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培一
四月二十八日,這本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之中的普通一日,是平凡的一日。然而,幾個一聯串的四月二十八日放在一起來看,就使得這個原本平凡的日子,顯得那么不平凡,那么的重大而有意義。李大釗
李大釗先生,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樂亭,字守常。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1913年,畢業后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李大釗先生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先生在北京被北洋軍閥殺害。紅色巨星不幸隕落在北方整整一年之后,一代杰出的藝術家在江南誕生。2009年,錢紹武先生在創作雕塑作品《吳道子》之一
錢紹武先生,1928年4月28日出生于江蘇省無錫。當代著名雕刻家、畫家、書法家。曾任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院長。1942年,師從無錫名畫家秦古柳先生開始學習傳統國畫;1947年,考入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49年后為中央美術學院);1951年,畢業并留校任教;1953年,赴蘇聯列賓美院學習雕塑;1959年,畢業獲“藝術家”稱號,回國后繼續于中央美術學院任教;1986年,升為正教授并任雕塑系系主任;1989年,離休。錢紹武先生離休時六十歲,整整一個周花甲。此年,又恰逢李大釗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在河北省唐山大釗公園落成了錢紹武先生創作的《李大釗同志紀念像》。李大釗碑文
李大釗先生用鮮血和生命,親手締造了一個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為中國的新生,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為打碎一個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石。而錢紹武先生的此件雕塑作品,則開創了具有鮮明中華民族特征的當代藝術新樣式,堪稱中國當代雕塑藝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著名藝術家吳冠中先生曾評價說:“此為中國雕塑打開了一條新路”。錢紹武作品《李大釗紀念像》
花崗巖
400cmx750cm
1991年
立于唐山市大釗公園
這一切不能用簡單的巧合來解釋,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焉。李大釗先生和錢紹武先生在一死、一生之間,完成了“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薪火傳遞,賡續了紅色血脈,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建設建造了一座神圣的精神偶像。2021年6月9日,錢紹武先生不幸病逝于江蘇省蘇州,時年93年歲。在先生最后的近三十年時光里,余生也有幸,因為工作的原因而能夠追隨他游學。更為有幸的是,先生誕生之后的三十多年的同日,余也有緣出生。也就是說,余與先生在不同的歷史空間于同日來到這個世界,又有近三十年的交集,余也有幸得為先生編撰了一本《錢紹武年譜》。余之一生,多次隨先生多次長時間出游、考察,與先生可謂緣份不淺。先生仙逝之當日,也是余除患歸家之日,身體不適,致使不得送他最后一程,終生之憾也。2015年12月07日福建武夷山云溪居
在李大釗先生犧牲的九十五周年紀念日之際,在錢紹武先生第一個缺席的生日紀念之時,在他虛歲九十五歲之時,在他周年祭即將到來之時,余聊以一瓣心香祭之,恭祝二位先生在遙遠的天國安息。錢紹武先生年譜詳細鏈接:
《錢紹武年譜》(簡)第一輯(1928—1949)
《錢紹武年譜》(簡)第二輯(1961——1976)
《錢紹武年譜》(簡)第三輯(1977——1989)
《錢紹武年譜》(簡)第四輯(1990——1997)
《錢紹武年譜》(簡)第五輯(1998——2006)
《錢紹武年譜》(簡)第六輯(2007——2015)
沉痛悼念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