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證八太陽十二:太陽病,外證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桂枝湯主之?!?4】【辨108】)
原文此條,為什么“解外”之治,是“宜桂枝湯”?這是因為此條的情景設定。此條的設定是,有太陽病,同時有“可下”之證,只是因為當時尚有外證未解,所以必須先解其外證。那么,什么是“可下”之證呢?是陽明腑證。而陽明腑證,必定已見汗出,而不再有“脈浮緊”“汗不出”之桂枝湯忌用證;相反,汗出而仍然有惡風或惡寒之表證(外證),恰恰就是桂枝湯證,所以稱“宜桂枝湯”。
實際上,此條與《傷寒論》第45條(太陽五十六):“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的情景設定是一樣的,均為內有陽明腑證,而外有桂枝湯證[1]。亦正因此,前人將兩條緊挨在一起列為第44、第45條。但是,先生以第45條乃因“先發汗不解”,為太陽壞病而歸入壞病章,亦有道理。
[1]《傷寒懸解·卷四·太陽經中篇·太陽壞病入陽明桂枝證一·太陽五十六》:“此太陽表證未罷,而內有腑證,固當下也。然必外解,而后可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