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0月24日(下同),今年來業績排名前10的主動選股型基金依次是銀華內需精選混合、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A、交銀成長30混合、廣發雙擎升級混合、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博時回報混合、農銀醫療保健股票、交銀經濟新動力混合、國泰融安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10只有兩只股票型,八只混合型,醫療主題更是占比高達四只。其中已經發布2019三季報的共有9只基金,今天司令就帶大家看看這9只基金三季度持倉有哪些變化?給目前堅定持有或者打算買入/賣出的小伙伴一些參考。
銀華內需精選混合
今年來收益為86.50%,目前基金規模為17.60億元,基金經理劉輝,累計任職時間只有2年又224天,算是業內的一匹“新黑馬”吧。從Q2前十大持倉風格來看,農林牧漁行業占比較多,其次采用“自下而上”選股策略在制造業、信息服務業中精挑細選。從Q3前十大持倉風格看,繼續持有較高比例的農林牧漁行業個股,少量調整了信息服務業個股,風格上看依然是以“自下而上”策略為主。可以看出該基金的“內需”二字,選股思路更多體現在農業產業鏈、科技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以及少量的消費類公司。
博時醫療保健行業混合A
今年來收益為80.15%,目前基金規模為33.18億元,基金經理葛晨,累計任職時間只有1年又199天,同樣屬于一匹“新黑馬”。因為是主題鮮明的醫藥基金,自然持倉風格聚焦醫藥行業,從Q2和Q3前十大持倉來看,覆蓋藥品生產、醫藥生物、醫療服務等各個細分行業,單只股票的持倉占比都不算很大,屬于行業內的“自下而上”選股策略型。三季度適當減少了一些大市值權重股的占比,可以推導其四季度更傾向于估值相對還低的醫藥股以尋求超額收益。
交銀成長30混合
今年來收益為79.63%,目前基金規模為20.13億元,基金經理郭斐,累計任職時間只有2年又29天,第三位“新黑馬”。Q2和Q3前十大持倉個股差別還是較大,同時單一個股的占比也相應減少,可以看出基金經理“落袋為安”的心態以及針對信息服務業等科技成長股“自下而上”的選股策略。從風格來看,可以推導基金經理更加偏好5G、半導體、創新硬件、新能源、智能裝備、產業信息化等領域的成長股。
廣發雙擎升級混合
今年來收益為78.50%,目前基金規模為8.63億元,基金經理劉格菘,累計任職時間5年又194天,行業內相對資歷較深。從Q2和Q3前十大持倉對比來看,非常明顯的科技成長股和消費醫藥特點。Q3前十大持倉合計權重占比有所升高,可以看出基金經理對于四季度精挑細選個股能力的信心,配置組合繼續以科技創新行業為主,如半導體、計算機軟件、醫藥服務等細分行業。
廣發醫療保健股票
今年來收益為76.92%,目前基金規模為9.39億元,基金經理吳興武,累計任職時間4年又256天,也算是具備較深的行業資歷。從兩個季度的前十大持倉來看,二季度看好的個股仍然堅持持有,但是合計占比也是略有下降,想必減少的資金倉位增配了一些今年來估值相對低些的醫藥股。從細分領域來看,以創新藥、藥品研發外包服務、民營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為主,適當配置藥方、疫苗、醫療檢測等領域大市值個股。
博時回報混合
今年來收益為75.40%,目前基金規模為8.23億元,基金經理肖瑞瑾,累計任職時間2年又293天,第4位“新黑馬”。從最近兩個季度的前十大持倉來看,持倉個股權重占比比較分散,更加聚焦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成長風格個股,從更細分概念來看,四季度更偏向5G通信、消費電子、半導體芯片及設備原材料、云計算以及生物醫藥領域。同時調倉換股的頻率也較快,Q2前十大重倉股目前Q3已經看不到了。
交銀經濟新動力混合
今年來收益為74.21%,目前基金規模為30.30億元,基金經理同樣也是管理交銀成長30混合的郭斐。所以持倉風格其實和交銀成長30非常接近,具體司令就不展開了。
國泰融安多策略混合
今年來收益為73.91%,目前基金規模為10.77億元,基金經理高楠,累計任職時間1年又335天,今年來業績領先的“新黑馬”占比還真多。從Q2前十大持倉風格來看,消費特征(細分來說農業也屬于大消費)比較明顯,但是Q3風格有所變化,減少了一些傳統消費股,增加了一些國產替代和消費電子概念的科技股,同時前十大個股權重有所提升。
中歐醫療健康混合C
今年來收益為72.54%,目前基金規模為6.73億元,基金經理葛蘭,累計任職時間4年又110天,是業內為數不多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女博士出身。Q2和Q3前十大個股變化并不大,總體依然保持高倉位,但是部分權重股倉位略有減少(落袋為安)。從醫藥細分領域來看,偏重創新藥產業、消費類以及醫療服務領域。
好了,不知道看了以上9只今年來的績優基金持倉風格變化后,對大家接下去的基金持有或者買入賣出有所啟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