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治的歷史笑話
二年(乙丑、665)
春,正月,丁卯,吐蕃遣使者入見,請恢復與吐谷渾的關系并和親,求赤水地畜牧,皇上不同意。
二月,壬午,車駕發京師;丁酉,至合璧宮。
皇上談到隋煬帝,對侍臣說:“煬帝拒諫而亡,朕常以為戒,虛心求諫;而竟然無勸諫的人,為何﹖”
(李積也就是徐茂公,這是李世民給他治留下的一個支撐,可惜李世民也有老糊涂的時候,李治這種軟弱的人,誰還有勸諫的意義,長孫無忌一家因他而亡,勸諫的哪有能活下來的,只有李積迎逢的人能有空間。)
三月,甲寅,任命兼司戎太常伯姜恪同東西臺三品。姜恪是姜寶誼的兒子。
辛未,東都乾元殿成。閏月,壬申朔,車駕至東都。
疏勒弓月引吐蕃侵犯于闐,敕西州都督崔知辯、左武將軍曹繼叔將兵救援。
夏,四月,戊辰,左侍極陸敦信檢校右相;西臺侍郎孫處約、太子右中護、檢校西臺侍郎樂彥瑋并罷政事。
秘閣郎中李淳風因傅仁均戊寅歷推步浸疏,于是增損劉焯皇極歷,改撰麟德歷;五月,辛卯,下發施行。
(李淳風是武剛天的班底。)
秋,七月,己丑,兗州都督鄧康王李元裕薨。
皇上命熊津都尉扶余隆與新羅王金法敏釋去舊忌;
八月,壬子,同盟于熊津城。劉仁軌以新羅、百濟、耽羅、倭國使者浮海西還,會祠泰山,高麗亦遣太子高福男來侍祠。
(李治這種皇帝在歷史上也是極少的笑話,這種情況下,他竟然還要裝著要底下的人勸諫,李積應付他的那段話,歷史書上記載下來就像是對他最無情的嘲諷。)
2、武則天要祭泰山
冬,十月, 癸丑,皇后上表稱:“封禪舊儀,祭皇地只,太后昭配,而令公卿行事,禮有未安,至日,妾請帥內外命婦奠獻?!?/span>
下詔:“禪社首以皇后為亞獻,越國太妃燕氏為終獻?!?/span>
壬戌,下詔:“封禪壇所設上帝、后土位,先用笹秸、陶匏等,并宜改用茵褥、罍爵,其諸郊祀亦宜準此。”又下詔:“自今郊廟享宴,文舞用功成慶善之樂,武舞用神功破陳之樂?!?/span>
丙寅,皇上從東都出發,從駕文武儀仗,數百里不絕。列營置幕,彌亙原野。東自高麗,西至波斯、烏長諸國,朝會的人,各帥其屬扈從,穹廬毳幕,牛羊駝馬,填咽道路。這時每年豐稔,米斗至五錢,麥、豆不列于市。
十一月,戊子,皇上至濮陽,竇德玄騎從。皇上問:“濮陽稱為帝丘,為何﹖”
竇德玄不能對答,許敬宗自后面躍馬向前說:“當年顓頊居此,所以稱為帝丘。”皇上稱贊說不錯。許敬宗退,對人說:“大臣不可以無學;我見德玄不能對,心里實有羞恥?!?/span>
竇德玄聽聞后說:“人各有能有不能,我不強行對答以自己不知,此我所能。”
李積說:“許敬宗多聞,信美;竇德玄的話也很好?!?/span>
壽張人張公藝九世同居,齊、隋、唐皆旌表其門?;噬辖涍^壽張,幸臨其宅,問所以能共居的緣故,張公藝書寫“忍”字百余以進?;噬戏Q贊他,賜以縑帛。
十二月,丙午,車駕至齊州,留十日。丙辰,出發自靈巖頓,至泰山下,有司于山南為圓壇,山上為登封壇,社首山上為降禪方壇。
乾封元年(丙寅、666)
春,正月,戊辰朔,皇上祀昊天上帝于泰山南。己巳,登泰山,封玉牒,上帝冊藏以玉匱,配帝冊藏以金匱,皆纏以金繩,封以金泥,印以玉璽,藏以石宮。庚午,降禪于社首,祭皇地只?;噬铣醌I畢,執事者皆趨下?;抡邎提。屎笊龎瘉啱I,帷帟皆以錦繡制作; 酌酒,實俎豆,登歌,皆用宮人。壬申,皇上御朝覲壇,受朝賀;赦天 下,改元。文武官三品已上賜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階。先是階無泛加,皆以勞考敘,進至五品三品,并且奏取進止,至是開始有泛階;等到末年,穿著緋色衣服的人滿朝都是。
(這就是底下的大臣一定要封禪的原因之一。)
為時大赦,惟有長流人不聽還,李義府憂憤發病卒。自李義府流竄,朝士日憂其再入內,等聽聞其卒,眾人心才安。
丙戌,車駕發泰山;辛卯,至曲阜,贈孔子太師,以少牢致祭。癸未,至亳州,謁老君廟,上尊號稱為太上玄元皇帝。丁丑,至東都,留六日;甲申,幸合璧宮;夏,四月,甲辰,至京師,謁太廟。
庚戌,左侍極兼檢校右相陸敦信以老疾辭職,拜大司成,兼左侍極,罷政事。
五月,庚寅,鑄乾封泉寶錢,一當十,等期年盡廢舊錢。
(李治封禪,幫武則天樹立了威信,給了朝臣濫賞,而對國家百害無一益。)
3、高麗內戰
高麗泉蓋蘇文卒,長子男生代為莫離支,初知國政,出巡諸城,使其弟男建、男產知留后事。有人對二弟說:“男生不喜歡二弟之逼,心里想要除你,不如先為計。”
二弟一開始不相信。又有人告男生說:“二弟擔心兄長還奪其權,想要拒兄長不納?!蹦猩抵星才伤H往平壤探情報,二弟收捕,抓得他,于是以王命召男生。男生懼,不敢歸;男建自為莫離支,發兵討伐。男生走保別城,命其兒子獻誠到京城求救。
六月,壬寅,以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將兵救他;任命獻誠為右武衛將軍,使為鄉導。再任命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同討高麗。
秋,七月,乙丑朔,徙遷殷王李旭輪為豫王。
4、劉仁軌矯枉過正
任命大司憲兼檢校太子左中護劉仁軌為右相。
當初,劉仁軌為給事中,按畢正義的事,李義府怨恨他,出他為青州刺史。正好征討百濟,劉仁軌當浮海運糧,天時不可行,李義府督促他,遭風失船,丁夫溺死甚眾,命監察御史袁異式前往鞫查。李義府對袁異式說:“君能辦事,不憂無官?!?/span>
袁異式至,對劉仁軌說:“君與朝廷何人為仇,宜早自為計?!?/span>
劉仁軌說:“劉仁軌當官不職,國有常刑,公以法擊斃我,無所逃命。若使遽自引決以快仇人,竊所未甘!”于是具獄以上聞。袁異式將出行,自掣其鎖。劉仁軌的事上報后,李義府進言于皇上說:“不斬劉仁軌,無以謝百姓?!?/span>
舍人源直心說:“海風暴起,非人力所及?!被噬嫌谑敲?,以白衣從軍自效。李義府又暗示劉仁愿讓他害死劉仁軌,劉仁愿不忍殺。等劉仁軌為大司憲,袁異式內心懼怕,魏不自安,劉仁軌瀝觴告訴他說:“劉仁軌若念疇昔之事,有如此觴!”
劉仁軌既知政事,袁異式不久遷詹事丞;這時論紛然;劉仁軌聽聞后,立即推薦為司元大夫。監察御史杜易簡對人說:“這就是所謂矯枉過正!”
八月,辛丑,司元太常伯兼檢校左相竇德玄薨。
5、武則天滅武家眾兄弟
初,武士護娶相里氏,生男武元慶、武元爽;又娶楊氏,生三女,老大嫁越王府法曹賀蘭越石,老二是皇后,老三嫁郭孝慎。武士彠卒,武元慶、武元爽及武士護兄長兒子武惟良、武懷運皆不禮于楊氏,楊氏深為不滿。
賀蘭越石、郭孝慎及郭孝慎妻全都早卒,賀蘭越石妻生賀蘭敏之及一女寡。皇后既立,楊氏號榮國夫人,賀蘭越石妻號韓國夫人,武惟良自始州長史超遷司衛少卿,武懷運自瀛州長史遷淄州刺史,武元慶自右衛郎將為宗正少卿,武元爽自安州戶曹累遷少府少監。
榮國夫人曾置酒,對武惟良等人說:“還記得過去的事么﹖今日之榮貴復何如﹖”
這些人對答說:“武惟良等人幸以功臣子弟,早登宦籍,揣分量才,不求貴達,怎么會想到因皇后之故,曲荷朝恩,夙夜憂懼,不為榮。”
榮國夫人不悅?;屎笥谑巧鲜?,請出武惟良等人為遠州刺史,外示謙抑,內心其實厭惡他們。于是任命武惟良檢校始州刺史,武元慶為龍州刺史,武元爽為濠州刺史。武元慶至州,以憂而卒。武元爽坐事流振州而死。
韓國夫人及其女兒因為皇后緣故出入禁中,皆得幸于皇上。韓國夫人不久卒,其女兒賜號魏國夫人。皇上想要讓魏國為內職,心難向皇后說而未決,皇后厭惡這事。正武惟良、武懷運與諸州刺史到泰山朝覲,從至京師,武惟良等人獻食。皇后秘密置毒醢中,讓魏國夫人吃,暴卒,借機歸罪于武惟良、武懷運,丁未,誅殺兩人,改其姓為蝮氏。武懷運兄長武懷亮早卒,其妻善氏尤不禮于榮國夫人,坐武惟良等人沒入掖庭,榮國夫人令皇后以他事朿棘鞭之,肉盡見骨而死。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小人和女人都不能得罪。)
6、李積最后的戰功
九月,龐同善大破高麗兵,泉男生帥眾與龐同善合兵。下詔任命泉男生為特進、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封玄菟郡公。
戊子,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廣平宣公劉祥道薨,兒子劉齊賢繼嗣。劉齊賢為人方正,皇上特別看重他,任命為晉州司馬。將軍史興宗曾跟從皇上獵苑中,借機進言晉州產佳鷂,劉齊賢如今為司馬,請命他捕捉?;噬险f:“劉齊賢豈捕鷂的人!卿何以此對待他!”
冬,十二月,己酉,任命李積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任命司列少常伯安陸郝處俊為副將,以攻擊高麗。龐同善、契苾何力并為遼東道行軍副大總管兼安撫大使如故;其水陸諸軍總管并運糧使竇義積、獨孤卿云、郭待封等,并受李積處分。河北諸州租賦全部到遼東給軍用。郭待封是郭孝恪的兒子。
李積想要與其女婿京兆杜懷恭一起出行,以求功效。杜懷恭辭以貧,李積贊助他;再推辭說無奴馬,李積又贍濟他。杜懷恭辭窮,于是亡匿岐陽山中,對人說:“公想要以我立法。”李積聽聞后,流涕說:“杜郎疏放,此可能會有?!庇谑峭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