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走向有深度的學習 |
執教內容: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楊氏之子》 執教教師:山東省肥城市實驗小學 邵運祺 |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
課前自主學習
借助《學習任務單》和教學微視頻,進行自主學習。
《學習任務單》中的課前任務如下:
(一)認真閱讀并了解《學習任務單》的全部內容和學習流程。
(二)初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正確,把讀不準的字進行標記,并借助工具書、上網搜索掃清文字障礙。試著給課文標上停頓線。
(三)仔細觀看微視頻《楊氏之子——朗讀指導》,并試著朗讀,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四)完成“在線檢測”。(注:題目主要是多音字的讀音、字詞的書寫等)
課始檢測,小組展示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楊氏之子》這篇課文。課前,同學們已經進行了自主學習。通過在線檢測,了解到大家對本課的字詞掌握得非常好。現在,我們來檢測一下大家朗讀課文的情況。哪個組愿意給大家朗讀課文?
(三組展示,組員一人讀一句)
組長:同學們認為我們組讀得怎么樣?
生:你們組注意了文言文的停頓,但缺點是沒有讀出課文的題目。
組長:謝謝你的提醒。我們加上題目再給大家讀一遍(組員齊讀)。
(五組展示,小組齊讀)
組長:“孔指以示兒曰”這句容易讀錯,請大家注意。“孔”和“兒”后面都要停頓。請大家跟我們一起讀一遍課文(全班齊讀)。
師:這兩個組都讀得非常流暢,獎勵他們一顆朗讀之星(教師在小組評價欄中給三組、五組加星)。
理解文意,交流展示
師:學習文言文只會讀不行,還要讀懂意思。現在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任務單的第二部分。
(小組討論。其中一個小組的討論過程如下)
組長:請你解釋一下第一句。
生1:在梁國有一戶姓楊人家的兒子,今年9歲,他非常聰明。
……
組長:請你解釋一下第三句。
生2:孩子端來一盤水果,其中有楊梅。
組長:你們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生3:應該是孩子為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
組長:這個“為設果”應該聯系上文來理解,解釋的時候要說完整……
師:大家討論得非常熱烈。哪個小組愿意給大家解讀課文,并說說你們用到了哪些讀懂課文的方法?
(一組匯報)
生1:我來解釋第一句。“楊氏子”的“氏”在這里是姓氏,“甚”是很、非常的意思,結合起來這一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梁國時期,有一個姓楊人家的兒子,他9歲,很聰明。
……
組長:我們組發現課文是圍繞第一句話中“甚聰惠”這三個字來寫的。
生2:我們組是通過查閱資料、看課文注釋等方法學習這篇課文的。
組長: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無人提問)那我提一個問題:“為設果”中的“為”,為什么讀四聲而不讀二聲?
生3:“為”有“給”的意思,楊氏子要把這個果盤給孔君平。
組長:對,“為”是給的意思,所以讀四聲。我們小組展示完畢,謝謝大家。
師:很好,你們小組提醒大家遇到多音字時,要根據語意判斷讀音,而且還找到了課文的中心詞“甚聰惠”。獎勵你們小組一顆會學習之星。
(四組匯報。組員逐句解釋,總結學習方法)
組長:請問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我覺得剛才那位同學的解釋不太準確。孔雀屬于鳥類,所以“禽”在這里解釋為“鳥”更合適。
組長:謝謝,我們會改正這個錯誤。我們組匯報完畢。
師: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看來,合作學習真的很重要。我們為四組加星。
分析對話,探究展示
師:既然大家已經理解了課文的內容,那么你認為楊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小組合作交流。其中一個小組的討論過程如下)
組長:咱們來討論一下楊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王春元,你覺得呢?
生1:我覺得孔君平在楊氏子的姓上做文章,拿他的姓和楊梅放在了一起,然后楊氏子看出了他的用意,用同樣的方法,由孔君平的孔想到了孔雀。
組長:張仲夏,你覺得呢?
生2:我覺得妙在楊氏子既回答了孔君平的問題,又不失禮貌。
生3:我覺得這個“應聲答曰”體現了楊氏子反應非常快。
組長:嗯,而且這里是用否定的句式來回答的。我們再來看一遍微視頻。
(學生用平板觀看微視頻,組內共同總結)
師:哪個組來展示你們的學習成果?
(六組匯報展示)
組長:孔君平問楊氏子“此是君家果”,他為什么要這樣問呢?
生1:因為梁國人都知道這個孩子很聰明,他想考驗考驗這個孩子。
組長:而楊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哪里呢?
生2:妙在如果說“孔雀是夫子家禽”的話未免有些生硬,在長輩面前還會失禮,而用“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就可以委婉地表達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么楊梅也不是我家的果。
組長:如果來訪的客人姓黃,該怎樣回答呢?
生3:可以說“未聞黃鸝是夫子家禽”或者“未聞黃桃是夫子家果”。
組長:大家對我們小組的匯報有什么意見或建議?
生4:我有一點想補充:楊氏子的回答其實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另外,“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句話是個否定句,你們可以提一下。
組長:謝謝!
師:緊扣文章中心進行探究,同學們的解答非常精彩!(為六組加星)
(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教師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并讓學生背誦課文)
總結學法,拓展閱讀
師:現在,同學們課前學習產生的困惑解決了嗎?你又有哪些想法與大家分享?
(小組內梳理總結)
師:請組長總結一下。
組長:通過討論,我們幫高曉攀同學解答了他的困惑,讓他知道了這里的“家禽”不是我們現在說的家禽,而指的是他家的鳥,所以讀的時候家和禽中間要停頓。我們組還總結了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第一是參考注釋,理解每個句子,再朗讀課文。第二是查閱資料,根據資料理解每個句子,這樣就能背誦課文了。
……
師:相信大家的建議一定能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課文。本文選自《世說新語》,里面還有許多這樣有趣的小故事。請每個組推選一個有趣的故事提交到在線討論平臺,與全班同學共享。(小組內交流推選,全班在線討論)
評價反饋,推送資源
師:這節課大家的表現都非常棒。現在,請打開電子書包,投出你神圣的一票,選出你認為表現最好的學習小組。
(學生投票評選,教師根據統計情況宣布評選結果,并結合小組課上得分情況進行總結評價)
師: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請同學們課下及時接收老師推送的下節課學習資源,并進行自主學習。
——— 點 評 ———
教師邵運祺的這節課是山東省肥城市推進翻轉課堂的代表作。短短幾十字的課文,在邵老師的巧妙設計和引導下,讓孩子真正實現了有深度的學習,體現了“翻轉”的魅力。
課前,邵運祺向學生提供了學習任務單和教學微視頻,供學生自主學習,為課堂上學生的深度學習打下了基礎。
課上,邵運祺所做的主要工作可以用兩個詞概括:一是點撥,二是概括。邵運祺設計了幾個核心問題,比如:你認為楊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這些巧妙的提問,讓學生從自主學習的淺表化互動走向了合作學習的深層次;每一次小組交流之后,邵運祺總會引導學生概括出學習方法,在學習內容的同時實現了對學習方法的指導。
當然,邵運祺不忘語文教學的核心——朗讀。以讀促研,讓孩子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實現了文本與個體的對話、個體與個體的互動。
綜上,邵運祺利用微視頻和學習任務單兩個“腳手架”,加之巧妙的引導和點撥,實現了“讓深度學習在課堂上真實發生”的課堂理想。
(山東省特級教師、山東省肥城市儀陽街道辦事處中心小學校長 紀成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