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原因一般來自于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家庭原因,另一方面是學校的原因。
今天我們主要談一下一些常見的原因。
首先低齡孩子入學以后,不在像是上幼兒園時一樣,正常的情況下孩子越小適應性越快,越容易。但是很多孩子由于在上幼兒園時比較隨意,結果造成孩子不能盡快適應,不能適應就會安全性缺乏,安全感缺乏孩子就會產生不安全感。孩子們會認為還是在幼兒園里安全,但是,幼兒園回不去了,那么就只有家里最安全。
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做父母的不要隨意,周強老師說過我們身上很可能有一種劣根性,那就是隨意性!想著孩子還小,幼兒園只是孩子寄托,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也就是在這種隨意、無意當中,讓我們的孩子對待上學、學習有了不賺錢的認知。
所以,幼兒園時就要重視起來,切不可隨意!
那么這個隨意性,帶來的更大的麻煩是——規則的遵守性。入學之后,各項規則,尤其是集體性的規則越來越多,一切要求都得按規矩來做。上課不可能隨隨便便上廁所,不可能隨隨便便說話,不可能隨隨便便走動等等等等!這時,孩子在以前養成的隨意,就會成為麻煩,老師的點名、批評、教導就會多,孩子自然覺得害怕。
因此,一開始就對上學產生恐懼,自然不愿意上學了。第二個,就是跟同學之間的相處,也即人際關系。周強老師講過這個原因也在逐漸上升,成為困擾孩子最大的煩惱,交往能力弱,在家是被寵著,但是一出門就找不到好朋友,很難融入到集體里面去,所以他們感覺在學校生活不快樂。
說到寵,周強老師經常用到的比喻是:兒子在家是皇帝,女兒在家是公主,倍加寵愛,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幾年出現的孩子們玩,出現摩擦,結果父母沖上去對別的孩子下殺手的事。
但是,離開你,離開家,走進集體,坐在教室,周強老師說了,一屋都是皇帝,一屋都是公主,誰讓誰,誰聽誰的?這個時候人際關系問題就直接壓在孩子身上了,在家,我可以指揮所有人,甚至為所欲為,現在,在學校卻不可能,怎么辦,不上學是最佳的方式。
接下來說到壓力,孩子也有來自不同的壓力,也是占比最高的。這個壓力不是物理上的壓力而是無形的,比如老師給的壓力。有的老師說:我看好你,你肯定能考上北大、清華。老師認為是鼓勵,對于自信的孩子沒問題,但對缺乏自信的孩子來說是過大的壓力,不堪重負。
再比如老師對待孩子態度的不公平,有的老師做的太過了比如升學考試的時候,老師說后20名的學生就可以不來了。還有老師的教導方式讓孩子難以接受,會讓孩子心靈上受到一定的傷害,孩子就會產生厭學。
怎么與老師搞好關系,這個我想大家都可以在周強老師的學之道、師之道課程中學到。今天就不講這些了。
最后一個,就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了,成績 !學習成績不好,跟不上或者對某種文化課根本不感興趣的都會產生厭學心理。前幾天,我還看到在一個大學的課堂上,一個男生當眾站起來質問老師,你講課特枯燥,沒有一點點趣味什么什么的,但是,每次你都不忘的是點名等等等等。
大家首先要知道一點,那就是學習功課的設置是針對普遍中間60%的學生,也即針對大部分孩子的。那么對于成績好的20%孩子來說,老師講的我都會了,也就沒有了吸引了。最后成績不好的20%孩子,一樣會厭學。
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孩子入學前學的太多了,唱歌、跳舞、背唐詩,算數,周圍人見了都夸她,人見人愛,很享受被關注的感覺。到了真正上學的時候,感覺自己都會了老師講的內容不再有任何吸引力。也就是該玩的年齡沒玩,該上學的時候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想玩,然后就逃學,不吭聲拿了家里70塊錢走了。到了另外一個城市打工,發現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生活太艱辛,很狼狽的回家了。
父母無奈到周強老師這兒,然后,按周強老師所說,就當一切事情沒發生一樣,就說了一句話:回來了,幫你向學校請了假了,過了年你就去吧。
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早學讓孩子該玩的時候沒玩,該學的時候想玩,產生逆返心理而且很強烈。即使學習成績好,也有的會產生厭學。一進重點學校發現強中自有強中手也就產生了壓力,當壓力過大、教導方式又令他不適應,他就選擇逃避。
以上是產生厭學的學校原因,那么我們家長該如何做呢?
如果是學校的原因造成的孩子厭學的情緒,家長可以主動向老師提出,請求老師的幫助。如果我們遇到了孩子覺得進度太慢或教材太簡單,我們應該征求老師的建議怎樣才能按他的進度去學習,可不可以讓孩子幫助后邊的20%的學生。
如果沒有去改變這種狀況,孩子會在無聊的狀況下度過。如果去幫助別人,第一孩子會有成就感,第二孩子講的時候也很用心,關鍵一點讓孩子覺得有事做。
接下來再說一下后邊的20%的學生。不是他們不學而是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時我們也要主動告訴老師,讓老師也出一些方法,怎樣能在家幫助到孩子增加他的理解能力,完成他所學的課程。
再一個方法,就是讓孩子在感覺上壓力和負擔的減輕。比如說,在家孩子計劃學一個小時,我們可以主動減10分鐘。為什么這樣做呢?我們都去逛過商場,就會發現商場里的商品定價規律。有的標價99,最然給100只差1塊錢,但我們的感覺就便宜的。作為家長,如果我們去兩家公司應聘,一家給你工資2999,另一家給你3000,你會選哪一家。當然是3000的,感覺不一樣。一個小時和50分鐘,實際上差不多但感覺上就差的多了,一個多小時真煩人!
另外一個方法,一定要語、數、外交替著做,因為時間長了做一門功課,大腦興奮度會降低。要讓孩子在學習中充滿游戲性,不能讓孩子讀死書。孩子就是在游戲中學習的,從而達到引起孩子的興趣,我們可以借助家里的任何東西。比如孩子數學不好,而他喜歡打仗,可以把數學題演變為一場戰爭。比如100-68=?,可以這樣轉變100輛坦克,紅軍和藍軍打了一仗,損失68輛問還剩幾輛?我們完全有條件把學習搞的有生機、活躍起來。孩子自然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厭學、逃學的原因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機制,他以孩子的個性心理特征為基礎,以各種外在因素為挈機。一般地講,性格內向、自我中心傾向和自卑感強的孩子如果學習成績不良,受到老師或同學的非難和拒絕就會產生厭學,厭學之后就會發展成逃學、輟學甚至離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