。在大規模,長時間的儲能方面,氫儲能在成本、安全性方面對比其他的方案有明顯優勢;
2、效率問題。氫儲能解決的本來就是現有方式不易解決的場景,屬于“做了就是賺到”,一個本來要放棄的東西被利用,不虧本就是有效率,效率問題在這里不應被提及。
3、著眼未來。現有的光伏規模還相對有限(不到20%)未來的超大規模的光伏發電(甚至要考慮全國電力互聯網、能源互聯網)會面臨何種困難還不十分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難以依靠現有方式消納,必須依賴多元化儲能方案以滿足不同類型的需求。
4、應用方式。現場制氫并非唯一方式,用電網把電輸出來后再制取。電網本來就是配套,不存在重復建設問題,哪里需要氫在哪里生產就可以了,分布式、集中式、子母式都沒有問題。
5、國際化方向。國外沒有發達的電網,調節能力弱,對于自帶儲能+發電+供熱能力的氫能源需求遠高于國內,國外市場不可放棄。
接下來,氫云鏈具體從氫能產業、光伏產業和電力系統三個角度討論下光伏制氫對不同產業的影響。
1、對氫本身影響
1)解決氫氣的倫理問題。目前國內氫氣應用以副產氫、化石燃料制氫為主,這與氫氣環保理念有一定沖突。國外對于氫氣來源問題也十分重視,為此一論再論。綠氫的大規模應用,能夠解決氫氣的社會倫理問題。
2)解決氫氣的來源問題。部分氫燃料電池汽車運營規模較大的地區已經出現“氫荒”,原因是本地缺少化工企業,無法保障氫氣供給。光伏制氫有利于解決地方缺乏能源化工產業導致的氫資源稟賦不足的問題。
3)解決氫氣成本問題。由于電價原因,電解水制氫成本過高,導致綠氫在國內規模十分有限。近年來,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光伏制氫能夠大幅降低綠氫成本,使綠氫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
2、對光伏產業影響
光伏是潮汐特性最明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儲能系統對于超大規模光伏發電場不可或缺。光伏制氫可加快推動氫儲能項目的發展,進而推動儲能項目的發展。反過來,儲能技術也有利于推動超大規模光伏場的建設。
3、對電力系統影響
1)構建更堅強的電網。光伏+氫儲能能夠解決調峰、消納等問題,大幅提高光伏發電的質量,做為智慧電網的節點構建更堅強的電網系統。
2)促進電力政策改革。電力系統政策改革推進一直困難重重。大規模光伏制氫和氫儲能的發展必將對電力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從新興領域推動改革,阻力更小。
據測算,到2050年,全球氫需求將達到6億噸/年-8億噸/年的規模,按照該預期,未來30年,全球年均新增的制氫規模約為2500萬噸,帶來新增光伏裝機年均900GW左右,從而形成萬億級的市場規模。
氫云鏈認為,隆基入局的市場“引導”意義更大。開頭是好的,但隆基股份是否能復制攻克多晶硅技術的故事到“光伏制氫”領域還不得而知,或許隆基入局僅僅意味著“光伏制氫”風口、賽道已至,考慮3060碳中和的路還很長,產業發展有規律,至于誰能笑道最后并能成功摘到“光伏制氫”的桃子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檢驗,讓我們拭目以待。
編輯:氫氫我心 校對:風氫揚 審核:氫云小仙女
來源:氫云鏈原創出品,轉載需授權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氫云鏈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END·
全球氫能人士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