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孩子找我談心。她說:“我們女生訓練時,男生總給我們起外號,大家很生氣也沒有人回聲。我懟了回去,并追著打了這個男生一下,這個男生卻哭了,后來老師批評了我......”
說著說著自己流淚了,她認為很委屈,是他們先說的。說實話,我不知怎么回答。我只能默默的聽著,盡量不要加入自己的觀點,也不評論誰對誰錯,只是讓她把情緒釋放。
平復之后,我說:在這個年齡你已經比爸爸有勇氣了。作為過來人,我談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每個人所說的話都是內心的投射,這個男孩給你們起外號,說明他也是這樣看待自己。或許在他的家庭教育里經常被批評責備。
第二:孩子太多,老師很難把實際情況了解清楚。下次碰到,要心平氣和的跟老師解釋,勇敢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第三:人生很長,對于現在的你,已經有足夠的勇氣做了你想做的,雖和你期望的結果有偏差,但并不是壞事。
一個人的未來不僅與智商有關,更重要的是情商,逆商,財商。你可以把這件事當成對情商和逆商的考驗。
你現在遇到的,未來也會。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人,性格各不相同,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諧的相處,才會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管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教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在這里你理不理解不重要,總有一天會懂得。
孩子的成長,也是父母的成長。在以追求成績為主流教育體制下,父母不能忽視孩子心理的建設。
露易絲.海說:我一直不理解:讓孩子們記住哪場戰役是哪年哪月哪日開始的,真是那么重要嗎?
相反,我們可以給他們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思想如何運轉、如何管理財富、如何做父母,如何創建良好的關系,如何保持自尊和自我價值.....
作為父母的我們每天也被各種關系和情緒困擾。同樣,孩子也會。他們也需要把情緒釋放,如果沒找到出口會一直留在身體里,對身心靈都有傷害。
女兒又說,有的同學在心理課堂上哭了。我說:那是因為他們壓抑的情緒,被這個課程觸動。我們的書房有很多書,當他人的解答不能幫你處理掉困擾,要學會從書中找尋答案。
每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是應當去做什么,而是應當懂得什么。在成長的路上,你今天碰到的,希望讓你懂得一些道理。
喜歡就請點“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