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札記——關于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每周一、三、五 晚上20點發布三篇原創文章,期望與大家思想碰撞、心靈互動。歡迎投稿,敬請關注、閱讀、分享、評論!
在互聯網生態下,實體經濟受到很大沖擊,服裝行業不斷關閉門店,而海瀾之家從30萬元起家,2015年達到4000家店,2018年又迅速擴張到6500家店,如今市值已超800億元。也因此,海瀾之家一度讓阿里、騰訊“垂涎三尺”,爭相投資。那么是什么神器讓海瀾之家逆勢迅速增長呢?
海瀾之家的商業模式
互聯網思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共贏”,它可以打破“內卷”思維和“圈子”局限,重構價值系統。其實,海瀾之家的兩大商業模式,都與互聯網思維有關。
其一,給加盟商減負以求共贏。海瀾之家對加盟商只做一事:培訓。加盟商只需繳納裝修金和鋪貨押金,而且裝修金保證五年內賺回,押金于合同到期全部退還。海瀾之家要做的只是對門店專業化運營、專業化管理的培訓。
其二,重構“雙鏈”,即價值鏈和供應鏈。這與小米手機的運營模式如出一轍,海瀾之家沒有自己的工廠,而是整合上游上萬家小工廠,每家企業提供一款爆品。并約定,如產品賣得不好,還要退回廠家。同時,組織所有的供應鏈企業,聯合統一購料,以降低成本。
由此看來,海瀾之家實際上是一家精英培訓和整合公司。其運營模式與阿里發布的未來十年的黃金風口S2B2C模式如出一轍,而這種模式的核心就是“互聯網+”思維下的輕資產運作。
當今社會是“輕” 資產時代
至今,人類的經濟活動已經歷了三次轉變:
第一次,以物易物。即原始的自給自足經濟模式。從等價物交換再到貨幣的G-G’(G是商品的成本,G’是交易價格),其本質都是通過價值交換賺取商品差價。
第二次,科技革命帶來的商業模式。如果說原始的商業活動多是資源和初級勞動產品的交換,到了這一階段,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加,而科技實際上通過“物化的勞動”。雖然“科技”看不見,但它在商品中的價值作用巨大,雖然也是G-G’,但“科技”的價值通過商品交換而實現。
第三次,服務業的出現。這個階段交換的不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商品,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服務。這個階段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商品已經相當發達,目前正處在這個階段。服務業作為價值鏈的延伸,其所占比重已經遠遠超出實體經濟,而且越是在發達國家,所占比重越大。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給服務業賦予了新的價值內涵,軟件和各類平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從三次變化過程看,人類的經濟活動正在“由實向虛”轉變。因為在物資極大豐富之后,人們消費產生聚合效應。在這種聚合效應的引導下,消費不斷升級,從而由物質消費轉到精神消費上來。因此,未來的商業模式也一定是在此基礎上產生。
未來的商業模式走向
在營銷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一個企業站位越高,越是由實向虛。
就拿西方社會的經濟模式來說,它們已經探索了幾百年,經歷了快速發展階段。其實西方社會一開始就著重于“資本”這個虛實結合的經濟概念,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資本的表現形式也從有形的“等價物”貨幣,逐漸演變為虛化的概念。而目前,互聯網生態下,世界經濟高度一體化,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也已經到了死胡同。因為在服務業占據半數以上的經濟構成中,世界經濟越是高度全球化,資本的逐利性與互聯網的“共贏”理念差距越大,于是西方社會開始出現抱團取暖。
在共贏思維影響下,未來的經濟和商業模式必然是提供基礎服務為支撐的,這意味著所有的產業鏈和價值鏈構成中,都必須從它能夠提供的公共服務中衍生。
未來的主要經濟發展模式可以概括為三種。
一是構筑產業鏈模式。在現有產業鏈形成的價值鏈基礎上,根據需求,找出最關鍵的環節,提供新的架構思維,做好其中的一環。
二是搭建公共基礎模式。在構建公共基礎服務的基礎上,重構消費模式,促進消費升級。其實,經濟的原理就是不斷重構基礎,形成新的支點,撬動消費和生產的升級。
三是金融的虛擬化發展模式。未來的社會需要更多價值轉化和創新。在互聯網思維下,利用分享和共贏,如何讓金融走向虛擬化,像互聯網一樣,讓資源和商品在各要素間流動,將會催生新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