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吃的不好,體力跟不上。我每天都很困。”
“吃健脾丸特別有用。我以前也有和你一樣的問題,吃完很快就會好的。”
李,叔叔70歲了,最近身體不舒服。聽隔壁鄰居說他有同樣的癥狀,吃了健脾丸后有很大改善,李叔叔也買了健脾丸吃,但是吃了一段時間沒有好轉。無奈之下,李叔叔不得不去醫院看病,但醫生給他推薦了另一種類似的藥:歸脾丸。
文字有什么區別?
李叔叔心里嘀咕了一句,帶著懷疑服了幾天,各種癥狀居然都消失了!
健脾丸是什么
健脾丸的成分多為健脾益氣祛濕的藥材和開胃理氣消積的藥物。它由山楂肉、山藥、肉豆蔻、炒白術、木香、黃連、制神曲、陳皮、甘草麥芽、茯苓和人參組成。
脾胃虛弱時,體內運化異常,血液生化不足,食物在人體內堆積,無法消化,于是在體內轉熱。另一方面,如果脾氣健康,食物容易消化,食物消化后脾臟會更健康。健脾丸因其藥性,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虛弱引起的惡心嘔吐、腹痛、便溏、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對食積、消化不良、脾胃虛弱的慢性胃炎患者有較好的療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感冒或發燒者不宜服用健脾丸,以免藥物對病情的影響。
歸脾丸不同于健脾丸
歸脾丸由健脾和養心兩種藥材組成,由白術、茯苓、黃芪、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龍眼肉、酸棗仁、人參等制成。
歸脾丸,顧名思義,歸于脾,脾是氣血生化之源。歸脾丸補脾養心,能補益脾氣,控制血流,使心臟得以自立。所以歸脾丸可以治療氣血兩虛引起的多種疾病,對于因思慮過度而引起的心脾損傷、氣血虛弱等癥狀也可以使用。對失眠、多夢、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癥、月經不調、胃潰瘍等癥狀有療效。
歸脾丸雖然是常用于補脾胃的藥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適合外感、上火、兒童、老人、孕婦、糖尿病、高血壓等人群服用,最好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歸脾丸與健脾丸的區別
健脾丸和歸脾丸都是健脾益氣的藥物。如果是脾虛氣虛引起的癥狀,可以服用,但側重點不同。健脾丸,主要用于止瀉、補益脾氣;歸脾丸以補血養心為主,主治心脾兩虛、脾血不足等癥。雖然兩種中成藥同時服用沒有明顯的副作用,但還是要先咨詢專業醫生,在自身病理的基礎上,結合各自的特點,選擇更合適的藥物服用。脾胃虛弱不僅是吃藥,也是調理
脾胃虛弱也分為三種。中醫把脾胃虛弱主要分為三種。
脾胃氣虛。主要癥狀為頭暈、腹脹、胃痛、氣短、乏力、便溏、面色蠟黃等。對于這類患者,可以選擇服用沈凌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
脾陽虛。其主要表現為大便溏泄、感冒胃痛、腹痛、食寒油膩食物后腹瀉。附子理中丸可以用于這種情況。
胃陰不足。其主要表現為口干、饑餓感、虛火發炎、口舌生瘡、隱痛不適等。對于這類脾胃虛弱,可以用參美養胃顆粒改善。
脾胃虛弱,吃藥只能治標。想根治問題,先從調理開始。合理的飲食是健康的基礎,那么如何調理脾胃虛弱呢?
1.飲食有原則
日常飲食上,要規律,三餐要定時固定,不要暴飲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盡量少吃冷油膩的食物。
2.多吃健脾養胃的食物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食物具有健脾養胃的作用。
粳米。《食鑒本草》記載:“粳米補脾,益五臟,強筋。”
薏米。《本草經疏》也記載“甘味入脾,補脾”,明代名醫李時珍,曾說薏米“健脾益胃”。
白扁豆。《本草綱目》記載:“白扁豆性溫和,可中和,脾谷也。止瀉暖脾胃”。
棗。明代李時珍說“棗為脾之果,宜治脾病”。氣血不足,脾胃虛弱,飲食少的人,適合經常吃棗。
3.藥膳
在這里,我想向你介紹兩種簡單易行的養胃藥膳。
胡蘿卜米粥。先把米飯煮成粥,再加入胡蘿卜煮透,可以健脾暖胃。
芡實粥。先將芡實、茯苓加水煮沸至軟爛,再加入大米,繼續煮成粥。食用后可健脾祛濕止瀉。
比起吃藥,日常保養更重要,平時照顧好脾胃,出現問題的概率相對較小。如果脾胃嚴重虛弱,應該先看醫生吃藥,然后好好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