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象由心生,境自心啟。好心態會為你帶來好運氣。諸葛亮面對司馬懿大兵壓境,穩坐城臺,心自安定氣自閑。臨亂而不變,處事而不驚。任他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不費一兵一卒,在不動聲色之間退卻強敵。良好的心態不僅幫助諸葛亮化險為夷,也成就了“空城計”的千古佳話。
心態,是一個人最強大的武器。環境可能無法為我們改變,但我們是自己心境的主人。把心態放寬,放平,放穩,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從容面對,再多的煩惱也可以一笑了之。一念放下,天地皆寬,身心皆安。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在《北宋的十一張面孔》中,我看到了一個集儒釋道為一體的蘇軾,一個歷經坎坷的蘇軾,一個樂觀豁達的蘇軾,一個聰明睿智的蘇軾,一個讓人膜拜的蘇軾。多面的蘇軾,讓我看到人生不易。沒有如意的人生,只有想得開的心態。
蘇軾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吾心即安,則萬事難擾。從容的心態足以幫我們應對萬事,使你遇事從容,臨危不亂。面對危機或困難,有人沉著冷靜,化危為機;有人卻自亂陣腳,錯失機會。正所謂,沉著冷靜者,百福自集。
蘇軾顛沛流離30年,一生漂泊不定,路過多少窮山惡水,經歷無數天災人禍。最困窘的時期莫過于被貶惠州和儋州,所幸有隨遇而安的心態。若是換作別人,早已身心俱疲,怨聲載道。蘇東坡走到哪里,哪里便是他的第二故鄉。
也許是時間治愈了傷痛,也許是勞動讓他心靈充實,也許是朋友給了他陪伴,讓他不再孤獨。在黃州,蘇軾的心態變得越來越平和。《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最能反映蘇軾此時的心情。一個春天,蘇軾與朋友出游,一路上大家都很開心。忽然,天氣突變,下起雨來。大家沒有帶傘,都顯得十分狼狽。只有蘇軾泰然自若,慢慢地走著,仿佛沒有下雨一般。同行的朋友也許在奇怪:蘇子,你怎么這么淡定呢?蘇軾說出了自己的心得。
雨突然而來,不要去聽它穿林打葉的聲音,不如放開喉嚨從容而行。拄著竹杖,穿著草鞋,走路比騎馬輕便。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我自淡然前行。春風吹來,吹醒了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那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等到風雨過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的地方,我信步歸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朋友們驚訝于蘇軾的從容。蘇軾也許微微一笑:這有什么,比這更大的風雨我都見過。淡定一點,過去了就沒事了。
是啊,自然的風雨怎比得上人生的風雨可怕呢?人生的風雨,蘇軾早已嘗過,也不過如此。所以,面對自然的風雨,他泰然自若。
人生總是這樣,經常碰上無端的風雨,還沒有遮蔽。怎么辦呢?抱怨也無濟于事,只有默默承受。但挫折和苦難真的難以抵御嗎?蘇軾教給我們一個更好的方法:泰然處之。沒什么坎是過不去的。既然遇到了,就坦然跨過去。繼續生活,努力生活,所有的苦痛和黑暗終將會過去,而光明會在你沒有準備時悄悄來臨。當你再回首過去時,所有的榮辱得失、悲歡離合都會化為淡定與從容。
生活不在別處,就在當下。只有放下過去,與現實握手言和,才能享受當下。對蘇軾來說,世事不過一場夢,當于靜處品人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文首題字:沈強民
文末篆刻:孫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