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羽逞其勇,敢于同時得罪孫權,又得罪曹操;
公知自認為能說會道,可以混亂視聽,所以不停逞其口舌之利;
郭美美不停炫自己的美色與奢侈品;
人性的弱點,總要讓別人對自己的刮目相看才覺得存在有意義。正因為如此而失去本心,所做的事,一開始就決定了失敗。
曹植在不停地展示自己才情,寫文章讓人驚嘆,卻不如曹丕哭紅的雙眼來得更真。
王陽明要撥本塞源,就是想要讓人回歸于自己,回歸心的光明。然而這是人類與自己斗爭最難的事,幾年,破除自己束縛的人就沒有幾個。
建安二十一年丙申,公元216年
春,二月,魏公曹操還鄴城。
夏,五月,進魏公曹操爵為魏王。
當初,中尉崔琰舉薦巨鹿人楊訓給曹操,曹操以禮辟之。等曹操進爵,楊訓發表稱頌功德。有人笑楊訓希世浮偽,說崔琰為失所舉。崔琰從楊訓那里取表草來看,與楊訓書說:"看了這表,這是好事。時乎,時乎!總會有變時。"
崔琰本意譏諷議論的人好譴呵而不尋情理,當時有與崔琰一向不和的人,上報說崔琰"傲世怨謗,意指不遜",曹操大怒,收捕崔琰交付大獄,將崔琰頭發剃光去做苦力。
前面說崔琰的人再次報告說:"崔琰在服徒里,對賓客虬須直視,就是有所瞋。"于是曹操賜崔琰死刑。
注:一切世事都會變化,時勢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疫情之后,全國的電子化普及率大幅提升,發票的電子化,辦公文件的電子化,導致順豐這樣的大公司失去了巨大的剛需客件,順豐也遇遇了一個季度巨大的虧損。很多人說是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電商綁定的快遞物流公司將其打敗,實質不是,是時勢的變化。
崔琰認為天下時勢已從劉氏轉為曹氏,這就是變化,楊訓寫文章稱頌曹操就是會當有變時,順應變化的一種。
尚書仆射毛玠傷心崔琰無辜,心里不悅。這些人再次報告說毛玠怨謗,曹操收捕毛玠交付大獄,侍中桓階、和洽皆出面幫毛玠陳述理由,曹操一概不聽。毛階請求查清真實情況。
魏王說:"言事者報告,毛玠不但誹謗我,還想要為崔琰觖望。這就是拋棄了君臣恩義,妄為死友怨嘆,殆不可忍。"
和洽說:"如言事者言,毛玠罪過深重,非天地所覆載。臣并非敢曲理毛玠以枉大倫,以毛玠歷年荷寵,剛直忠公,為眾人所忌憚,不宜有此事。然而人情難保,要宜考毛玠,兩驗其實。如今圣恩不忍致之于理,更使曲直之分不明。"
曹操說:"所以不對質拷問,要兩全毛玠以及報告這件事的人。"
和洽對答說:"毛玠信有謗主之言,當肆之市朝;若毛玠無此言,說事的人加誣大臣以誤主聽,不加檢覈,臣竊不安。
曹操于是不再窮治,毛玠則被免官爵黜,終于家中。這時西曹掾沛國人丁儀用事,毛玠這次獲罪,丁儀是暗中出力的人;群臣都畏懼丁儀,為之側目。尚書仆射何夔及東曹屬東莞人徐弈這兩是僅有的不事奉丁儀的人,丁儀誣諂徐弈,將其外放為魏郡太守,有賴桓階左右周旋而得免。尚書傅選對何夔說:"丁儀已害毛玠,你最好稍微禮讓一些。"
何夔說:"做不義的事,足以害其自身,怎么能害人!而且懷奸佞之心,立于明朝,其得長久嗎!"崔琰的堂弟崔林,曾與陳群共論冀州人士,稱崔琰為首,陳群以智不能存身貶之。
崔林說:"大丈夫做事常有意外,即如卿等諸人,良足貴嗎?
注:法家一向對言論的寬容度都不高,曹操如果統一天下,焚書坑儒發生的概率較高。
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代郡烏桓三大人皆自稱單于,恃力驕恣,太守不能治。魏王曹操以丞相倉曹屬裴潛為太守,打算授以精兵。裴潛說:"單于自知放橫日久,如今帶很多兵將前往,必然懼怕而拒止入境,少帶兵則不會害怕,應該用計謀圖之。"于是單車到郡,單于驚喜。裴潛撫以恩威,單于們全都臣服。
最初,南匈奴久居塞內,與漢民大至相同而不上交貢賦。議政的官員擔心其戶口滋蔓,浸難禁制,應該予先加以防備。秋,七月,南單于呼廚泉入朝于魏,魏王曹操借機留下單于在鄴城,讓右賢王以卑職監其國。單于每年供給綿、絹、錢、谷如列侯,子孫傳襲其號。分其眾為五部,各立匈奴的貴人為帥,選漢人為司馬以監督他們。
注:有點類似于推恩令。
八月,魏王任大理人鐘繇為相國。
冬,十月,魏王曹操整治兵馬攻擊孫權;十一月,曹操至譙縣。
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217年
春,正月,魏王曹操的大軍到居巢,孫權保濡須,二月,曹操進攻。
當初,右護軍蔣欽屯駐宣城,蕪湖縣令徐盛收捕蔣欽的屯駐官吏,上表斬之。等孫權在濡須,蔣欽與呂蒙持諸軍節度,蔣欽每稱徐盛之善。孫權問之,蔣欽說:"徐盛忠而勤強,有膽略器用,是優秀的萬人都督。如今大事未定,臣當助國求才,豈敢挾私恨以蔽賢!"孫權稱善。三月,曹操引軍還,留伏波將軍夏侯惇都督曹仁、張遼等二十六軍屯居巢。
孫權命令都尉徐詳到曹操那里請降,曹操報使修好,相互立誓約要重結婚姻。
注:曹操進攻孫權多次,沒有進展,孫權同樣也攻不曹操,兩家接受了這個現實。
孫權留平虜將軍周泰督濡須;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以周泰出身寒門,不服。孫權會諸將,大為酣樂,命周泰解衣,孫權手自指其創痕,問是什么原因留下的,周泰則記過去戰斗處以對答。
指認完畢,孫權讓周泰穿上衣服;孫權握著周泰的臂膀流涕說:"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怎么不能待卿如骨肉之恩,委任卿擔當兵馬之重?"坐罷,住駕,使周泰帶兵馬在路上跟從,鳴鼓角作鼓吹而出。于是徐盛等人才服從管束。
注:孫權用人很有章法,他啟用出身貧寒的人擔任大任,并且讓其借助自己的勢力而得用權,這些人就克制了那些世家子弟,而且這個新勢力完全依靠孫權才得存在,所以也不用擔心其有二心。
夏,四月,讓魏王曹操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六月,魏國以軍師華歆為御史大夫。
冬,十月,命魏王曹操冠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魏任命五官中郎將曹丕為太子。
最初,魏王曹操娶丁夫人,無子;再納妾劉氏,生大兒子曹昂;妾卞氏生了四個兒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魏王讓丁夫人為母繼養曹昂。曹昂死于穰城,丁夫人哭泣無節,曹操怒而廢出,讓卞氏為繼室。曹植性情機警,多藝能,才藻敏贍,曹操心愛他。
曹操想要以女兒嫁給丁儀,曹丕認為丁儀目眇(眼睛不好),勸諫制止了。丁儀于是埋怨曹丕,與自己弟弟黃門侍郎丁廙及丞相主簿楊修,數次稱臨菑侯曹植有才,勸曹操立曹植為嗣。楊修,楊彪的兒子。曹操以信函密訪于外間,尚書崔琰露板答說:"《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上五官將曹丕仁孝聰明,宜承正統,崔琰以死守。"
曹植,崔琰兄長的女婿。
尚書仆射毛玠說:"近的有袁紹因為嫡庶不分,覆宗滅國。廢立大事,不應該這樣四處聽別人的意見。"
東曹掾邢颙說:"以庶子代宗室,先世之戒,愿殿下深察之。"曹丕派人向太中大夫賈詡討教自固之術。
賈詡說:"愿將軍恢崇德度,躬素士之業,朝夕孜孜,不違子道,如此而已。"
曹丕聽從,深自砥礪。它日,曹操屏退跟從的人問賈詡繼承的事,賈詡嘿然不對。曹操說:"與卿言,而不答,為何?"
賈詡說:"屬下有所思,故不能立即對答。"
曹操說:"何思?"
賈詡說:"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曹操大笑。
曹操曾出征,曹丕、曹植一起送到路側,曹植稱述功德,發言有章,左右矚目,曹操亦喜悅。曹丕卻悵然自失,濟陰吳質耳語說:"魏王當出行,流涕即可。"
等辭別,曹丕涕泣而拜,曹操及左右全都歔欷,于是皆以曹植多華辭而誠心不及曹丕。曹植既任性而行,不自雕飾,五官將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一起為曹丕說好話,于是定為太子。
左右長御賀卞夫人說:"將軍拜太子,天下莫不喜,夫人當傾府藏以賞賜。"
夫人說:"大王自認為曹丕年大,故用為嗣。我但當以免無教導之過為幸,亦何為當重賜遺呢?"長御還報,將卞夫人說的話告訴曹操,曹操喜悅,說:"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故最為難。"
太子曹丕抱著議郎辛毗的脖頸說:"辛君知我喜不?"
辛毗把這件事告訴其女辛憲英,辛憲英嘆息說:"太子,代君主宗廟、社稷的人。代君,不可以不悲戚;主國,不可以不憂懼。宜戚宜懼,而現在太子反以為喜,何以能久!魏國將不會昌盛!"
過了很久,臨菑侯曹植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曹操大怒,公車令被判死刑。由于這件事加重諸侯科禁,而曹植寵愛日衰。曹植的妻子穿著繡花衣裳,曹操登臺望見,以違制命,還家賜死。
注:曹操總結了袁紹和劉表等人的不足,在選繼承人這件事上費了一些心思。
而曹植和曹丕是兩種性情,這個案例是個樣本,值得研究。
曹植有才,而曹丕克制,曹植某種意義上就是曹丕的磨刀石,沒有曹植,曹丕就不夠克制。
一個組織的領導,才藝過多,有害無益,這也是后來張居正不讓萬歷練書法和原因。曹植有才情,做事就放蕩,總想要表達自己的才情高,展示自己,不斷要表達,以贏得別人的贊揚。
反而沒有才情的人不需要這些東西來滿足自尊,卻能抓住事情的本質,看準問題的根源。
曹家兄弟,選繼承人,曹丕比曹植更勝任。
戲子多情卻少理性,容易被激情所誤。
法正勸劉備說:"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借這個勢頭來圖謀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必將內有憂逼的緣故。如今計算夏侯淵、張郃的才略,不勝國之將帥,舉軍眾前往征討,必可克敵而勝。克之之日,廣農積谷,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劉備善其策,于是率諸將進兵漢中,遣張飛、馬超、吳蘭等人屯下辨。魏王曹操遣都護將軍曹洪領拒戰。
魯肅卒,孫權任命從事中郎彭城人嚴畯代魯肅,督兵萬人鎮陸口。眾人皆為嚴畯高興,嚴畯固辭以"樸素書生,不閑軍事",發言懇惻,至于流涕。孫權于是以左護軍虎威將軍呂蒙兼漢昌太守以代魯肅。眾人贊賞嚴畯能以實讓賢。
注:孫權為什么一開始不用呂蒙,說明孫權有維持孫劉聯盟的初心,呂蒙這些人看不起劉備,常懷有攻取荊州的想法。
定威校尉吳郡人陸遜對孫權說:"如今克敵寧亂,非眾不濟;而山寇舊惡,依阻深地。這是腹心未平,難以圖遠,可擴大部伍,取其精銳。"孫權聽從,任命陸遜為帳下右都督。正好丹楊賊帥費棧作亂,扇動山越。孫權命陸遜討費棧,擊破之。于是選部伍于東三郡,強者為兵,羸者補戶,得精卒數萬人。宿惡蕩除,所過肅清,還軍屯駐蕪湖。會稽太守淳于式上表"陸遜枉取民人,愁擾所在。"
陸遜后來到吳都,上報自己的工作,稱淳于式是佳吏。孫權說:"淳于式說你壞話,而你稱贊他,為何?"
陸遜對答說:"淳于式意欲養民,是以上告陸遜。若陸遜再毀淳于式以亂圣聽,不可長久。"
孫權說:"此誠長者之事,普通人不能做到的。"
魏王曹操讓丞相長史王必典兵督許縣的事務。這時關羽強盛,京兆人金祎目睹漢祚將移,于是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太醫令吉本、本子邈、邈的弟弟本子穆等人密謀殺掉王必,挾天子以攻魏,南引關羽為援助。
解讀:孫權投降曹操,更改了天下局勢,使曹操暫時能專心對付劉備,并且整肅內部,建立繼承人的制度,營建魏朝。
孫權這招很是損人不利已,漢祚因此而失去孫權也為害極大。曹操暫時放棄了統一天下,專心營建魏國的百年大計。
金祎等人算是大漢最后的掙扎,他們起兵攻王必,想帶著天子去找關羽。
天下的事有時候就是這么微妙,關羽在荊州,一旦強盛就會影響到天下各種的小勢力,皇帝真的去荊州,劉備怎么辦?
所以金祎們即使最終成功,漢朝就能恢復了嗎?這大概是歷史的假設了,但從大勢上說,天下只有董承、伏完、金祎這三個人是真心想要恢復大漢的,其他的人不過假借這個名義懷憤而立私名。
孫權投降曹操罪最大,關羽持勇出兵與孫曹兩邊爭鋒,這就是不顧大局,如果有大局就應該忍耐,而與孫權連兵以救獻帝。所以王夫之說他是貪忿逞勇之人。
曹植呈才而失去太子之位,關羽呈勇而身死道消,崔琰呈智而給人丁儀留下口實被害,張飛呈力,最后被部下所害。都是人性的弱點,有了長處就不能克制,總要拿出來展現自己,讓別人覺得自己牛逼。
我們常會看到某些言論會驚訝,有公知認為他們在開啟民智,有作家認為自己是救世之主,有長得不錯的美女不停炫富,這本質是一樣的,關羽也好,曹植也好,和郭美美并無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