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禹余糧湯證七太陽百二十九: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糧湯主之。復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159】【辨160】)
此條又一個小小的疑點是“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丸雖然只是“理中焦”,但起碼是溫中寒之藥,為什么會導致“利益甚”?
理中丸中含人參、白術、甘草、干姜。甘草性緩,俗醫認為中滿與嘔家忌甘草,即是慮其不利于中焦樞機運轉。雖先生不認同此說,但是,白術有“滯、壅、閉”之弊,此于《長沙藥解·白術·理中丸》條中,先生已經明示矣。也就是說,理中丸治此證,主要是白術的影響較大。
這個道理與“太陽一百七”(《傷寒論》第61條的干姜附子證的道理是一致的。吾于該條注為:“凡物,盛有盛時之氣象和需要,衰有衰時之景況和需要。物雖一而盛衰之形與需不一。如長跑之人,體力下降但未至衰極者,得外力推動,可以跑快些;若體力已至衰極,再用外力推動,則將速其死矣。人雖同,外力或助跑或致死則不同,以其體力盛時之所需,與其體力衰時之所需不同故也。”
程郊倩先生于此條稱,“蓋谷道宜塞,水道宜通。先塞后通,下焦之次序,更不可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