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坑4個錯誤操作
明確2個基本概念
注意8個關鍵點
必做3個功課
首先來看買手組貨有哪些常見的誤區。
買手組貨的4個錯誤操作
1. 平均組貨型
買手看著哪一款樣衣都不錯,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每款貨品都下單,下單數量也均等,不相上下。僅在自己感覺稍微好的款式上多定一點,自己感覺稍微不好的少定一點。
導致問題:永遠沒有暢銷款。
因為,有暢銷款的量,才能有暢銷款的款。
首先是銷售沒有重點。
從銷售的生命周期來看,每款均等的數量,會造成暢銷款斷貨的現象。
一般斷碼之后商品的銷售率會直線下降,并且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在店鋪當中最終消失掉。沒有貨量將會造成營業額的大幅度下滑。
如何應對:
在款式的挑選上,要結合往年的銷售數據進行款式、色彩、材料分析,找出暢銷款的基本款型結構、色彩和暢銷的面料,來確定明年如何組貨:
(分析示意圖)
2. 盲目組貨型
盲目訂貨型是指買手在組貨時,不考慮賣場的因素,根據感覺組貨。
比如,沒有考慮到自己賣場的大小、賣場容納能力以及庫存的回轉速度等問題。
導致問題:貨品數量永遠不匹配
這會造成賣場貨品過于擁擠或者賣場貨品不足的現象。貨組的太多,店里陳列不開;貨組的太少,店里顯得很空。
如何應對:
一定要基于自己的賣場來訂貨。否則賣場的實際銷售過程和你的想法有非常大的沖突。考慮的內容包括:客層、消費習慣、店鋪容納能力、上貨波段、庫存周轉率等因素。
3. 喜好組貨型
買手完全憑借自己的喜好組貨,喜歡哪款就選哪款,不考慮顧客的審美,忘記了自己在做生意。特別是女買手做女裝、男買手做男裝,過于喜歡憑著自己的眼光去挑選款式。
導致問題:銷量受限,積壓庫存
組貨只憑自己的眼光,但沒有任何依據。買手本人的眼光只代表著自己的愛好,并不代表該品牌的主流顧客群體的愛好。還有,不同區域的客群,對服裝的審美觀點也有著一定的差異。
如何應對:
有時候商業買手和目標客群的審美、購買傾向一致還好,但大部分時候會有很大沖突,特別是大眾商業品牌。這樣會造成店鋪剩下的庫存都是買手自己喜歡的款式,要么是挑人穿,要么是太過前衛等等問題。
所以一定要基于客群定位來組貨,不能只憑自己的感覺,感性往往會影響目標市場對顧客需求的判斷,就是說不能太偏激。
在組貨時,也要根據區域情況,相對應的去收集和分析客群喜好傾向。根據當地的接受程度,合理的選擇流行元素。
4. “爆款”組貨型
買手在組貨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品類之間的比例,完全沒有考慮連帶搭配,過于關注單款,遇到自己認為是“爆款”的款式,下單量大,不喜歡的款式就少下款甚至不下款。
導致問題:款式之間沒有搭配性
如果完全沒有考慮品類比例,那在店里銷售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個款式系列賣到后面就只剩下零散單款的情況,沒有考慮組合搭配,銷售額就會迅速下降,剩下的產品就沒有辦法銷售。
如何應對:
要依據銷售數據、當季的流行趨勢,進行貨品搭配組合銷售訂貨。
再來拆解組一盤好貨,首先要明確的兩個基本的概念。
組一盤好貨的2個基本概念
潮流怎么變都行,但不要違背產品的DNA。不然該吸引的客戶沒吸引來,還損害了老顧客,浪費了成本。
然后,作為一名買手,或買手設計師(改款型),組一盤好貨必須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組一盤好貨必須注意的8個關鍵點
(參考自知乎:@完成法)
1.最好是自身審美品味與現有品牌調性的匹配
(匹配最和諧,和諧最美好)
當我們做著自己有感覺的、喜歡的、認可的風格產品會事半功倍,不用多花太多額外的時間精力去研究。
2.對目標顧客群的了解
(畢竟目標客群才是最大、最終的甲方)
3.做公司內部貨品分析
a. 暢滯銷分析:
但不能過于依賴,太依賴這塊信息就相對比較保守,因為這些信息已經是過去時。
b. 滯銷款分析:
比如上貨節奏沒掌握好?
厚薄、定價、品質問題?
單純的款式不行?
自己組貨的同類款偏多?
周邊競爭對手貨品上的更早?
等等......
4.緊密關注外部時尚潮流、帶貨明星、主播網紅
1. WGSN、熱點、蝶訊、POP等頭部流行趨勢網站。
2. 標桿的品牌參考的品牌還有競品的動向。
3. 一些APP比如INS、微博、小紅書等。
4. 頂流帶貨明星、頂流網紅主播。他們是很大的意見領袖,有很大的粉絲群,他們的動向能靠自己個人魅力影響服裝熱度 。
5. 熱點事件。
5.供貨商信息分享
跟供貨商比較熟后,會提前給你推薦,能看到他們現在訂款式下單比較好的款, 還有大客戶定的好的款。
供貨商也有自己的圈子,他們作為老板也是接待了很多天南海北的客戶 ,有些信息,一般普通的買手沒那么容易接觸到,多跟他們溝通,可以獲取一些圈內比較有用的信息,有助于選款。
6.優質貨源
(同樣水平的兩人、能整合接觸的貨源不同,最終結果也差異很大 )
沒有優質的匹配度高的貨源,買手就沒有執行力,尤其是偏資源型組貨性的買手。最終選款組貨的這個結果,一方面跟買手專業度選款眼光有關,也跟買手手里資源有關。手里匹配的資源越多,選款組貨就越順利結果也越好。
7.同行信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