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是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之一。源于佛法的“我執”,"法執“。
我執是認同自我為基礎,執著自己是對,別人是錯的,執著于眼見為實,那么就會停留在表面,認同自己想法,念頭。念頭不斷的浮起消失,情緒也隨之變化,揣摩對方的話是什么意思?
當有人贊美這個衣服好看,那么會考慮贊美的背后是不是諷刺。但有的人會全然的接納。為什么形成不同的回應。
當探索想法,念頭根源的時候,才會從我執中出離,怎么認為自己是對的。昨天朋友留言:我總以為公婆為難我,積壓我,又無法擺脫。我說:你以為的以為又從何而來。
我們的大部分信念源于受到的教育,經歷。形成看世界的角度。如果把沒見到先去否定,那么也不會成長。
對于現在的科技,我們認為很發達了,可以上天,可以入地。卻只能了解宇宙的5%左右,而無法被觀測的暗物質占了25%,暗能量占了70%。
暗物質是目前對人類而言披著神秘面紗的物質,無法觀測,但有質量,能產生重力效應。暗能量則是一種神秘的促使宇宙膨脹的力量,目前還搞不清楚。
我們不能因為了解了5%,就認為了解了宇宙,我們的靈魂也屬于宇宙的一部分,就是說,我們不能完全認識自己。
思維有由意識和潛意識組成。潛意識主導情緒的起伏,這就像70%的暗能量,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會激起情緒。憤怒的產生是不受意識控制的,所以會為情緒失控后悔,下次依然重復。想要改變就要學會覺知自己的情緒。
就像廖閱鵬老師所說”覺知你所覺知的對象,同時覺知你的覺知;清楚地注意你所注意的人地事物,并能清楚的注意到{覺知正在覺知}。
青原惟信禪師有一段流傳很廣的語錄:老僧三十年為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是一段覺知,悟道的過程。
這幾天讀布萊斯魏斯大林《輪回》,他是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耶魯大學精神課主治醫師。但通過回溯前生今生療愈患者。
在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根據佛學理論,你天生就應該對昆蟲與動物有憐憫心,因為上天有好生之德,所有生物都有靈魂;它們的前世可能是人類,在來世也可能重新做人。在我的工作經驗中還沒有找到這樣的例子,但并不能證明這個理論是錯的,也可能是人們無法記憶成為其他物種之后的那一世的生活。
曾經體驗過遠程療愈,當時也是半信半疑。但在此書中都有所提及。所以要時刻學會反思,反思自己的想法,反思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語言。它們由何而來,怎么認為自己是對的。
這不是一個非對即錯;非黑即白的世界,中間還有灰,當已知越多,未知也就越多。
把思維想象成一個圓,圓內是已知的世界,圓外是未知的世界。隨著不斷的學習,圓越來越大;圓周和外在的世界接觸面也在越大,未知也就越來越多。所以不要隨意懷疑,隨意詆毀他人,尤其在一無所知的領域。保持空杯的心學習,才會有所成長。
學習情緒管理,自我成長,100天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關注我你將得到以下收獲:
1、一對一溝通。
2、如何選書
3、如何寫作
4,如何愛上自己
5、贈送禪跑資料一份。
我是大侃,已堅持1182篇,閱讀過去的文章可關注公眾號“大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