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風(fēng)起正
清
四月四日
明
傳
統(tǒng)
二
十
四
節(jié)
氣
清明雨上許嵩 - 自定義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蘇東坡十九歲時(shí),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
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十年后,東坡來到密州,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江城子》。
蘇軾詩詞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yīng)不識(shí),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臨江仙·送王緘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別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xiāng)。
納蘭性德妻子盧氏多才多藝,和他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他對這位妻子有著深厚的感情,可惜的是“成婚三年后妻子亡故”。
生離的無奈已令詞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別就更令其腸斷了,從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無論是亡妻的生辰、忌日,還是詞人身在家園塞上,始終沒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
納蘭詩詞
浣溪沙
誰念西風(fēng)獨(dú)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dāng)時(shí)只道是尋常。
山花子
風(fēng)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不多情。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南鄉(xiāng)子·為亡婦題照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shí),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fēng)檐夜雨鈴。
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韋叢20歲時(shí)下嫁元稹,其時(shí)元稹尚無功名,婚后頗受貧困之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7年后韋叢病逝,韋叢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
元稹的離思五首和遣悲懷三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作。
元稹詩詞
離思五首·其四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遣悲懷三首·其二
昔日戲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cái)。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首詩同樣被一些學(xué)者認(rèn)為是中國第一首'悼亡詩’,這是一首懷念亡故妻子的詩。睹物思人,是悼亡懷舊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一個(gè)人剛剛從深深的悲痛中擺脫,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東西,便又喚起剛剛處于抑制狀態(tài)的興奮點(diǎn),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這首詩在文學(xué)史上有較大的影響。
綠衣
佚名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fēng)。
我思古人,實(shí)獲我心。
這是陸游七十五歲時(shí)重游沈園(紹興)寫下的詩。他三十一歲時(shí)曾在沈園與分離多年的唐琬重遇,作《釵頭鳳》題壁以記其苦思深恨,豈料這一面竟成永訣。
晚年陸游多次到沈園悼亡,這兩首是他的悼亡詩中最為哀婉動(dòng)人。
陸游詩詞
沈園二首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fù)舊池臺(tái),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賀鑄妻趙氏,為宋宗室濟(jì)國公趙克彰之女。趙氏,勤勞賢惠,賀鑄曾有《問內(nèi)》詩寫趙氏冒酷暑為他縫補(bǔ)冬衣的情景,夫妻倆的感情很深。
賀鑄一生輾轉(zhuǎn)各地?fù)?dān)任低級(jí)官職,抑郁不得志。年近五十閑居蘇州三年,其間與他相濡以沫、甘苦與共的妻子亡故,今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詞以寄哀思。
賀鑄詩詞
半死桐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沾才P聽南窗雨,誰復(fù)挑燈夜補(bǔ)衣。
李清照18歲便與趙明誠結(jié)為連理,婚后,兩人感情融洽,志趣相投。然而,在那個(gè)動(dòng)蕩的年代,美好的時(shí)光總是不能長久,長期的離別之苦使得李清照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對丈夫的思念之中。李清照在得到趙明誠臥病不起的消息時(shí),當(dāng)天就乘船東下,日夜兼程,與相濡以沫的丈夫見了最后一面。
這首詞明為詠梅,實(shí)為悼亡,寄托了詞人對于朝廷南遷后不久不幸病故的愛侶趙明誠的深摯感情和凄楚哀思。
李清照詩詞
孤雁兒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xù)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fēng)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gè)人堪寄。
潘岳的妻子楊氏是西晉書法家戴侯楊肇的女兒,潘楊兩家原是世交。結(jié)婚之后,夫妻兩人大約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潘岳夫婦感情很好,楊氏去世后,潘岳寫了著名的《悼亡詩》悼念亡妻。
從此以后,“悼亡詩”成為悼念亡妻的專門詩篇,再不是悼念其他死亡者的詩篇。于此可見,潘岳《悼亡詩》深遠(yuǎn)的影響。
潘越詩詞
悼亡詩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髣髴,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fēng)緣隙來,晨霤承檐滴。
寢息何時(shí)忘,沈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shí)衰,莊缶猶可擊。
來源:傳統(tǒng)古典中國風(fēng)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