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二月,萬物復蘇。在四季分明的北方,杏花領(lǐng)銜開放,可謂一枝獨秀,占盡春風。更有大詩人葉紹翁的詩句:“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讓杏花名揚天下,成了名副其實的二月花神。
杏花是文人墨客的至寶
關(guān)于杏花的美,古代的文人墨客們可謂是極盡溢美之辭。杏花色變,開時粉紅,敗時雪白。紅的時候艷如脂粉,嬌艷欲滴;白的時候,嫩若脂膏,晶瑩如雪。所以大詩人楊萬里曾經(jīng)贊美杏花:“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毕筮@樣描寫杏花的詩句,非常之多。充分表現(xiàn)了古代文人對杏花的喜愛之情。
杏花代表了教育的圣潔
因為杏花潔白如雪,所以古人認為:杏花代表著圣潔。在《莊子》中說:孔子講學的時候,就坐在杏花簇擁的講壇之上。到了宋朝的時候,孔子的子孫就在孔廟的大成殿前面,建立了杏壇。從此以后,“杏壇”一詞就成了孔子講學場所的代名詞。慢慢地,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說法之中,杏壇就成了教書育人場所的代稱。
杏花代表了中醫(yī)的醫(yī)德
三國時期,吳國有個名醫(yī)叫做董奉。他常年為人治病,卻不接受別人的報酬。每次他治好病人之后,就讓病人種植杏樹。十幾年過后,他家周圍的杏樹就有十多萬棵了。待到杏子熟了的時候,他對人們說:“誰要買杏子,不必告訴他,只要裝一盆米倒入他的米倉,便可以裝一盆杏子?!倍钣职延眯幼訐Q來的米,救濟貧苦的農(nóng)民。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后來,人們在稱贊有高尚醫(yī)德、精湛醫(yī)術(shù)的醫(yī)生時,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詞句來形容?!靶恿帧币簿统闪酸t(yī)學界的代名詞。
在道家思想中,杏花卻代表著輕浮不莊重。在道家思想中有句話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在道家思想中屬于不成熟的一個數(shù)字。杏花在二月就開放,就屬于提前開花,過早的展示了自己的美麗,不夠成熟穩(wěn)重。所以在道家思想中,杏花就成了行為輕浮的代表。這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風水理論之中。杏諧音又與“性”相同,所以在傳統(tǒng)的風水理論認為,家里不能栽種杏樹,以免破壞了家風。即使在房子外面栽種杏樹,也是非常講究的,叫做“東不栽杏,西不種桃”,因為東邊五行屬木,代表著動。東邊栽杏花,容易引起紅杏出墻事件的發(fā)生。
乾訸書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經(jīng) 周二 儒家
周三 道家 周四 兒童蒙學
周五 詩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