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紅雀》,是因為同名小說,而讀小說則是因為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那是2013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接受《洛杉磯時報》采訪時,給出了他在感恩節購買圖書的詳細書單。21本書中,《紅雀》是唯一一部諜戰小說。于是,出版商就拿來做廣告。于是,我也就被引誘上鉤,《紅雀》中文版甫一出版,就到圖書館借來閱讀。不過,閱讀體驗并不好。在浩如煙海的間諜小說中,《紅雀》只是平平。后來聽說,《紅雀》正在拍電影,由好萊塢目前的當紅影星“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主演,便又期待。今年《紅雀》終于上映,但未引進國內。好在有互聯網,也能一睹真容。可是,又大失所望。正如豆瓣電影上網友的評價:“平庸乏味,強烈的價值觀導向讓人錯覺這是20年前的宣傳片”“極其幼稚浮夸,人物塑造完全無法引起共鳴”“這是美國人意淫的玄幻電影嗎?情節太扯淡,間諜效忠和變節就像過家家一樣”。
并不是我這個人很好騙,而是在小說的宣傳資料上這樣寫著:《紅雀》作者賈森·馬修斯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國家秘密行動處退休特工。在CIA工作的33年間,他曾參與了事關國家安全的秘密情報搜集任務,并負責針對蘇聯、東歐、東亞、中東和加勒比地區的線人策反招募行動。這是他退休后的第一部小說,以真實描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鐵血手腕而受到國內外讀者的廣泛關注。既然那么真實,又涉及當今俄羅斯總統,當然值得一看。
《紅雀》講述了一個俄羅斯女間諜的成長和背叛的故事。多米尼卡·葉戈羅娃是一位著名芭蕾舞演員,但被同行算計踩斷了腿,斷送了舞蹈生涯。此時,她的叔叔瓦尼亞出現了。他先是利用多米尼卡的美色暗殺了石油和礦業寡頭烏斯蒂諾夫,然后又誘騙她加入俄羅斯對外情報局,成為一名女間諜。多米尼卡的第一個任務是策反美國間諜納什。但最終多米尼卡卻被納什所策反,并設計陷害了自己的叔叔,成為CIA安插在普京總統身邊的間諜。
讀完這段簡單的故事梗概,你就知道,這是多么的概念化。叔叔瓦尼亞是小說和電影刻意丑化的一個典型。他對自己的親侄女沒有一絲絲的親情,不僅把她送進間諜學校,當做殺人和策反的誘餌,而且殘忍地對她行使酷刑,甚至懷著曖昧的亂倫之情。至于最后瓦尼亞被多米尼卡設計陷害,則更是一個拙劣的情節。一個資深特工不可能如此簡單地被陷害,陷害過程也不可能如此容易。與瓦尼亞相反,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美國處處長馬布爾則是小說《紅雀》中刻意美化的人物。他是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的資深專家,卻因為對俄羅斯現實不滿,被納什策反,成為CIA的線人。但最后他卻甘愿犧牲自己,成全多米尼卡,讓她檢舉自己,在交換人質時被俄羅斯狙擊手擊斃。電影中這段情節被改為多米尼卡陷害叔叔瓦尼亞。這一正一反兩個人物強烈顯示作者的價值取向,被人詬病毫不奇怪。
可惜的是,曾經在2013年第85屆奧斯卡獎上因主演《烏云背后的幸福線》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詹妮弗·勞倫斯(中國影迷昵稱“大表姐”),卻沒能在《紅雀》中發揮出她的出色演技,白白犧牲了自己的色相。豆瓣電影上有位網友評價得很到位:“大表姐跳芭蕾氣質不如波特曼,當間諜氣場又敗給了塞隆”。盡管她高居2017年全球收入最高女演員排行榜第三名,可依然救不了這部概念化的拙劣電影。所以,演員選擇合適自己的角色很重要,選角不慎無異于遇人不淑。《冬天的骨頭》那個倔強的美麗女孩在《紅雀》里消失得無影無蹤。迄今為止,《紅雀》在豆瓣電影上只有6.3分,剛剛及格。爛番茄網站上評分更低,只有46%新鮮度,不及格。詹妮弗·勞倫斯的名聲顯然受到了影響。
這時,我想到前不久點評過的美國小說《失蹤的總統》,和《紅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一本是克林頓寫的作品,一本是奧巴馬看的作品,都是諜戰小說,都有著強烈的冷戰思維,而在小說的品質上也都平平。看來,美國總統的品味也不過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