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級階段,比亞迪絕對是中國電池界的老大哥,2015年時市場份額17.32%,比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總和還要多,那時寧德時代連前三名都沒入圍;2016年的時候比亞迪的相對優勢開始下降,市場占有率僅比排名第二的寧德時代多出了2個百分點;2017年,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出貨量被寧德時代超越……
比亞迪被超越的背后,是相對封閉的體系——比亞迪的電池只給自家的車使用,不外賣,這也意味著沒有動力電池生產能力的主機廠只能去選擇寧德時代等比亞迪的競爭對手,從而成就了寧德時代。雖然從2017年開始比亞迪表示會對外供應電池,但是已經錯失了最佳時機,難以迅速挽回市場份額。
比亞迪痛定思痛,與其養肥對手,不如自己主動放開合作,于是,在面對汽車智能化的風口,比亞迪選擇主動擁抱這個世界。
2018年9月5日,以“開放·創未來”為主題的比亞迪全球開發者大會在深圳舉行,正式發布比亞迪D++開放生態。比亞迪將全面開放汽車上的341個傳感器和66項控制權,為廣大開發者提供更為寬廣的創意生長平臺,結合汽車豐富的使用場景,意欲共同打造健全的汽車應用生態。結合此前發布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和加入D++生態的眾多開發者,意味著比亞迪超級智能出行生態體系已經構架完成。這是汽車132年發展歷史上的第一次開發者大會,也標志著比亞迪引領汽車業態從封閉走向開放。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王傳福)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大會上說:“當iPhone出來的時候短短幾年,諾基亞就轟然倒塌。諾基亞的倒下,不是它的品質問題,也不是它的管理問題,其實它的管理很先進,品質也很精湛。諾基亞的倒下,在于它的戰略方向出了問題,在于它的封閉?!昂茱@然,經歷了動力電池鎮痛之后的比亞迪以及掌門人王傳福對于封閉和開放有了更刻骨銘心的理解。
比亞迪的開放戰略,對眾多企業以及合作伙伴將有什么益處?王傳福談道,對于眾多研究自動駕駛的企業來說,”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沒有平臺,研究自動駕駛都需要自己改裝車輛,價格不菲,效率也非常低。比亞迪希望,作為智能汽車硬件標準平臺提供商,向全球創新者、創業者、開發者們,開放汽車所有的傳感系統和執行系統。 “
比亞迪此番開放的的諸多控制權限,為自動駕駛提供了十分理想的測試工具和環境。比亞迪已經于幾年前就率先開發出了汽車遙控駕駛的功能,可以利用電信號對車輛進行控制,只要比亞迪開放了權限,自動駕駛研發企業馬上就可以接入控制系統,測試難度和成本都大幅降低。如果在沒有電控能力的車子上實現電腦對車輛的接管,就如王傳福所說,還需要增加額外的控制執行單元等一系列復雜的改裝,而且費用不菲,筆者此前與智能駕駛方面的專家黃浴博士溝通時得知,傳統車輛改造成適合自動駕駛的車輛往往需要耗費數萬美元。
對開發者來說,比亞迪擁有強大的電控開發能力,其旗下的一些車型是測試智能駕駛的理想車型,恰恰比亞迪此番又開放了各種權限,簡直天賜良機!百度總裁張亞勤現場宣布,百度Apollo加入比亞迪D++生態!秦Pro已被預定作為百度Apollo的測試車輛進行示范道路測試,同時秦Pro車型也是第一輛百度Apollo前裝認證車,未來有望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的量產。
比亞迪的開放生態對普通的汽車用戶有什么意義?對于用戶而言,D++生態和全球開發者的智慧,將讓擁有Di平臺、Di云、Di生態、Di開放四大模塊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具備更強大的智能生命力,讓出行生活變得更美好。
例如,當你無法接送孩子上學時,它可以在車主預設的時間開啟自動駕駛模式接送小孩,車輛可以進行人臉識別,在孩子們上下車時,第一時間主動通知家長,家長還可以通過車內攝像頭查看實時情況,并和小孩交流、互動。同時,DiLink智能網聯系統還可以根據你的用車習慣,并基于對你的了解為你提出貼心建議。例如它會自主計算車主上下班的里程數據,并定制推送相應時長的娛樂內容,通過人臉識別功能專門開發的應用還可以針對不同性別推送區別化的內容。而且,在眾多開發者的努力下,未來將擁有更多現在無法想像的可能。
當然,開放前提是足夠安全,控制車輛的權限已經開放,一旦被黑客掌握,那將是巨大的災難。比亞迪在開放之初便選擇了和360合作,從一開始就著手防范安全風險?!拔覀円矔?60的應用在比亞迪汽車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上使用,有些應用可以幫助DiLink平臺上的應用更加安全”,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如是說。
智能汽車、開放生態,這到底有多大的實用價值?很多人可能覺得噱頭居多,實用價值少。在此刻來看,也許確實如此,但是王傳福對未來充滿信心:“手機上十幾個傳感器,全球就有上千萬開發者參與其中,就產生了300多萬個應用APP,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大家想想,汽車上300多個傳感器同時開放,將形成怎樣量級的生態?會產生怎樣的社會效應?又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多大的影響?或許,只有那一天到來,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這個生態的浩瀚。也只有那一天到來,我們才會真正明白,今天比亞迪汽車全面開放的意義。”
的確,智能手機剛剛發明的時候,應用省的可憐,當時很多人對智能手機嗤之以鼻,甚至有些50后、60后覺得智能手機是年輕人玩物喪志的標志之一。隨著手機應用的蓬勃發展,淘寶、美團、滴滴等等APP被開發出來,尤其是微信的出現,讓全民都投入了智能手機的懷抱。智能汽車領域同樣如此,只要有一個能激發大眾熱情的新應用開發出來,智能汽車淘汰傳統汽車將猶如智能手機淘汰功能機一樣,是非常迅速而且不留任何情面的一件事。
比亞迪選擇開放,是對過往的沉思,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也許,開放生態后的比亞迪之于豐田、大眾等傳統巨頭,會像谷歌之于諾基亞一樣,形成后來居上的優勢,將助力比亞迪在汽車智能化的風口騰飛,在與跨國車企的競爭中獲得主動權,實現真正的“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