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種集五福、抖音集音符的活動搞得沸沸揚揚的,身邊很多同事每天都在掃來掃去。
看著辦公室氛圍那么好,想起來他們每天中午一起定外賣的時候,總要花上好一陣子時間去湊滿減活動,覺得他們也是做到了名義上的“開源節流”了。
但為什么這么“努力”的一群人,還是總嚷嚷著自己沒錢、越來越窮呢?其實缺錢是一種結果,想改變這種結果,就得從源頭上改掉你的思維。
富人為什么越來越有錢,窮人總是抱怨越來越窮,差距就三點,早改正早受益!
1.富人憑結果賺錢,窮人靠時間賺錢
同學聚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剛畢業那幾年找到人人稱羨的穩定工作的同學,混的都不如那些敢闖敢做的人好。
窮人傾向于得到穩定的工作,每個月都能領到安安穩穩的薪水,這樣才能滿足他們內心的安全感,而富人會相信自己的價值,他們傾向于依據自己取得的業績收獲報酬。
我有一個朋友,原本也在體制內工作,后來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讓他有點厭煩,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到底在哪。
于是他開始去參加其他公司的面試,不為跳槽,只是為了檢測一下自己在市場上真正的水平,結果被真相給虐慘了。
后來他直接從單位里離職出來去做了銷售 ,因為喜歡這種多勞多得的存在感,現在待的公司雖不大,但好歹混上了區域經理,年薪百萬。
2.窮人總是仇視富人
仇富心理,想必大家對這個詞并不陌生,但有很多專家直接把這個詞給先定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窮人思維,總是抱怨世界的不公,總是這樣得過且過,卻從來沒想到貧窮是自己導致的。
從來都看不到比自己能力強的人到底強在哪里,只會向下對比,從弱者身上找存在感,覺得自己現在還不是太差。
真正格局大會賺錢的人,一定善于學習,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默默提升自己,而非怨天載道,自己原地踏步還要嘲諷別人跑在前面 。
按照富人的邏輯,承認別人的優秀彌補自己的不足,然后借用他們的資源促使自己更進一步。
3.窮人總以為自己什么都知道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每半個月至少讀一本書,甚至學習漢語曾在清華大學做全漢語演講;比爾蓋茨,除了每周讀完一本書,每年都會給自己留維持兩周的閱讀假期以此充能。
這樣的例子不想舉太多,只是想說,人混的好并非只靠運氣,要看到富人所做出的努力。即便是他們家產萬貫,可能也在現在這個時代絞盡腦汁的做轉型,學習各種各樣的新知識防止與世界脫軌。
富人永遠有學習的心態,而窮人總覺得讀書無用,自己也沒有時間去讀書,而且自己什么事都知道,能力根本不差。
不管混的好還是壞,總是有跡可循,最大的根源就在思維上,這也拉開了窮人與富人的差距。那想改變這樣的現狀,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復制富人的思維方式,一定對自己大有裨益。共勉。
關于這個話題,如果你有想補充的,咱們留言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