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結束,回歸幼兒教育本真
——聽賀國卿報告有感
大荔縣崇業幼兒園 常蘭芳
3月1日晚上七點半,大家準時相約在教育公益課堂,由全國知名教育培訓專家,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團隊成員賀國卿校長為我們帶來《疫情在當下,教育向未來!---疫情結束后,校長如何謀劃學校新發展》公益直播,這是一場非常及時的直播,疫情結束后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教育,對教育帶來的深遠影響,在疫情過后,作為管理者,園長應該有何為?下面結合本園實際談以下幾點感觸:
一、園長要明確自己管理者的角色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園長對幼兒園有決定作用,因為她不僅是幼兒園的最高領導者和決策者,更是一個幼兒園的構造者和發展者。園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影響全園、影響教師、影響幼兒,甚至影響家長......
在疫情過后園長不能沒有目標和計劃,而是要做好幼兒園的“主心骨”、“領路人”,充分利用各種學習工具和技巧,推動家園合作。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園要繼續倡導親子閱讀、加強家園溝通,通過微信公眾定期向家長推薦陪伴的理念和策略讓家長做到有質量的陪伴。期間,共同注重孩子的成長發展,鼓勵老師在空余時間不斷充電,提升自身專業性。
二、園長要樹立創新的管理觀
作為園長,必須要高瞻遠矚,用發展的眼光對現代幼兒園的教育審時度勢,特別是疫情過后,之前陳舊的管理策略,或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園長必須要把握時代的脈搏,善于分析和整合各方面的信息,準確而周全地做出判斷、確定目標,保證決策的正確性和先行性。
在疫情期間,老師、孩子和家長的正常生活作息肯定會被打亂,此時園長在安排和管理幼兒園工作的時候,就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使家長和老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保教處通過教研組研討教師如何準備新學期的教學工作,通過班級活動開展讓幼兒開學后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需要配合園所做哪些工作,分擔哪些任務,幼兒教師如何盡快掌握網絡信息化教學技能,這都是要提前未雨綢繆,做好規劃。
所以說創新就是來源于以往的經驗,是用艱辛與智慧總結出來的方法,它未必讓人勝券在握,但往往行之有效。
三、園長面對突發情況要學會思考
蘇霍姆林斯基說,“園長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p>
教育思想是辦學的靈魂,教育質量是辦學的生命,幼兒園管理是辦學的關鍵。今天賀校長提到教育要回到教育的樣子,學校要回到學校的樣子,回顧前一段時間有的幼兒園也跟著轟轟烈烈錄播課程和網上打卡,而忽略了幼兒的健康,我們應該引起足夠的思考,教育去功利化,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找準辦園定位是我們作為園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幼兒教育就是要讓孩子快樂,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得到有效的發展。因此,園長必須要多聽、多看、多思考,然后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的:“真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大荔縣教育局干部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