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大盈若缺,大智若愚”。
低調做人,不張揚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風度、一種成熟、一種智慧、一個現(xiàn)代人必備的品格。
行走于世,聰明人,貴而不顯,華而不炫。
-01-
聰明人,說話不聲張
水深不語,人穩(wěn)不言。
聰明人,越是過得好,越是保持沉默。
看過一個故事:
一只青蛙從低洼潮濕的家里跳了出來,大聲地對別的野獸吹噓:“我醫(yī)術精湛,手到病除!”
一只狐貍譏笑到:“你連自己的跛足和滿身的皺紋都治不好,還吹牛說能給別人治病,這不是笑話嗎?”
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有三分的本事非說有七分,一旦遇到較真的,就會丑態(tài)百出。
更何況,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
做人過于張狂,就如一把鋒利的寶劍,好用而易折斷,無法在社會中生存。
低調做人,是一種難得的處世絕學。
聰明人都明白,自己的生活和別人沒有太大的關系,安安靜靜把自己的生活過好,才是最重要的。
-02-
聰明人,做事不張揚
張揚的目的,是為了博眼球,得到別人的關注。
而一個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張揚,他們可以自我滿足,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獲得優(yōu)越感。
一頭獅子與一個人同行,人一直吹噓自己。
路上遇到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一個人征服幾頭獅子的圖畫。
人指著石碑對獅子說:“你看,事實證明,我們人比你們獅子強得多吧?”
獅子說:“如果我們獅子也去刻石碑,那么你看到的就是一頭獅子腳下踩著更多的人。”
做人太浮躁,太張揚,不僅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還會給自己帶來一系列的麻煩。
不顯山露水,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張揚,也自帶光芒,即使很低調,才華與能力也不會被掩蓋。
正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做人要懂得藏拙。
那些低調不不張揚的人,才是生活的強者,因為他們能夠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認清自我。
-03-
聰明人,為人不炫耀
一個人,越是喜歡炫耀什么,往往就越缺少什么。
認識這樣一個人,雖然有點才華能力,但他炫耀的本事更突出。
生活中,鄰里相處他總是想要壓別人一頭,與人閑聊總會說自己工作有多好,孩子有多優(yōu)秀,臨了還不忘戳別人痛處。
慢慢的,沒人再愿意和他相處。
人與人相處,你是什么樣的人,優(yōu)不優(yōu)秀,有什么樣的成就,別人看得一清二楚。
一只燕子自以為自己美麗,就對烏鴉說:“我是漂亮的公主,雅典國王的女兒。”
自我陶醉了一會,接著又說:“不幸的是,忒柔斯糟蹋了我,還割掉了我舌頭。”
烏鴉說:“你的舌頭都沒有了,還這么口無遮攔,如果你的舌頭沒有被割去,你的牛肯定會吹的更大。”
是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你的不可一世,在別人眼里也許只是跳梁小丑,別人之所以不揭穿你,不過是給你留幾分體面。
真正的智者,懂得掩藏自己的鋒芒,因為只有低調做人,才能夠擺脫一切不必要的煩惱。
更何況,這個世上有一種好,就是我希望你過得好,但不要過得比我好。
生活中,真正希望你過得好的人并不多,所以當我們過得好的時候,千萬不要炫耀,越是過得好,就越要保持沉默。
-04-
聰明人,處事不虛榮
聰明人知道,生活最大的悲哀源于攀比。
因為太多的虛榮,只會成為不必要的包袱。
曾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歷:
他生長在一個大家庭中,每次吃飯都是幾十個人坐在大餐廳中一起。
有一次,他突發(fā)奇想決定跟大家開個玩笑,吃飯前他藏在飯廳內的柜子中,等到大家找不著自己時再出來。
尷尬的是,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飯飽后紛紛離去。
最后,他灰溜溜出來,獨自吃了殘羹剩飯。
做人,高調惹是非,低調遠災禍。
曾看到一個話題:為什么我媽對親戚說,我上萬塊的手表是30塊錢買的?
最高贊的一語道破現(xiàn)實:
“等你成長到一定程度你會明白,對于更多的人來說,打聽有關你的事情只是為了確認你活得比他們差。”
沉默做事,低調做人,不僅僅是一種聰明,還是一種社交智慧。
《菜根譚》中也說:“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涓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眾成王。
真正的聰明人,往往謙虛低調。
就如同松柏,越高越低頭,也如同谷穗,越飽滿,越俯身向下,更貼近地面。
他們明白,生活不是用來炫耀的,而是用來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