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林采宜曾表示:“目前的中國房地產正站在珠穆朗瑪峰,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沒有‘高處’了”。可能這句話對普通人來講,不會有什么深刻體會。但是對于涉足房地產30年的王健林來講,肯定是深有感觸。
由王健林掌舵的萬達集團官方微信在今天宣布:萬達徹底告別了房地產!今年64歲的王健林走到今天這一步,可能他之前也不會想到。因為早在2016年,王健林就登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資料顯示,在2017年8月份之前,王健林的財富超過350億美元,萬達的總資產超過8000億元。
但是好景不長,到了2017年下半年,時局急轉直下。原來,王健林志在必得的馬拉西亞大馬城項目失勢。因為國家對境外融資加強監管,王健林不得不把之前在海外砸下重金的旅游、影視項目低價拋售,于是便造成了賬面上的嚴重虧損。
后來王健林曾公開表示,萬達當前負債4000億,一時間,王健林便由之前的首富變成了首負。為了償還投資損失,王健林走上了拋售名下重資產的道路。2017年7月份,萬達集團把上面提到的13個萬達城項目的91%權益以438.44億的價格出讓給了孫宏斌控股的融創中國。
到了2018年10月29日晚,萬達、融創中國雙雙發布公告,確認13座萬達城的設計、建設和管理權被萬達集團甩賣給融創中國,而融創中國為此要花費62.81億元。而就在今年的2月12日,蘇寧集團掌門人張近東宣布,蘇寧易購正式收購萬達百貨37家門店。對此外界傳聞,這次蘇寧集團收購萬達百貨的價格不會超過80億。
顯然,王健林目前在不斷拋售萬達酒店、萬達廣場,以及萬達百貨門店等項目,就是為了“去地產化”。可能有人會問,曾經擁有200多個萬達廣場、十幾個萬達城、80多家五星酒店、全球1300多家影院的王健林,現在又突然告別房地產,究竟是為啥啊?從2016年的中國首富,到今天也僅僅只用了三年時間,王健林為啥要放棄自己干了幾十年的老本行呢?
首先,王健林由幾年前的資本擴張,到現在的拼命收縮陣地。王健林已把自己名下的不賺錢的資產都變賣掉了。比如,近年來,王健林造了不少萬達廣場,開了不少萬達百貨的門店,但是這些投資下去的實體,因受到網上電商平臺的沖擊,都不能帶來良好的投資回報,反而在吞噬萬達集團的流動性。
在這種情況下,王健林出售萬達百貨、萬達廣場是正確的。在王健林看來,不賺錢的資產放在那邊與其讓它不斷虧損下去,不如及時止血甩賣,起碼現在還有融創孫宏斌、蘇寧張近東來接盤,要是過幾年,可能就沒有接盤了。而對于蘇寧的張近東來講,蘇寧集團要搞家電O2O不僅線上要做足銷售,線下也要有門店支撐。于是,張近東與王健林一個要進入商業地產,一個要退出,一拍即合。
再者,王健林現在不想“輕資產”都不行了,現在萬達集團至少欠了2000多億外債,而這些外債都是萬達集團在巔峰時期拼命項目擴張時所留下的。如今債務都要集中到期,而萬達新轉型的娛樂、旅游、體育等各個領域的項目才剛剛起步,無法給總公司——萬達集團提供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在這種情況下,王健林變賣房地產項目就是為了降低負債率,償還所欠債務的必由之路。
最后,萬達現在要由自己原來干了幾十年老本行——房地產逐步轉向“文旅產業”、“金融產業”、“體育產業”、“娛樂產業”。因為,在王健林看來,房地產要受到政策打壓,而他現在轉型的投資領域,政策不僅不會打壓他,而且還會支持他的發展。現在萬達轉型能否成功,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中國的娛樂、旅游、金融、體育等領域正在逢勃發展,對于轉型中的萬達也應該算是指明了方向。
王健林宣布萬達徹底告別房地產,這話有點言重了,萬達本來就是重資產起家。但是王健林要盡可能的減輕房地產在集團中所占的比重。未來萬達集團將向更多、更廣闊的領域去發展。將來王健林不可能完全退出房地產業,最多是由別人出錢,萬達替人家選擇好地段,去幫人家做房地產開發項目,完工后移交,自己不再做房地產開發投資了,這樣輕資產的萬達可能會發展得更好、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