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之時,營養(yǎng)豐富的豌豆大量上市,豌豆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等成分。它的粗纖維有助于我們通腸潤腸,維生素C能有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預防在換季時易發(fā)感冒癥狀;豌豆還是一種很適合高血壓、糖尿病、熱性體質等人群食用的養(yǎng)生食物。
由于豌豆是喜冷涼的作物,在四月底五月初成熟上市,而北京以及再往北的地區(qū)在這個時候的氣溫還不穩(wěn)定,多風多降溫,而且戶外種植豌豆也不多見,除非有了后來的大棚技術。所以,新鮮的青豌豆在過去的年代并不常吃,反而是黃色成熟的豌豆做成的豌豆黃這類的小吃會很常見。不過,在交通及物流發(fā)達的今天,只要你想吃的,幾乎都可以在超市或網上尋找到。
據《中國歷代御膳大觀》中記述,豌豆黃是清初的時候豌豆糕傳入北京后,改名叫豌豆黃,并有了“從來食物屬燕京,豌豆黃兒久著名,紅棗都嵌金居里,十文一塊買黃瓊”之說。當年乾隆皇帝早膳中曾有“豌豆黃”一品,但當時在宮中并不吃香。等后來有一天慈禧在北海靜心齋歇涼時,忽聽大街上傳來賣豌豆黃、蕓豆卷的敲打銅鑼聲和吆喝聲,太監(jiān)將賣者傳至老佛爺面前,慈禧嘗罷蕓豆卷、豌豆黃后贊不絕口,并把此人留在宮中,專門為她做豌豆黃和蕓豆卷。從而豌豆黃成為清宮廷有名的糕點之一。
而豌豆糕又叫豆沙糕,豌豆澄沙糕。是流行于山西、河南、河北、北京等地的特色糕類小吃。豌豆糕制作過程是將洗凈的豌豆去皮打磨后,文火熬煮3個小時以上,直到豌豆成糊狀,再加入白糖和黃梔子上色、攪勻。柿餅去蓋蒸熟后,切成薄片鋪在大盆里,擺成花樣,上面撒上一層青紅絲,倒入一層熬好的豌豆糊,再鋪一層柿餅,再倒一層豌豆糊,直至滿盆,然后放入冰箱冷藏凝結,幾小時后豌豆糕就可以吃了。吃起來香甜可口,清涼下火,爽口綿甜,益脾胃,解熱祛毒。據說豌豆糕的來源還有個故事:
相傳當年太平天國義軍攻克河南濟源后,招募當?shù)厍鄩涯耆胛椋时鄙瞎フ剂藭x城、長治等地,繼續(xù)向晉南挺進。部隊駐扎曲沃時,一些濟源籍傷殘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榮,便不思故鄉(xiāng),留居曲沃,為謀生而經營起豆沙糕生意。到了民國年間,豆沙糕擔攤比比皆是,成為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他們還編了口頭禪:“來到曲沃縣,住在大東關,抄弄一副擔,賺點豆沙錢。”
在后來的《金陵歲時記》中記載:“立夏叫小兒騎坐門檻,食豌豆糕,謂不疰夏。”(疰zhu四聲,意為不能適應氣候或環(huán)境而得的病。)疰夏者,以夏令炎熱,人多不思飲食,故先以此厭之。”(厭:有“鎮(zhèn)除”、“辟克”之意。)南京人讓小兒坐門檻,有把孩子托付給門欄神之意,以讓其對疰夏加以厭除,對小兒加以護衛(wèi)。讓小孩吃豌豆糕可有助于整個夏季不厭食。
不管是豌豆糕還是改良后的豌豆黃,制作時通常是將成熟豌豆磨碎、去皮、洗凈、煮爛、糖炒、凝結、切塊而成。成品外觀看起來淺黃色,吃起來又香甜又清涼又爽口。不過要是我們自己在家里制作的話,豌豆磨碎、去皮就是個很繁瑣的過程,而如果買現(xiàn)成的去了皮的豌豆,超市與市場又不是很常見。因此,非常不方便在家制作。今天,我們來用新鮮的應季青豌豆來做改良版的豌豆糕,因為新鮮的豌豆皮也很嫩很薄,吃起來一點不影響口感,因此不用去皮,直接做就可以了。感興趣的你和我一起來試試吧~
原料:新鮮的青豌豆400克,白砂糖120克,食用油、清水適量
制作方法:
1、火上坐鍋,鍋中倒入500g清水,將水煮開后加入鮮豌豆,再加入少許食用油,煮10分鐘。[豌豆不用煮至全熟,因為后面我們還有長時間的炒制過程。]
2、豌豆煮熟后,關火,將煮熟的豌豆撈出來過涼水。
3、將過完涼水的豌豆放入攪拌機或者料理機中,再加入少量的剛煮豌豆的水,用料理機打成非常細膩的豌豆泥。 [此步注意:加水與否取決于你家里的攪拌機或者料理機,有時候,不加水,有的攪拌機或者料理機根本打不動。]
4、火上放不粘鍋,倒入豌豆泥,再加入白砂糖,小火慢慢地不斷翻炒,至少四十分鐘左右,直到豌豆泥抱團、用鏟子盛上一些倒扣時不往下掉就可以關火了。
5、準備一個容器,在底部和四周少抹些食用油,將豌豆泥裝進去,并將底部按實、表面抹平后,蓋上蓋子,放入冰箱里冷藏一晚,然后再拿出來脫模、切塊、就可以吃啦~【切的時候用刀粘些清水,防止豌豆糕粘在刀背上。你也可以用家中做月餅的模子來制作各種好看外形的豌豆糕。]
怎么樣,豌豆糕是不是做起來非常簡單?不過,要想使做出來的豌豆糕細膩口感好,還是有一些小技巧需要特別注意,一起來看:
1、不同于豌豆黃使用的配料得是去皮的豌豆,因為干黃豆的豌豆皮會極大的影響成品的口感;而我們今天用的是新鮮的綠皮豌豆,外皮比較軟嫩,與豌豆芯一起吃的時候根本不會影響口感,更何況,我們是將整顆的新鮮豌豆打成泥就更不會影響成品豌豆糕的口感了。
2、為了使做出來的豌豆糕顏色還是碧綠的,在煮制豌豆的時候可以少加些食用油、并且煮熟之后迅速過涼水,都可以減少青豌豆的表面氧化過程而使顏色變化太大。
3、用攪拌機/料理機打豌豆泥時,加水的量不要太多,如果水多的話打出的豌豆泥比較稀,雖然打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在后面的炒制過程中會需要的時間較長,另外水多也不易于定型。
4、打好豌豆泥后,如果你想更細膩的話,可以過篩。
5、將打好的豌豆泥倒入不粘鍋炒制時,需要小火不斷翻炒至豌豆泥變得濃稠,用鏟勺挑起豌豆泥以后,豌豆泥不易滴落,滴落后也不會馬上和鍋里的豌豆泥融為一體,而是仍保持一定形狀,之后會慢慢的與鍋里的豌豆泥融合。直到豌豆泥出現(xiàn)明顯紋路。炒到這個程度就要立即關火。[用攪拌機或料理機打完豌豆泥后,里面可能還會有一些多余的豌豆泥,只能通過加入少量清水才能倒出來,有朋友會覺得扔掉可惜,你可以把這些加水稀釋后的豌豆泥一同倒進不粘鍋,不過后期熬煮的時間要適當加長。]
6、我們之前在煮豌豆時加了少許食用油,你還可以在炒豌豆泥的時候也加些食用油,這些食用油都可以起到讓做出來的豌豆糕口感更加細膩滑爽的作用噢。
7、如果家中沒有攪拌機或者料理機的朋友,你可以將青豌豆清洗干凈后放入籠屜中,上蒸鍋蒸熟后碾碎,然后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再準備一個容器,底部刷油,倒入豌豆糊,抹平之后蓋上保鮮膜,放到冰箱內冷藏后再取出脫模切成小塊后就可以吃啦~[這樣做出來的豌豆糕雖然不太細膩,但是顆粒感較強。]
豌豆糕,做起來簡單方便,吃起來香甜又清涼,夏天吃正好,喜歡的你趕快試試吧~自己動手做美食,你會發(fā)現(xiàn):快樂很簡單!
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若如初見”的感覺,但可是然而but,“不計得失、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愛生活、愛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龜編輯原創(chuàng),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喜歡我就~關注!~點贊!~支持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