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俗語講:“魚放三天會臭,客住三天討嫌。”這世間,任何東西都有它的期限,任何事都有它的界限。東西過期,就會變質;凡事越界,就會變味。
網上曾讀到過這樣一段文字,說是:和朋友之間,保持一杯水的距離;和親戚之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和愛人之間,保持一張紙的距離。
深以為然,人常說距離產生美,其實這里的距離,就是指人與人之間該有的分寸。人之相處,無論關系多么親密,都要處事分輕重,為人知進退,留分寸,不越界,這樣才能和諧長久。
人之相處,離不開交際,說話懂得分寸,是留給人的尊重,也是留給自己的體面。一個深諳交際之道的人,說話都很講究分寸,他們深深懂得“舌雖無骨卻傷人最深”的道理。
凡事點到為止,看透不說破,給人留有余地,讓人不太難堪,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留給自己的體面,因為人之交際,說出口的都能恰到好處,而沒說出口的卻又能讓人剛好懂,才是一個人的真正高明。
一個人,說話懂分寸是修養,而做事懂分寸則是品格。做事懂分寸的人,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時候該爭,什么時候該放,事不會做的太絕,凡事留三分,是給別人留有余地,也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
世間行走,懂得分寸,說話有尺,才能左右逢源;做事有度,才能進退有余,這樣,路才會越走越寬,人生自然就會越來越美好。
不難看出,人生路上,懂得分寸,才是一個人最高明的境界。
來源:網絡
【5】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