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哈文發的微博“永失我愛”時候,有些震驚,有些心痛。我們在非常6+1里認識了你,在幸運52里見證了每一個幸運兒的誕生,一個帶給我們快樂的人離開了,一個風趣的身影走遠了。
生命如此的脆弱,生活也如此的無常,也帶給我們很多提示。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更加珍惜身邊的人。
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北印度一個王子,他叫喬達摩.悉達多,在30歲之前過著奢華的生活,他認為普天之下都是這個樣子。在他駕馬車出城游玩的時候,看到了人類生、老、病、死的四種狀態。他意識到生活并不是他認為的樣子。
他決定離開他衣食無憂的生活。離開他心愛的妻子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通過苦行僧的修行,終于獲得了徹底的覺悟,立身成佛,被后人尊稱為釋迦牟尼。后來在舍衛國一棵菩提樹下,開壇講經49年,傳播佛法。講過去、講現在、講未來;講智慧,講覺悟、講宇宙,講人生的苦。
他把人生分為三大苦:
第一:變苦,我們人所擁有的平安、快樂、幸福有時很快就會變成痛苦。比如印尼飛機墜毀,親人的離去,車禍、戰爭,自然災害等造成的痛苦。
第二:苦苦,是前苦未盡,后苦又來,一種痛苦還沒受完,另一種痛苦又跟著來了,就像一個家庭里父親失業,母親又生病,孩子還小。沒錢付房租,連生活都成為問題。
第三:行苦,在人道中,最切身的痛苦。一是生在身體上,二是感受在心里。身體上的就是生、老、病、死。心里的就是貪嗔癡慢疑引發的痛苦。
佛家講:苦樂皆可轉為道用。無著菩薩在《快樂之歌》講過:我們生病也可以,不生病也可以。生病的話,以此可以消除往昔很多的業障;不生病的話,用這個健康的身體可以多做善事。
我們沒錢也可以,有錢也可以,可以用它上供下施,積累資糧。所以無論發生什么事情,苦也好,樂也好。我們應該快樂。
愛因斯坦說:通向人類真正偉大的境界的通道只有一條-------苦難的道路。
非常6+1里,留下你走過痕跡;幸運 52里,留下了你的幸運;春節晚會上,把你的風趣留存于記憶;詠樂匯里,帶不走你穿的燕尾服。
我們會想念你的低音,記住你的卷發,回憶你給我們的快樂,當然還有那張曾被觀眾打趣的臉。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