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的時間,都要購買幾本書。查查記錄,今年也接近50本。讀書之前先要學會買書。對于浩如煙海的書籍,有時候并不知道怎樣選,有不喜歡的,也有讀幾遍都不愿意放下的。
從三年前拿起書籍,至今讀了300多本,看到自己的成長,感謝這段經歷。思維可以重建,性格可以改變。每一本書代表一個人生。300本就懂得了300個人生。
先要學會空杯,如果帶著懷疑的的態度,那么很難有收獲。伍爾夫說:讀書若想有一個值得稱道的開端,就必須先把成見統統去掉。我們不應該對作者發號施令,而應該設身處地為作者設想-----成為作者的合伙人和同謀。
當在讀書的時候學會空杯,那么在生活中也就學會了空杯。帶著這樣的角度交流,就有了傾聽,不再執著自己是對的。
書籍會讓人學好,也會讓人學壞。那么選書很重要。經典的自不必說,經得住時間考驗的都是好書,像王陽明,曾國藩,老子。“快餐式”文化盡量少讀,讀書會耗費時間,要讓時間有價值,就要讀有價值的書籍。
可以從樊登,羅振宇,中信出版社,機械出版社推薦篩選,然后把書中引薦的書再去閱讀,逐漸的對選書,讀書就有了心得。
讀完一定要寫寫讀后感,會加深記憶,把讀到的通過寫轉化為自己的智慧。我習慣于把書中產生感觸的部分標注出來。以備寫讀后感使用,通過標注的話把感觸的部分寫出來,當讀完一本書,可以寫出不同的文章。
如果不寫,書中的內容留在記憶頂多兩星期。就算剛讀完,想分享,也很難把想說的表達出來。需要寫的轉化。
很多書籍,已經讀了兩遍以上,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讀懂了,也就理解孩子的情緒是如何建立和釋放。作為父母又該如何讓孩子把情緒正確的釋放出去。
露易絲海的《生命的重建》是我的第一本書,由這本書開始改變,每天對著鏡子練習愛自己,就會真正的愛上自己,愛會化解一切負面情緒,然后把愛延伸出去,關系才會和諧。
通過娜塔麗.戈德堡的《寫出我心》學習普通人如何通過寫作表達自己,把修行和寫作結合起來。如何開始寫作?如何尋找題材?如何應對和逃避拖延?如何突破瓶頸,每次閱讀都會帶來啟發。
培根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博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
讀書,寫作會改變一個人。古有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的說法。想要命運的改變,從讀書開始。最起碼讀的多了,可以培養自己的趣味,接受某些限制,當回到現實生活中,更喜歡思考,有了廣闊的世界。
我是大侃,已堅持1061篇,閱讀過去的文章可關注公眾號“大侃說”。如有情緒,家庭教育,個人成長的問題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