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格
慶親王奕劻的四格格,這位格格有“清朝最美格格”的美譽。她不僅長得漂亮,還十分機靈,因此就被慈禧要求常伴其身邊,現(xiàn)在慈禧存世的很多的照片中大多都有她。后來由慈禧做主,四格格嫁給了榮祿的九兒子。不過,在婚后仍被慈禧留在宮中作伴,丈夫在婚后幾年就去世了,兩人并未留下子嗣。可氣的是,在其丈夫去世的當天,慈禧還將四格格招入宮中,并叫她穿上“龍女”的服飾與自己一起拍照。
慈禧與瑾妃、隆裕
慈禧在清宮的合影。照片中前排是他的兩個兒媳婦,左側胖的是瑾妃,右側有點駝背的是光緒皇帝的隆裕皇后。后排站著的是德齡、容齡以及她們的母親。這才是真實的妃子和皇后,和電視劇中的相差甚大。其實,在封建社會,皇帝十分看重皇后、妃子的出身,因為這關系到統(tǒng)治的穩(wěn)定性,所以并不是長得漂亮就能被皇帝選為妃子、封為皇后的。
醇親王的側福晉
醇親王奕譞的三個側福晉,看起來很美艷,比皇帝的妃子漂亮多了。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也是清末四大鐵帽子王之一。他的嫡福晉是慈禧的妹妹葉赫那拉婉貞,照片中這三位分別是李佳氏、顏扎氏、劉佳氏。醇親王奕譞一生共育有四個兒子,除了光緒皇帝是大福晉婉貞所生,其他三個都是劉佳氏所生。末代皇帝溥儀就是劉佳氏的親孫子。
榮壽固倫公主
榮壽固倫公主。這才是真正的公主,和電視劇中的形象相差是不是很大。榮壽固倫公主是恭親王奕?的長女,奕?因幫助慈禧政變有功,慈禧下令將其長女接到宮中撫養(yǎng),并封為榮壽固倫公主。在清朝,只有皇后的親生女兒才能被封為固倫公主,慈禧之所以要破例就是為了要以女來鞏固自身的地位并加強與恭親王的關系。雖然地位很高,但是這位公主的命卻不好。在其13歲的時候,由慈禧做主嫁給了富察·志端,但是17歲就守了寡,也沒有留下子嗣。
善坤格格
第九代肅親王隆懃之女,善坤格格,后來嫁給了蒙古親王貢桑諾爾布。貢桑諾爾布人稱貢王爺,是一位愛國的王爺。清朝滅亡后,他毅然贊成共和革命維護祖國統(tǒng)一,反對民族分裂,并擔任蒙藏院總裁,成為蒙古王公中的領袖人物。值得一提的是,善坤和肅親王善耆是親兄妹,因此也是川島芳子(金碧輝,肅親王善耆的十四格格)的親姑姑。不過,雖是親屬,但兩家人在政治上的作為卻相差甚遠。
慶親王奕劻側福晉
清末慶親王奕劻的側福晉。慶親王奕劻也是清末新晉的四大鐵帽子王之一,其祖父為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慶親王奕劻是清朝著名的大貪官,為了貪他首創(chuàng)“門包”制度,但凡進其王府辦事的官員都要塞錢,規(guī)定每人一次72兩銀子,少一兩也不給進門。有了門包這個開源的項目,不光王府上的下人不用開工資,自己的錢包也鼓了起來。為了討慈禧的歡心,他經(jīng)常叫自己的福晉、女兒進宮陪慈禧玩,據(jù)說慈禧的麻將技術就是慶親王福晉教的。
阿穆爾靈圭和其側福晉
蒙古科爾沁博多勒葛臺和碩親王阿穆爾靈圭和其側福晉。阿穆爾靈圭是清朝名將僧格林沁的曾孫。其先祖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不過家族到了僧格林沁父親這一代已經(jīng)十分貧窮破落了,靠給富人放牧為生。1825年,科爾沁郡王索特納木多布齋(嘉慶皇帝的駙馬)去世,因沒有后代,僧格林沁被選為嗣子,并承襲郡王爵位。就這樣,僧格林沁從一個放羊的小孩一躍成了道光皇帝的外甥。
瓜爾佳氏幼蘭
溥儀的親生母親瓜爾佳氏。瓜爾佳氏幼蘭是清末大臣榮祿之女,后被慈禧收為養(yǎng)女。在其成年后被慈禧賜婚嫁給了二代醇親王載灃。其實,在當時載灃已有婚約,但是因為慈禧賜婚不得不從。她與載灃的婚禮規(guī)格非常高,完全是按照皇子的規(guī)格操辦的。瓜爾佳氏雖貴為親王福晉、皇帝生母,其結局并不好。1921年,溥儀與瑾太妃爭吵,瑾太妃將她與老福晉劉佳氏叫去訓話,結果由于瓜爾佳氏性格太過剛烈,回家就吞鴉片自盡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