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北京的湖北浠水人鞏勇先生的自選散文集《留住鄉(xiāng)愁》就要付梓成冊了!仗著鞏先生“機械人時期”老同學的余溫,我還是習慣稱這位多才多情的新聞學博士為老鞏。老鞏,祝賀你!恭喜你!
老鞏以機械專業(yè)的底子,義無反顧地折向自己夢想的方向,一步跨一個大臺階。如今在學術、文學等各方面勇往直前不斷精進。一塊大別山間的頑石,不斷自我磨礪,終成一顆閃閃發(fā)光的金子,隨時綻放耀眼的燦爛。
如今,老鞏牛刀小試,十幾萬字,筆走龍蛇信手拈來,情到深處,“自然流淌”,流淌出對家鄉(xiāng)深深的眷顧和依戀……老鞏,為你驕傲!為你自豪!
其實,作為一個隔著好幾層臺階的“非文字人”,我是品不出《留住鄉(xiāng)愁》中的文學魅力的。但是,濃濃的思鄉(xiāng)情、切切的感恩心深深地打動了我。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個個狀如元寶的包面,家鄉(xiāng)的一根絲瓜、一顆紅苕、一碗碗釅釅的“鍋巴粥”,家鄉(xiāng)一段歷史、一方風俗、一場風風火火的“鄉(xiāng)村愛情”,更有如山的父親、似水的母親……四十幾年情感的孕育,四十幾天地鐵上恣意地“生產(chǎn)”,牽出幾多詩意的“鄉(xiāng)愁”……
給我形象最為深刻的,是老鞏對父親的深情緬懷。父親糊的剪報,父親寫的對聯(lián),父親精心養(yǎng)護的“門前的花椒樹”,父親飽含對兒女無限希冀的“坡上三棵樹”,記滿一生做人道理的“父親的賬本”……
每一篇都惹得人咽喉里酸癢、淚珠兒打轉。其實,我應該算不得一個多么多愁善感的人,但每次讀到“父親帶著我,檢閱了他的領地……”
這幾句時,淚水便再也控制不住地奪眶而出。我的父親,也曾在這個世間卑微而不乏智慧地活著,把理想深埋在心底,在他自己的領地努力堅強地活著,把希冀用自己的方式傳遞給他的兒女……老鞏,謝謝你把我欲言卻無力表達出的情緒深情地呈現(xiàn)……
讀一次《留住鄉(xiāng)愁》,就讓人想一次自己的家鄉(xiāng)。“想家的時候,總想為家做點事,哪怕離家多么遙遠多么久……”。文人老鞏,以生花妙筆,留住了他的鄉(xiāng)愁,為他的家鄉(xiāng)做了一件件了不起的事!
老鞏,你留住了你的鄉(xiāng)愁,卻撩撥觸發(fā)了我們的鄉(xiāng)愁!為著這漫天綻放的鄉(xiāng)情,老鞏,讓我代表大家抱抱你!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