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編輯:毛毛蟲Claire
定時推文:小助理
?
?
你們有沒有在夜深人靜,或孤身一人聽著某首歌時,突然潸然淚下,久久走不出一段莫名的負面情緒中?
前兩天收到一位老粉的私信,她說關注我許久,很少見我在社交平臺發關于負面情緒的文字,應該每天都很開心吧?為什么自己經常情緒化,覺得抑郁煩躁呢?
其實作為成年人怎么可能沒有壓力、沒有難關需要過呢?
只是我沒有表現出來而已。
一方面我作為一名博主,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多給大家帶來一些正能量、治愈性的情緒;另一方面,作為一名成年人,對抗負面情緒是我們人生的必修之路。
被同事指桑罵槐了幾句,和戀人發生誤會,和家人因為某件小事鬧的不愉快......
即使最近也沒遇到什么挫折呀,情緒還會低沉,會打不起精神做任何事情,看待問題也相當的悲觀?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問題,先看下我總結的產生負面情緒的三大原因:
?? 負能量產生的原因一:越閑越容易消極悲觀。
記得幾年前有次回家,翻看之前剛上大學時候寫的日記,簡直就是妥妥的“非主流”。
無法理解當時正值青春的自己,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傷春悲秋,難道不應該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嗎?我追溯時間,才找到其中的原因:太閑了。
日記中最emo的那段時間,是學業上毫無成就的一段時間。
那些莫名其妙的憂愁,全部可以理解成為“閑愁”。
閑時生機,靜止而不舒暢,不舒暢就容易郁結。
但日記本上的負面情緒在我大三那年就基本消失了。
因為那時候忙著刷GPA,沒空胡思亂想。
很多人都有我這種感覺吧?有時候忙一點還會更充實,一旦閑下來就會想得更多,想得多了,自己的行為和當前的能力又跟不上思想,負面情緒就會產生。
?? 負能量產生的原因二:由于自身能力不足所引發的拖延癥。
上一篇文章我勸大家在年輕的時候不要放縱自己做太過簡單的工作。(→為什么我勸你不要做“偽工作”?)
因為越是無腦機械化的操作,越容易產生惰性,越會慢慢走下坡路。
當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或者一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的機會來臨,很多人此時產生的拖延癥是由畏難情緒所引發的。這種抗拒心理,也許你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其實是對自己能力不足的無端憤怒。
進入了這種惡性循環之后,負面情緒會經常伴隨著你。
明明是必須完成的任務,卻因為拖延每次都沒有做到盡善盡美。
很多人總是總是抱怨不公、負能量纏身,你有沒有想過,那么多次機會放在你面前,你卻因為能力不足而沒有熱情和期待,一邊把機會當作是負擔咒罵連天,一邊隨意應付、草草了事。
殊不知這也是你遭受你所認為的不公和不遇的緣由,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 負能量產生的原因三:由外界負面事物所導致的無力感。
關注我的多數都是女生,女生的共情能力一般都比較強。
但對于一些高敏感人群來說,共情能力太強是一種內耗。
之前就有位朋友小A向我傾訴過類似問題。
比如說朋友考砸很難過,小A就會陪著朋友一起難過,并不是那種表面難過,而是發自內心的難受,仿佛小A不難過就愧對了她們的友情一樣。在小A剛剛畢業工作的時候,如果同事出錯被領導批評了,她自己也會代入和同事一起情緒低落。
高共情能力的人很容易被外界左右自己的情緒,也就容易陷入負面情緒之中。
當然,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遠不止這三種,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和狀態都不同,雖然我無法直接快準狠的找到你的痛點,但至少我可以分享一些幫助你去除負面情緒的方法。
當你出現以下癥狀:情緒低落、絕望沮喪或焦躁不安、不想說話、不想做任何事情、沒有精神、覺得虛無、生活喪失意義、對自己感到悲觀懷疑、充滿否定,懷疑自己。。。。。。
那就去做這些事情,能夠緩解你的負面情緒。
美食
簡而言之,就是“吃”!研究表明,甜品能給人帶來味覺和心理上的雙重愉悅。
另一種說法則稱,由于在嬰兒時期,母親大多會以食物或安撫奶嘴來平息我們的哭鬧,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一種潛意識中驅散負面情緒的習慣。
因此心情低落時不妨吃些冰淇淋、巧克力或其他做工精致的甜品。
或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粥,一碗內容豐盛的湯面,一頓想了很久卻一直沒吃的大餐。
都可以通過撫慰我們的胃進而撫慰我們的心。(但也要注意控制,避免演變成暴食癥哦~)
規律的作息
之前疫情的時候,我由于太過隨心所欲,常常半夜都不睡,第二天中午才起床。
看似自由,卻反而使整個人懶懶散散,渾渾噩噩,時間一長,各種虛無感和無意義感就會自動找上門來。
恢復工作后,每天不得不早上準時起床,也不得不吃早餐,否則一上午都會肚子餓,晚上10點左右就會自動開始犯困,10點半就去睡覺了。
雖然按部就班不算自由,但這樣下來,反而發現自己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整個人也更加積極向上。仔細想過后發現,規律的作息帶來的是以下好處:
① 健康的感覺:
吃早餐對人的身體真的有很大益處,而規律作息也符合人體生物鐘,因此精神自然會更好。
② 更高的效率:
早晨是人大腦最清醒、效率最高的時間段。
我原本晚上要三、四個小時才能做完的工作,早上兩個小時就全部搞定。
這樣一是可以避免拖延,二是對自己的能力會更有信心。
而且通常完成工作之后還會發現這一天才過了一半不到,那種感覺就像撿到寶貝一樣哈哈~
深呼吸
深呼吸是我驅趕壞情緒的另一個小魔法。
來到戶外或一個視野開闊的地方(譬如陽臺),深深地吸氣時,想象自己正在把滿滿的正能量吸收進自己的身體里。
而后長長地呼一口氣,想象自己把身體里全部的垃圾和負能量全部呼出去,配以伸懶腰或簡單的身體放松活動。如此反復幾個來回。這個方法原理與瑜伽相通,只是更為簡單方便。
運動
簡而言之就是要“出汗”。
這不僅能幫助身體排毒,也能象征自己的負面能量隨著汗水的揮灑而被排出體外。
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之后,往往會覺得一身輕松,晚上入睡也會更加容易。
收拾房間
保持空間的整潔。
很難想象在一個雜亂無章、布滿垃圾的房間里要怎么覺得開心。
因此,在心情低落時整理房間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
它象征著你在整理自己的內心——把雜亂的事物一一理清。
分門別類地擺放妥當,把沒有用的垃圾打包裝好,一次性全部扔掉。
書桌上盡量不要擺放太多東西,因為需要保持視線的開闊,相當于給滿滿當當的心里留出一個可供喘息的空間。
我建議再擺放一盆綠植,綠色會讓人放松,而蓬勃生長的葉子和花朵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學習新的技能
學習一項新的技能,只要你是感興趣的都行。
我身邊就有個性格非常樂天的朋友,她一直致力于嘗試自己沒掌握的技能。
比如彈吉他、參加繪畫、學攀巖、養多肉,范圍之廣,數都數不清。
她學這些從來也不為了什么功利性的原因,多肉可能養的不好、吉他也只能彈非常簡單的入門曲,可她就是很開心。
就在兩個月前,她告訴我最近她開始學俄語了,我問她學習俄語干嘛?
她說:“我也不知道自己學俄語來干嘛,不指望能當什么翻譯或是變成俄語專家,只是單純地很喜歡把一個原本像天書的單詞變成一個有意義的詞匯的感覺,但我的每一天都有新發現,都有事情可以做。”
學習一種或幾種新的技能,不為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催促自己或給自己制定嚇人的學習計劃。只是單純地想要了解更多自己喜歡卻未知的新世界。
這種感覺能夠避免你自己陷入無所事事的虛無之中,而你取得的進步所帶來的成就感也能幫你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改變用詞習慣,多用正面詞匯
語言是有魔力的,你所習慣使用的負面詞匯無形之中會塑造你的性格,從而影響自己的心情?!?br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把“活著真是毫無意義”換成“活著一定會有某個意義的,只是我暫時沒發現而已”。
把“我覺得好難過”換成“我覺得不太開心”,然后進一步想:“我暫時不太開心,過一會兒就好了?!?/strong>
總而言之,當一個負面的詞匯自動跳出來想抓住你時,用一個與之相反的正面詞匯去對抗它。然后不斷強化正面的詞匯。
反義詞練習,會做吧?仔細品味這個正面詞匯中蘊含的能量,讓它感染你,給你信心和勇氣去打敗那個負面的想法。
記錄美好瞬間
利用記錄瞬間的習慣來幫助自己建立一個快樂記憶寶藏。
可以拍照片、錄視頻,當你開始試著記錄生活中那些使你感到快樂和開心的事情,哪怕只是非常微小的瞬間,積累下來也有很強擺脫負面情緒的效果。
人一天有6萬個想法,80%都是負面的。
如何與負面情緒共處決定了我們與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
有人沉湎于負面情緒之中,自怨自艾,最終讓負面情緒吞沒了自己。有人鈍感力超強,吃上一噸的負面情緒都能安然自若,閑庭信步地游走于天地。
并不是后者天賦異稟,而是他們掌握了處理負面情緒的秘密。
和自己的負面情緒和解吧~懂得克服負面情緒,以良好的心態面對生活,是人生的必修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