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慶,筆名文道,中國當代方志學者、河南省地方史志系統修志特殊貢獻者、燕京文化開發研究院特約作家。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亞李亞天皇地皇人皇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塑造形象技巧
文學形象是什么樣的形象?文學形象是作家主觀情感特征和客現生活特征的統一。其中蘊含著作家的思想和生活的反映。周姬昌說。”一切形象都是主觀和客觀的再現與表現的統一,如果它反映了本質,那么就不僅僅有客現生活的本質,而且有主體(作家)自身的本質。”
塑造文學形象是創作文學作品的首要任務,因為文學的任務是依靠塑造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藝術形象來完成。藝術形象的感染效應關系到作品的思想價值的表現,關系到作家的傾向和生活的本質是否會慨念化,關系到作品的主人公形象是否有感染力,關系到作品表現主題思想的任務是否能完成。李存葆說:“文學歸根結底是靠典型形象站立的。衡量一部文學作品成就的大小,主要是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得如何。”
文學形象應具有藝術的形象性、思想性、色彩性、可感性、想象性。生動性。
塑造文學形象要運用哪些技巧呢?這是許多作者面對的瓶頸問題。郭進拴先生的專著中,可找到解決這個難題的妙法。
人物形象法
塑造人物形象是創作文學作品的最主要的任務。
文學是以語言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文學寫作過程是精神生產過程。是通過人對社會生活的獨特感覺、心理體驗、情感把握、價值判斷等精神活動過程來表達寫作主體對世界的主觀感受和審美認識,并將這種認識和感受傳達給他人,以滿足自己和他人的精神情感需要。要達到此目的,就要下功夫塑造人物形象。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就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人物形象是文學形象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之一。人物形象法是塑造文學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
郭進拴先生塑造人物形象運用哪些技巧呢?從他的專著里可看到,他主要運用人物肖像法、人物語言法、人物行動法及人物心理法。
人物肖像法。人物肖像也叫人物外貌。肖像描寫應生描活畫、窮形盡相,使人物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從而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從肖像上體現出來。羅丹說:“一個人的形象和姿態必然暴露出他心中的感情,形體表達內在的精神。”肖像描寫重在“形神兼備”,“以形傳神”。
如:
與此同時,就聽到那司儀高聲宣道:吉日良辰已到,淑女迎——轎!話音未落,只聽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歡聲笑語,喇叭聲咽。只見一群仙女般的女子一字排開從新房屋里緩緩飄出,煞是好看!仙女頭插絹花,耳墜金銀,口抿胭脂, 面搽官粉,上身穿大襟緞子花小褂,下身著百褶絲綢拖地裙,人人笑容可掬,個個神情自然,領頭的女子,手執拜盒(食盒或果盒,寓意為百合,百年好合),拜金盒里裝有紅棗栗子(寓意為早立子)、花生(寓意為插花生子,有男有女)、冰糖(寓意為甜甜蜜蜜)在前緩行,其余女子玉手握帕緊隨其后,真是動如春風,行若流水。
——選自《鬧洞房》
人物語言法。此法是對人物的獨白、對話及其語氣聲態進行描寫。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馬克思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語言,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語言來表達,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基本的物資材料。
郭進拴先生專著中的人物語言很有特色。
如:
小芳向我: “餃子好吃不好吃?”我說:“好吃。”停了半個月,小芳又說:“哥,今兒上家咱還吃餃子。”還是小芳下一碗,我吃一碗。小芳看著我吃,比自己吃都幸福。她說:“哥,你吃餃子也是好看的。你就是吃餃子的命。”一次我給小芳買了雙絲光襪,小芳經常拉上褲管讓人看,說:“俺哥給我買的。有時說得慌了,沒拉褲管就說。別人就說:“啥呀,就是你哥給你買的?你哪個哥啊?”小芳說:“你管哩?”穿上絲光襪,花妮餃子包得勤了。她經常對我說:“今兒我又給你包餃子了。”從“拴子哥”,到“哥”,到“你”,小芳越喊越順嘴。小芳她娘說:"妮兒,你是迷上他了?”小芳說:“娘,不知咋了,看見他,不吃不喝心里也老是高興哩。補丁褲子穿在他身上,比新衣服都好看。”小芳高興,她娘嘆氣。
——選自《村里有個姑娘叫小芳》
人物行為法。此法是描寫人物在一定環境和社會關系中的動作行為。人物行為描寫得好壞,決定作品的成敗。行為描寫成功,人物形象就可站立起來。它是刻畫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手段。
如:
打陀螺(碟遛)最大的樂趣就是比賽,比賽的地方要非常平整 寬敞,生產隊的打麥場,就是我們打陀螺玩游戲最理想的活動場所。伙伴們不約而同地聚在一起,在地上畫好兩條線,一條為陀螺“支游”的外線,一條為“打游”的距離線。我領著一大群孩子,幾個大小稍差無幾的陀螺,幾條粗細不等的麻繩,我一聲令下,大家的陀螺高高拋出去,有點沙場秋點兵的氣勢。陀螺 “嗚嗚”的響著,旋轉著,舞蹈著,像一個快樂的精靈,得意洋洋。當陀螺用力打出去兩兩相撞時,發出“叭”一聲清脆的聲響,其勢猛烈,有的被打出好遠,一頭撞死在墻角,人群中便發出哈哈大笑;旗鼓相當的陀螺,同時奄奄一息,在呻吟中慢慢死去;有的在地上堅定地旋轉著,而反敗為勝輪為下一輪的優先打手,贏得不停的贊嘆和掌聲。
——選自《打碟溜》
人物心理法。此法是描寫人物在一定情景中所產生的內心想法、愿望、感觸、聯想、夢境、幻覺等思想活動。主要有直接心理描寫和間接心理描寫。它是表現人物精神面貌、刻畫人物性格特征、透露人物心靈變幻、揭示人物身份境遇、交待人物之間關系、反映社會生活本質、突出作品主題思想, 不可缺少的手段。
如:
我在想,我們人類也許就是這類丑陋的魚的變種吧?因為,美與丑永遠是一種對立。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在跟美過不去,甚至有一種仇視。與人相比,魚的生命更短更脆弱。這時候我看到了月季湖里那條死了的魚,我發現魚漂在水面,因用魚網撈出,并未馬上扔掉。我望著魚的尸體,心生一種憐憫。這么美的生命居然是這么的短暫。由此我又想到人類在海河中捕魚的情景,覺得人真的是太殘忍了,世界的虎豹豺狼毒蛇猛獸可能也比不上人的殘暴。有一次逛菜市場,見到賣魚的把一條活脫脫的大魚從水里撈出,摁在地上用雪亮的菜刀刷刷地刮去鱗片,直到鱗盡魚死。每見了這樣的場面,心就突突地發顫。被刮的魚大都是一種鯉魚。這讓我想起關于一些鯉魚的傳說。據說,鯉魚是古人視為傳書信之物。孟浩然“尺書能不吝,時望鯉魚傳”,蔡邑“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辛棄疾“別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想到鯉魚的功勞與神奇,心涌得抱不平,奔瀉流轉地攪動著我憤恨的神經,真想上去奪刀相救。甚至在很多時候我就把自已想象成了一條魚。
——選自《月季湖觀魚》
郭進拴先生多側面、交角度、多手段塑造出人物肖像形神兼備,以形傳神;人物語言鮮活,口語袒露內心;人物行為生描活畫,窮形盡相;人物心理透露明顯,心靈變幻。他讓人物形象躍然于紙上。
景物形象法
景物形象法是對自然風景和社會環境中某些建筑、設置等進行描寫。它包括自然景物描寫、社會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它是塑造文學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
自然景物法。此法是對山容水態、花鳥草蟲、日月星辰、時令氣候等可供人觀賞的自然風光景象的描寫。明代張潮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描寫自然景物對塑造文學形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
這里的荷花的顏色也各有不同,有的滿臉緋紅,有的潔白無瑕,有的白里帶綠,有的姹紫嫣紅。她們都亭亭玉立、嫩鑫凝珠、馨香陣陣。一朵朵、一層層,一簇簇荷花、裊娜地開著,羞澀地乍開紅裝,穿上彩衣,如星星點綴碧天,像紅云鋪滿水面,似白玉璀璨晶瑩。那渾圓、厚重、墨綠的田田荷葉,如亭亭舞女的裙子,像千萬把擎起的雨傘,似碧油油圓狀的磨盤;又像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筆下娉娉亭亭、雍容高貴、姿態優雅的荷葉、荷花的華麗畫面。那花葉上的露珠、水滴,在晚風中輕輕地搖晃著,時而分成無數的點點碎珠,流去淌去,閃爍著斑斕的光彩;時而匯成一顆顆剔透的明珠,閃耀去,撲簌簌墜下,水面泛起一圈圈漣漪,香飄天涯。
——選自《竹翠荷美》
又如:
那上千種造型的禮花競相開放,照耀著美麗的夜空。在一聲聲巨響下,一個個焰火像一朵朵艷麗多姿的鮮花,在黑色的夜幕下盛開,有的像美麗的菊花,有的像艷麗的牡丹,有的像倒掛著的金楊柳,有的像氣勢磅薄的金色瀑布……這些美麗的“花”一朵緊接著一朵,在短時間內盛開,又在短時間內凋謝了,但它們盛開的瞬間,卻給人以無比的絢麗和震撼。
——選自《火樹銀花不夜天》
社會環境法。此法,是對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社會關系、地域風貌等狀況的描寫。自然景物描寫呈現出風景畫,社會環境描寫呈現出風俗畫。它是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客觀依據和條件。可渲染氣氛,增強文章的真實性。它是塑造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如:
1927年10月,震驚全國的黃麻起義爆發了!
作為起義的領導人之一,吳煥先帶領突擊隊攻入北門,生擒偽縣長,打開監獄釋放了被捕群眾,大別山區的第一個人民政權誕生了。此后,工農革命鄂東軍轉戰于大別山區,并在柴山保開辟了鄂豫皖地區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當時擔任鄂豫皖邊區領導人的吳煥先,領導當地農民開展了土地改革運動,制定了土改文件,大別山區的革命斗爭再掀高潮。
——選自《紅色首府的難忘記憶》
場面描寫法。此法是對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大大小小生活畫面的指寫。它要求寫好動態,寫好環境,寫好色彩,為展開情節、烘托氣氛、深化主題提供必要的條件,使作品具有生命力。
如、
經三九二十七天的尋覓,小伙子將兩條蟒蛇的行走之道摸得一清二楚。他命令百姓們將五百把?刀擺放在這些道上,每一條山道安五把,每一把?刀間隔十丈遠。然后,小伙子率領兩千多個年輕人,每人肩扛鍘刀糞叉,又拿了銅鑼,來到箕山深處,兩千多人又是吶喊,又是敲鑼 ,將整個箕山都驚動了。
兩條黑蟒蛇果然也被驚動了,突然而起,往山下奔逃。那條雄蟒蛇剛一下山,便被固定在地上的?刀割破了肚皮,疼得它一躍而起,竄了三丈多高,等它再落下地時,又碰到了其它?刀。鋒利的?刀一下子將它的肚皮從頭到尾割破了,雄蟒蛇癱軟在野地里死了。
——選自《秋游中王廟》
郭進拴先生筆下的自然景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社會環境渲染氣氛,人事逼真;場面描寫人物生動,主題深刻。烘托了人物心情,展示了時代背景,表現了人物性格,推動了情節發展,深化了作品主題。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物體形象法
物體是由物質構成的占有一定空間的個體,它是不依人而存在的客觀事物,它是人們生活、工作中關系密切的助手,它是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它為社會做出重大貢獻。韓愈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物體形象是文學形象大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員。物體形象法是塑造文學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
郭進拴先生運用的物體形象法表觀在哪里呢?清看。
白描物體法。白描是不設喻,少修飾,以“敘” 代“描”,不著顏色,只以黑線條勾勒出物體形象。
魯迅說: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如:
李先念故居是典型的鄂東民間建筑,土磚瓦房,一進三間,座北朝南。進門第一間為正廳,擺有香案、方桌、椅子、紡花車等,靠右邊的一間是臥室兼廚房,放置有床、儲柜,還有柴灶等,李先念就是在這間房子里誕生的。故居西邊,是李先念故居紀念館和李先念圖書館,里面陳列有李先念及高橋地區早期革命領導人開展革命活動的實物及圖片以及大量革命書籍。2006年5月,李先念故居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選自《訪李先念故居紀念園》
細描物體法。細描是精雕細刻,濃墨重彩、全面具體、細致入微地表現事物形象的描寫手法。
如:
徐遲紀念館坐落在南潯文園同心湖畔,望湖而建,粉墻黛瓦,正門上方鐫刻著著名書法家黃苗子題寫的“徐遲紀念館”庭院正中是湖北雕塑家陳育村塑造的徐遲半身銅像,雕望家巧妙地捕捉住了徐達寫作時凝神思考的姿態,極為傳神地刻畫出了徐遲浪漫儒雅的詩人氣質。
……
走進紀念館,一尊黝黑的徐遲先生的半身銅像就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那雕塑經過雨水的洗禮,在周圍蒼翠欲滴的樹木映襯下,顯得是那么的神采奕奕,就連那臉上的微笑也似乎是活的一樣。
——選自《參觀徐遲紀念館散記》
郭進拴先生專著中運用的無論是白描物體法,無論是細描物體法,或簡練、質樸、輕捷、精巧、傳神,或重彩、濃墨、繪聲、繪色、繁麗,都將其物體形象逼真可信地維妙維肖地呈現于讀者面前。
他運用人物形象法塑造出以形傳神、窮形盡相的人物形象,運用景物形象法塑造出情景交融、深化主題的景物形象,運用物體形象法塑造出逼真可信,維妙維肖的物體形象。多例面、多角度、多手段,塑造出具體的、特殊的、感性的藝術的文學形象。他讓主人公的形象很突出令人無比激動,讓主人公的感染力很強令人熱血沸騰,讓主人公的思想價值很高令人崇拜尊敬,讓文學形象佇立于讀者們的心目中,讓塑造文學形象的技巧表現出高水平!
郭進拴先生至今仍然可嫻熟地這用多種聚材技巧、安排結構技巧、運用語言技巧和塑造形象技巧。他駕馭長篇巨著仍然駕輕就熟、結構精巧,他創作的文學作品仍然非同一般、水平高超,他的作品語言仍然透徹如鑒、淋漓酣暢、揮灑如潮,他塑造的文學形象仍然個性鮮明、楚楚動人、維妙維肖,他發表的一篇篇作品仍然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社會反響更好!
張新玉在為他的新書《六十歲說》寫的序言中熱情贊揚:“進拴兄的這本新著,四輯八十七篇,分為《六十歲說》、《說山說水》、《我說他人》和《他人說我》,共61萬字。全書圍繞一個“說”字,逐輯展開,如同珍藏的百寶箱,結構博大,范圍寬廣、輯輯環扣、特色鮮明, 語言宏麗、情理交融、寓理于事、事清理明。每一輯都有妙手剪裁,自成體系,讀之如清風拂面,秀水透底,又珠璣并列,含英嚼華。它悄悄地摻入讀者心內,似老人久別重逢,句句字字撬動著久違的心,使你欲罷不能,不讀完食之無味,寢之不安!美哉此書!
陳向敏非常感激地說:“郭進拴老師始終不放棄文學道路上的苦苦求索。文學夢是郭進拴老師的理想,理想使他微笑著觀察生活,理想使他倔強地反抗著命運。苦心人,天不負,理想開出了鮮花,理想結出了甜果,年近花甲的他著作等身,成了大名鼎鼎的中國作家,大學教授。
……
從放年娃到中國作家,郭進拴老師不斷求索終有所成的奮斗經歷,激勵我在文學的道路上奮力拼搏。他的知遇之思,永遠在我心底銘刻”。
王長偉激動不已地夸獎:“細讀他的作品,都有一種直面人生,橫陳其概的感覺。寫景狀物,不吝華詞,大贊大嘆,盡情揮灑,言猶盡而意未酣,物已現卻情未了!而且多用排比句式,夸張中坦露,揮灑中言情,讀來韻味濃烈,誘人且多感懷;寫人敘事,表意直觀,妙語連綴,淋漓酣暢,快人快語。奔放而不失細微,樸實中透出靈氣,而且善于刻劃人物內心世界,借物詠志,直抒胸意,很容易讓人對號入座”。
屈江北滿懷深情地高度贊物:“特別是一些報告文學作品,宏揚正氣,鞭撻丑惡,愛憎分明,直言不諱,字里行間透出柔腸俠骨和一個耿直漢子的人生價值觀。在他的筆下,有叱咤風云的弄潮浪子,有櫛風沐雨的民企老板,有忠貞不屈的村野鄉姑,有紙醉金迷的貪官污吏,有忠厚樸實的山村農夫,有迷途知返的回頭浪子,有甘為人仆的黨內高官,也有為民請命的古代下僚。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幕幕驚天的事件,一波波撲面而來的改革大浪,一曲曲醒世喻人的和諧鄉音,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生活畫卷,一樁樁懸而未解的當代公案,向人們展示的是一個充滿真情愛意的生活長卷和一個當代作家的審美觀點和社會責任”。
文友們筆含熱情傾吐衷腸,一字字一句句字字句句句句字字激起心潮干層浪。郭老師經歷了行動受限被嫌棄求學無望,精神倍受打擊到了崩潰邊緣上。他面對崎嶇路抗爭倔犟,他面對荊棘道豪情滿腔,他面對百般刁難不屈不撓更加堅強,他面對千難萬險心中燃起希望之火火苗高萬丈。十多歲寫詩篇篇篇放喉高唱,鍥而不舍攀登文山直前勇往。放羊娃他上學坐在上海北大大學大課堂,成作家他多次去人民大會堂領獎。他的作品宏揚正氣鞭撻丑惡充滿正能量,給人啟迪給人鼓舞給人力量。內容豐富人人事事行行業業如同百寶箱,歌頌人民為已任品德高尚。默默無聞培養新秀百人以上盡力幫忙,郭進拴一級作家高產作家令人敬仰,他是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體裁:文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