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引言引言
引言
蘸心血而潤彩,運風雨而潑墨。
幾年來,新語文主題閱讀課題組構建了“一主兩翼”的課程體系。“一主”即以人教版教材為主體, “兩翼”,一翼是指與教材單元主題配套的《新語文主題閱讀》;另一翼是與之配套的《主題式·經典誦讀》,前者側重自主朗讀,后者側重積淀吟誦。正像特級教師于永正所說:如果把閱讀比作精神大餐,那么小語教材就是這道大餐中的“母乳”,而與教材配套的兩套讀本,則是最貼近“母乳”的“嬰兒配方乳粉”。
“主題式單元教學法”的創立是“新語文主題閱讀”研究的又一里程碑,它用14課時完成22篇文章的教學,是傳統教學效率的5倍。教學時,以單元主題為核心,進行整體設計、整體施教。正像特級教師陸恕所說:主題和課文,好比“藤”與“瓜”的關系,單元主題好比一根藤,一篇篇課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取法自然,道在其中矣!
這里我們提供了各年級“主題式單元教學法”教學設計簡案,有識字、誦讀、習作等課型,僅供參考。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
主題閱讀課題組
二O一O年十一月
一年級:“我喜歡的游戲”教學設計
內容與主題: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喜歡的游戲 教學時間:6課時 課型:誦讀識字課型 設計:劉憲華
設計意圖:剛剛上學的學生,識字還很少。主題閱讀,要不同于常規教學,一個單元,只識記教材上要求的那些生字、新詞遠遠不夠。本單元設計,主要是通過大量的熟悉重疊詞的讀法,加大對重疊詞的積累,并由重疊詞的認識、記憶,牽引到熟讀、記憶更多的兒童詩,讓識字和記憶兒童詩相得益彰。
遵循原則:這些重疊詞的認識和記憶,只要求學生感覺里認識,在讀誦兒歌時,不被難住就可。而不用理性分析。
環節與方式
內容與方法
設計意圖
(與傳統課的不同)
1、跟老師讀詞語
(以學生模仿讀為主)
《新語文主題閱讀》一年上第三單元
17課:蛋蛋;游游;轉轉;考考。
22課:小小;快快;樂樂。
《主題式·經典誦讀》一年上第三單元
《哈哈鏡前》:哈哈;胖胖;媽媽;彎彎;爸爸。
《捏泥巴》:咩咩;咕咕;蹦蹦;呱呱;快快樂樂。
……(授課教師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練習)
①先把幾篇重疊詞多兒歌中的重疊詞拿出來,讓學生一起來讀、來認,比常規教學中只讀、認一篇文章中的詞,效率要高。
②兩字重疊詞的讀法:第一個字重讀,第二個字輕讀。
2、學生自主讀
(教師領讀)
《新語文主題閱讀》一年上第三單元
17課:零蛋蛋;東游游;西轉轉;考考它。
22課:小小蝴蝶;小小花;快快樂樂來玩耍。
《主題式·經典誦讀》一年上第三單元
《哈哈鏡前》:哈哈鏡;胖胖的媽媽;彎彎的竹竿;爸爸媽媽快來、快來看;哈哈哈哈哈。
《捏泥巴》:咩咩叫;咕咕噠;蹦蹦跳;呱呱呱;快快樂樂是一家。
……(授課教師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練習)
兩字重疊詞再加一個字的讀法:①重疊詞要重讀;②重疊詞中第二個字仍然要輕讀。
(做課件來讀)
3、將重疊詞還原到課文里,教師指導朗讀。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在書上畫出這些重讀的詞語)
《新語文主題閱讀》一年上第三單元
17課:零蛋蛋
(蛋蛋;游游;轉轉;考考。)
小金魚,
愛打扮,
穿了一身花衣衫。
小金魚,
真貪玩,
東游游,西轉轉。
考考它,干瞪眼,
吐出個零蛋蛋。
22課:小小蝴蝶小小花(小小;快快;樂樂。)
小小蝴蝶;小小花;
快快樂樂來玩耍。
一個開在春光里,
一個飛在陽光下。
兩個朋友在一起,
兩個名字不分家。
一個名叫花蝴蝶,
一個名叫蝴蝶花。
《主題式·經典誦讀》一年上第三單元(以下兩個同上,教師自主設計)
《哈哈鏡前》:哈哈;胖胖;媽媽;彎彎;爸爸。
《捏泥巴》:咩咩;咕咕;蹦蹦;呱呱;快快樂樂。
學生進行語感練習:①體會重疊詞的讀法,并把這幾首兒歌背誦下來。②學生會讀了,就領悟了單元主題的意旨。
(授課教師準備課件)
4、想像與創造(以學生發言為主)
(自造重疊詞)
顏色:黃黃;綠綠;……
形狀:圓圓;方方;……
狀態:長長;高高;……
節奏練習:AA式詞語的種類與讀法。
5、想像與說話(以學生為主)
(教師引導)
用以上詞語形容事物:
黃黃的香蕉;綠綠的小草;……
圓圓的西瓜;方方的木箱;……
長長的電線;高高的樓房;……
……
換一種方式來說:
香蕉是黃黃的;小草是綠綠的:……
……
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就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6、學生自主選擇文章來讀
(一主兩翼課程22篇文章,學生任選來讀)
《新語文主題閱讀》
《零蛋蛋》
《喂》
《小鳥唱歌》
《小小蝴蝶小小花》
……
《主題式·經典誦讀》
《小弟和小貓》
《哈哈鏡前》
《冰鍋蓋》
《蹺蹺板》
……
①剛入學的學生,老師可以嘗試,讓不同的學生學不同的內容,體會“不求知識同一,立求自主創新”的教學方式。
②每小組可讀一篇文章,每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讀自己喜歡的游戲歌。
7、分享(主題詩會)
每個學生表演自己最有成就感的詩文,分享內容,升華主題。
幫助學生建立成就動機。
二年級:“聽,愛的聲音”教學設計
內容與主題: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聽,愛的聲音》的《憂慮》、《父母心》兩課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型:誦讀積累課型
設計:張銳(深圳市福田區天健小學)
設計意圖:作為二年級的小學生,對于字詞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積累。但是因為他們剛剛接觸主題閱讀一個多月,要從常規教學進入大量的閱讀以及記憶的教學模式,還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本單元設計主題是《聽,愛的聲音》,要讓學生在一個單元內,去領會各種不同的愛。而本課側重于對父母之愛的理解和體悟,從教材《識字六》過渡到《主題閱讀》的兩篇文章《憂慮》和《父母心》。《憂慮》是重點學習,主要方式是誦讀理解,最終熟讀成誦,達到積累的目的。對于《父母心》的處理,是理清文章的脈絡即可,從中感悟父母之心。
遵循原則:通過反復地誦讀達到背誦積累的目的,不要求理性分析。
環節與方式
內容與方法
設計意圖
(與傳統課的不同)
1、從人教版轉到《新語文主題閱讀》,認識愛的多元性。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識字六》:背誦鞏固
說說自己愛的人或愛自己的人。
① 先復習鞏固人教版教材內的課文,從而引出本單元愛的主題。
② 說說愛,發現身邊的愛。
2、學習《憂慮》,讀準詞語,讀通文章
《新語文主題閱讀》二年上第六單元《憂慮》
聽教師范讀全文。
學生讀好詞語:翩躚等。
①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范讀還是很有必要的。
② 要讀通文章,先讀準詞語。
3、多種方式讀文,明了母親的憂慮及其原因。
多種方式讀《憂慮》
1師生配合,你讀我聽,你聽我讀(反復詠嘆部分與中間部分)
2師生配合,濃縮文章(師讀不希望,生讀不希望什么)
3生生配合,男女互讀(突出媽媽不希望的原因部分)
4生生配合,領讀加齊讀(分媽媽的希望部分和其余部分)
5師生配合,教師點評讀(強調媽媽的希望)
師生、生生配合讀文:一讀了解母親憂慮什么;二讀明確母親憂慮什么;三讀理解母親為什么憂慮;四讀讀出母親內心的希望;五讀明確母親的希望。
4、表演讀,熟讀成誦。
1小組內分工合作表演讀。
2小組匯報表演讀。
3全體表演讀。
4嘗試在老師的引領下背誦。
二年級的兒童還是要以活潑的形式進行組織教學,因此,從過他們的互動表演,增強讀的興趣,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5、名言積累背誦
背誦課后名言,呼應母愛。
進一步進行課外積累。
6、略讀《父母心》,理清文脈,把握主要內容。
1自讀,畫出父母改變主意的句子。
2匯報讀,初步理清父母幾次改變主意。
3點評度,感受父母心。
……
①在預習的基礎上,瀏覽文章,抓住主旨。
②三個同學匯報讀,初步明確父母三次改變主意。
③ 點評讀,理解父母每次改變主意背后的心。
7、說說父母心。
聯系生活說父母心藏在哪里。回歸主題,這就是父母心。
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生活體會父母心。
8、積累名言
再次出示另一句名言,作為本課的名句積累。
集中積累名言名句。
9、拓展閱讀
作業,推薦課后繼續閱讀《愛心樹》、《猜猜我有多愛你》
繼續感受愛的偉大。
四年級:“愛在身邊”教學設計
內容與主題: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愛在身邊 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課型:閱讀理解課型 設計:徐梅
設計意圖:大單元主題閱讀與傳統單元學習最大不同在于擴大閱讀量,為突出“一主兩翼”的體系,在閱讀教學中我把人教版課文學習定位為閱讀理解課,把《新語文》篇目的學習定位為閱讀交流課,把《經典誦讀》內容學習設計為欣賞背誦課。本節課為主題單元開啟的第一課,學習目標是:1、能抓住文中細節描寫感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體會愛的含義;2、能入情入境朗讀課文;3、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含義的方法。
遵循原則:探討一個主題——什么是愛;學習一個閱讀閱讀策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體現一個本課題理念——以讀代講。
環節與方式
內容與方法
設計意圖
(與傳統課的不同)
1、 聽記訓練
(聽記一句話,然后齊讀并訂正)
常常覺得愛很遙遠,讓我摸不到邊際;常常覺得愛很虛無,讓我感到很神秘。
①訓練學生聽的能力
②從聽記的這句話導入本單元主題
2、指名分段讀課文
《語文》
21、搭石
①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②老師引導說初讀印象:說到家鄉,劉章爺爺最難忘的是——
3、對課題質疑,提煉本課研究題
出示兩個研究題【預設】
1、什么是搭石?
2、普通的搭石為什么給作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①在學生先學情況下了解學生真實認知點,讓學習任務更具針對性和提高性
②每節課定一二個中心研究問題,突出本節課學習目標
4、師生合作讀文
《搭石》第一段
1、我問你讀:
師:鄉村中沒有搭石,人們怎樣生活?生:——
2、我加你讀:
師:山洪過后,人們出工勞動 生:——
師:人們收工回家 生:——
師:人們趕集購物 生:——
師:人們走親訪友 生:——
師:孩子上學讀書 生:——
師:孩子放學回家 生:——
師:老人外出看病 生:——
師:沒有搭石,人們生活非常 生:——。
師:這還是春夏季節,如果到了秋天,更不方便。于是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會做什么 生:——
師:這就是搭石。有了搭石,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不再生:——
師:搭石讓人們生活 師:——
①采用以讀代講方法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搭石以及搭石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②在讀文中適當補充內容,讓學生發揮想象,更好理解文本含義。
5、小組討論,朗讀匯報
【板書:搭石,構成家鄉一道風景】
為什么這普通的搭石也能構成家鄉的一道風景呢?這風景美在哪兒呢
?找出有關的句子,把它多讀幾遍。
鼓勵學生通過朗讀展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
6、師生合作讀文
1、【出示老人修整搭石一句】
我讀你加。體會關聯詞的作用。
我讀你補。感受老人心里活動
回讀總結。老人修整搭石這種一心為別人著想的心靈美,構成了——
2、【出示緊走搭石一段】
我問你讀。為什么要緊走搭石——為什么不能搶路不能止步——所以,每當……這是怎么的協調有序啊——
我讀你聽。六組扮演一行人走搭石,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一個緊跟一個,無人指揮卻井然有序,這就是——因為協調有序,走出的聲音是——這聲音——因為協調有序,走出的畫面是——這畫面——
回讀總結,緊走搭石,協調有序,景美人情更美,構成了——
3、【出示讓走搭石背人走搭石一段】
我讀你聽,你讀我聽。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如果遇上老人來走搭石——
我補你補。年輕人不會猶豫,因為——老人不會推讓,因為——過了河,年輕人想要老人道謝嗎,因為——老人也不會客氣,因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還有很多,假如孩子過搭石——,假如外鄉人背包過搭石——,假如婦女拎著籃子過搭石——這一道道風景,一幕幕動人的畫面構成——所以——
4、【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接著故鄉的小路,也聯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你讀我評。——方便了人們生活——這是一心為別人著想的美好情感,這是人與人互相關愛的情感。
我讀你評。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接著故鄉的小路,也聯接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搭石是——,鄉親們也是——。
①以讀代講,想象一幕幕體現人與人關愛的動人畫面,感受村民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真情。
②以讀代講,聯系上下文并聯系更多生活場景理解重點詞句,如“協調有序
”“理所當然”“風景”這些詞語,及兩個重點句。
③在一讀三嘆,循環反復的讀中體會主題情感。
7、學生自主閱讀
《新語文》43課《聲音的溫度》
自讀課文,畫出鄉親們為孩子做了什么?最打動你心的是哪個詞語?
雖然課前學生預習中讀了課文,課堂上再次帶出重點問題讓學生進行個性閱讀,個性閱讀越充分,合作學習越有效。
8、學生總結、想象、表達
①、在故事中,愛是_____________
在我的生活中,愛是______________
②、曾經覺得愛很遙遠,讓我摸不到邊際;
如今覺得________,讓我__________;
曾經覺得愛很虛無,讓我感到很神秘。
如今覺得________,讓我__________。
①從課文中發散開去,在自己生活中尋找愛的蹤跡。
②語言表達愛的真諦。從聽到讀,從讀到說,這是主題思想和語言訓練兩方面的小結與提升。
10、教師提出下節課學習要求
是啊,今天我們突然發現愛的蹤跡,她那么自然,那么真實的存在于我們身邊,這些愛就像火種,種下溫暖,長出感激;就像陽光,驅走嚴寒,帶來春意!這就是愛的力量。愛的力量有多巨大,多神奇?帶著這個問題,同學們課后閱讀《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給予是快樂的》兩篇課文吧。
“為什么要關愛他人”是對本節課“什么是愛”的深入研究。
六年級“藝術與生命”教學設計
內容與主題: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藝術與生命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型:單元導讀課 設計:王成友
設計意圖: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較強的閱讀能力。主題閱讀,要不同于常規教學,用幾個課時,只教教材上的一篇精讀課文遠遠不夠,許多有閱讀渴求的學生達不到應有的閱讀量,課堂教學也顯得單薄。本設計,主要是通過課堂上抓住重點來閱讀,落實方法,同時落實自主閱讀,遷移閱讀、比較閱讀,課內授法,課內閱讀,得法課內,得益課外,養成終生閱讀的習慣。
遵循原則:課內精讀課文抓住單元重點,以點帶面,以讀代講,閱讀積累在課堂完成,同時適當拓展延伸。
環節與方式
內容與方法
設計意圖
(與傳統課的不同)
1、理解導語,明主題之“要”
《課標版語文》六上導語: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藝術就在我們身邊。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畫,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藝品。有藝術的地方就有美。本組課文將帶你走進藝術的百花園,感受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學習內容)
學習本組課文,要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還要學習作者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如果有條件,可以通過閱讀和其他渠道更多地了解藝術。(學習方法)
讀后,通過批注的方式理解內容,明確方法。
明確學習本組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學習重點,其中“聯想和想象”是本組課文的重點。
2、抓住重點,指導批注。
1、把文中聯想和想象的語言用“﹏”畫出來,多讀幾遍,關鍵詞語用“△”標出來,想想這樣表達的好處。
2、教師舉例批注。
明確批注內容和方法,指導在實踐中練習批注。
3、學生自讀,實踐方法。
《新課標語文》六年上第八單元《月光曲》,重點品讀文中聯想和想象的部分,寫下感受。
給學生充分自讀的時間,在實踐中練習批注。
4、自由發言,個性解讀。
學生針對所讀重點語段,朗讀批注,倡導個性解讀。
讓學生在發言、傾聽的同時,達到相互交流、相互共鳴的目的。
5、以讀代講,訓練語感。
《月光曲》中的重點段落: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
(通過三遍不同方式的朗讀,達到欣賞、解讀、升華的目的。)
對學生進行語感練習:①體會作者用詞的豐富和巧妙。②領會語段傳達的畫面。(3)體會音樂傳達的情感。(4)體會想象的由來。
(授課教師準備課件)
6、簡介大師,拓展升華
結合視頻,理解名言:
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的人造福。啊,多么幸福的時刻!當我能接近這地步時,我該多么幸福! ——貝多芬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這絕對辦不到。
——貝多芬
了解貝多芬偉大的人格。
6、誦讀導語,入主題之“情”
《新語文主題閱讀》六年上第八單元的“單元導讀”
就在昨夜,
樹葉落了,
花瓣謝了,
在我的夢里,
他淡淡地去了,
卻留下一首歌、一幅畫、一個夢。那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昨日,
一段折翼斜飛的行程,
一場生命如歌的演繹。
(配樂朗讀,入情朗讀。)
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喚起學生對人物回憶,對主題的共鳴,從而加深對主題意旨的體悟。
7、布置閱讀,拓展內容。
自由選擇讀《新語文主題閱讀》六上第八單元同主題文章,讀后交流感受。
倡導學生用批注的方式自讀,不動筆墨不讀書。
“主題閱讀”課內落實閱讀量的飛躍,同時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得益彰,一個主題下統領多篇文章,充實學生的閱讀總量。
8、交流分享,相互激發。
學生就所讀文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說出自己的收獲,不求知識統一,力求自主創新。
達到讀書交流,相互激發和共享成果的目的。
六年級“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設計
內容與主題: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輕叩詩歌的大門(古詩篇)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型:以讀代講課型 設計:劉海龍
設計意圖:課堂提速,用一節課講授四首古詩,節約時間成本,為學生海量閱讀提供時間保證。
遵循原則:以教材要求為基本要求,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背誦,讀中積累。
環節與方式
內容與方法
設計意圖
1、古代詩歌交流
課內或者課外積累的古代詩歌
如:《靜夜思》《望廬山瀑布》等。
①借助學生已有的古詩來理解古代詩歌的含義。
2、學生自主讀
《新語文主題閱讀》六年上第六單元古代詩歌部分
《詩經·采薇》
《春夜喜雨》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天凈沙·秋》
通過自讀,檢驗未知的障礙,為了解古代詩歌的發展過程做好鋪墊。同時明確學習這四首古詩的基本要求。
3、讀懂《詩經·采薇》
力求背誦
《詩經·采薇》 (教材要求:讀懂)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通過關鍵詞語的對比讀,體會詩歌大致含義。
4、背誦《春夜喜雨》
小組合作
同桌檢驗
《春夜喜雨》 (教材要求:背誦)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分散聚合式”的背誦會讓學生背誦時間縮短,記憶效果變強。
5、通過意象回憶,了解《西江月·辛棄疾》大意。力求背誦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教材要求:理解)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借助“意象回憶法”強化學生的記憶理解能力。節約時間成本。
6、欣賞《天凈沙·秋》力求背誦
《天凈沙·秋》 (教材要求:欣賞)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借助“意象回憶法”強化學生的記憶理解能力。節約時間成本。
7、詩歌韻腳知多少。
這四首詩歌有什么不同?
借助“長、嚷、想、仿”概括古代詩歌的發展。
以《春夜喜雨》為例,了解古代詩歌的韻腳。
通過對古代詩歌的寫作技巧的簡單點撥,引發學生對古代詩歌的熱情。
五年級“近代中華”教學設計
內容與主題: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近代中華 教學時間:2課時 課型:主題讀寫課型 設計:劉俊祥
設計意圖:得閱讀者得天下,多讀書者會作文。本節課旨在通過讓學生自覺地閱讀課本中篇章、《新語文主題閱讀》文章、讀背《主題式經典誦讀》經典語段讓學生在閱讀中汲取習作方法,知主題之意,得主題之要,悟主題之魂,借助文字的力量讓學生從閱讀自能地走向習作。
遵循原則:圍繞主題,循序作文,分散難點,巧妙引導。
環節與方式
內容與方法
設計意圖
(與傳統課的不同)
1、近代中華屈辱史
1.師生談話:游覽過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走進圓明園。出示《圓明園的毀滅》中“圓明園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有……有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一段,通過幾次不同層次的重點批注式閱讀,讓學生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3.出示黑色日歷。1860年10月6日后圓明園的命運被改寫了,重點批注式閱讀:“從此,圓明園沒有了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沒有了……”
4.閱讀主題閱讀《東史郎日記一則》,師生交流讀后感受。
5.出示近代中華屈辱歷程。
6.學生完成片段一、二習作。
(方法:重點批注式閱讀)
①由課內延伸至主題閱讀,所有閱讀由主題串連起來,得法自然,得道其中。
②重點批注式閱讀,讓學生借助文字的力量升發情感,自由表達。
2、近代中華奮進史
7.出示林則徐、陳化成、秋瑾、吉鴻昌、夏明翰的名言(出自《主題式經典誦讀》)
8.閱讀聞一多《一句話》(出自《主題式經典誦讀》)
9.學生完成片段三習作。
(方法:教師講讀,學生自讀)
讓學生在一句句驚天地泣鬼神的話語里體會到近代中華奮進的足跡。
3、近代中華的勝利史
10.出示圖片和相關句子:當1945年9月2日,抗日戰爭宣布勝利之時;當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高聲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當1997年7月1日,離開母親懷抱一百年的香港回歸時;當1999年12月20日“七子之歌”在澳門上空響起時,我……
11.學生完成片段四習作。
(方法:音樂圖片造勢,升華情感)
讓學生借助圖片、音樂來感受近代中華的勝利史,并借機寫下自己的感受。
4、總結習作方法
12.出示相關表格,學生感知讀后感的寫法。片段一介紹文章的主要內容,片段二至四是自己的感悟,片段一略寫,片段二至四詳寫。
(方法:師生回顧與反思)
借助表格讓學生一下子明了讀后感的寫法,有卒章見底之勢。
5、升華主題
13.出示新語文主題閱讀單元導讀,師生齊誦。
(方法:師生齊誦)
通過再一次閱讀導讀,讓學生將主題留在心里,讓語言的魂魄成為學生心中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