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2016年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國內新生兒出生率還是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我國新生嬰兒總數量是1723萬人。2018年約是1523萬人,比2017年整整減少了200萬人。2019年我國新生嬰兒總數量是1465萬人。今年比2018年又減少了58萬人。隨著"二孩嬰兒潮"的消退,到2020年,新生嬰兒出生的總人數,很可能還會驟減。于是,有專家建議,生養二胎補貼3萬,這樣可讓新生兒出生率重新回升。
其實,專家們的擔憂也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國雖然擁有14億人口,但是人口年齡結構嚴重失衡,90后的人口要遠低于70后、80后,而00后的出生人口又低于90后,國內出生人口越來越少,會造成兩大問題:一個是,中國將步入老齡化社會,社會的養老金將日趨嚴峻,照此下去,總有一天會入不敷出。另一方面,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年輕人口越來越少,會導致未來的中國經濟將像現在的日本那樣,陷入困境中。如果沒有足夠多的年輕人參加工作崗位,很多崗位由老年人堅持做下來,經濟增長將會停滯甚至長期衰退。
不過,我們認為,即使國家給生養二胎的家庭補貼3萬元,也很難促進人們再去生養二胎,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生二胎補三萬,肯定沒有多少人愿意再生孩子。因為現在生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太高,有人估計從嬰兒培養到大學畢業,家庭至少要多掏出四五十萬,這對普通家庭是巨大的負擔。而三萬元對于一個孩子的生養成本簡直是杯水車薪,九牛一毛,根本沒有什么誘惑力。國內人口總數量減少是必然的趨勢。
第二,中國自1979年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計劃生育政策早已經深入人心,“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樹!”等計劃生育標語口號,至今還言猶在耳、歷歷在目;“少生優生,快樂一生”的生育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思想觀念一旦定型,要想再次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很多城市家庭都只準備生一個孩子后就不再生了。更何況,現在放開二胎政策也太遲了,想生孩子的60、70后女性,早已經過了生育孩子的最佳年齡,即使國家給錢鼓勵生二胎,也無法再生孩子了。
第三,生二胎是綜合實力的比拼,并不是補貼3萬元就可以的。除了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外,還要較好的居住、教育、醫療環境,還要有時間來養育,或者當全職媽媽,或者交由雙方父母來照顧。而那些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差的家庭,能生一個娃就不錯了,根本沒精力,也沒這個條件生養二胎。其實,在中國生養二胎、三胎是要有一定綜合實力的,不是補貼3萬元就能讓全民生二胎的。現在只能讓那些有能力生的家庭去生,多數家庭不具備生二胎這樣的實力。
第四,現代年輕人的生育觀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的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早已經失去了市場。現在的許多年輕人即使結婚了,也不愿意生孩子,選擇做丁克家庭,快樂瀟灑享受人生。與此同時,很多職場女性,為了保住自己的職位,在生一胎時就放棄休產假,提前快速到崗上班,她們對生二胎的事情,早也已經不去想了,因為夫妻雙方工作都很忙,二胎也無時間來照顧到。
受到國內人口出生率下滑的影響,專家呼吁養二胎補貼3萬元。但是我們認為,靠補貼鼓勵人們生二胎的起不了什么特別大的效果。如果真的想鼓勵婦女們生養二胎,就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生育環境,解決生育家庭的一些后顧之憂,只有政府鼓勵、社會支持,家庭響應才能提高二胎的出生率。從目前情況看,國內應該是放開多孩的生育政策,讓愿意生養孩子的家庭去生養,不愿生養二胎的家庭可以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