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的美麗是永恒的,
正像億萬年動聽如初的雨聲。
它是梧桐上的細雨,是暗香醉人的花蔭,
是小樓微涼的東風,是月光下閃過的鵲影,
是稻花香的蛙鳴,是云濤與曉霧的相連,
是落紅與芳草的囈語,
是耳邊呢喃的醉人相思意......
英雄愛美人,君子也愛美人
GIF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麗賢惠的姑娘,使君子的好配偶。《關雎》的流傳,或許就是因為它所描述的愛情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既沒有因地位懸殊而高不可攀的無奈,也沒有因身份之慮而無法言說的惘然,有的只是“淑女”和愛她的“君子”。
思念,讓我度日如年
GIF
彼采葛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國風·王風·采葛》
思念不分古今,入了相思之門,便知道相思之苦。熱戀之中恨不得睜開眼就能看到對方,一日不見便牽腸掛肚,更有后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從遇見開始,便是一生眷戀
GIF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美人的頭上戴著亮麗的飾物,在人群中盈盈一笑而過,飄來了一陣又一陣的香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百回千回,猛然一回頭,就在燈火闌珊處看見了她。
鳳求凰,我求你
GIF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
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
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
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
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西漢·司馬相如《鳳求凰·其一》
當壚賣酒,是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才子司馬相如作客卓家,在大堂上以一曲《鳳求凰》征服卓文君的心,兩人互生愛戀。奈何門不當戶不對,司馬相如家貧如洗,兩人的愛情受到卓家的極力反對。卓文君毅然決然的與司馬相如私奔,當壚賣酒。卓文君的苦肉計使得卓父低頭,登門求和。兩人自此成就了一段佳話。
命中注定,你是我的獨一無二
GIF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元稹《離思·其五》
總有那么一個人,讓你想為她搭一座橋,想送她滿山的野花,想告訴她你是我的全世界。這個人獨一無二,這個人命中注定,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愛是期待每一次的相見
GIF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佚名《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牛郎織女的故事家喻戶曉,可也久經不衰。主要講述了牛郎在嫂子的逼迫分家,與一條老牛相依為命。在老牛的指引下與織女結為夫妻,并生下一對子女。不料,王母查知此事,強行將二人分離。老牛犧牲自己化成船前去追趕,王母大怒,拔下金釵劃出一條銀河,兩人只能遙遙相望。他們的真情感動了喜鵲,每年七月七兩人乘坐鵲橋相會。
夢中相見終攜手
GIF
豈是丹臺歸路遙,紫鸞煙駕不同飄。
一聲洛水傳幽咽,萬片宮花共寂寥。
紅粉美人愁未散,清華公子笑相邀。
緱山碧樹青樓月,腸斷春風為玉簫。
——唐·曹唐《蕭史攜弄玉上升》
蕭史弄玉里秦穆公的愛女弄玉喜愛吹簫,夜里夢見蕭史乘鳳而來,他的簫聲猶如鳳鳴一般的美妙。兩人在夢中結緣,心有所向。醒來后弄玉將此事告知秦穆公,派人去尋,果然在華山遇到蕭史,有情人終于在一起。一夜,兩人月下吹簫,竟引來紫鳳和赤龍,于是兩人乘龍跨鳳而去,自成佳話。
愛是最美的奇跡
GIF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
崔護進京趕考落第,心情煩悶,借著清明踏青放松心情。行到一處莊宅,口渴求水,一位少女開門,崔護窺見之下頓生愛慕。次年,重游舊地,卻見莊宅已鎖,痛苦難當,便在門上寫下這首詩。幾日后,院落傳來傳來哭聲,少女病故。崔護得知后在少女床前痛哭,離奇的是少女竟活了過來,兩人喜結連理。后世用人面桃花表示相思。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GIF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詩經·邶風·擊鼓》
這句詩出自《詩經》,我們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但在千年之后仍被這句詩打動。時光終有灰燼,縱然青絲成雪卻一如初見。愛有千萬種開頭,但最后只有幾種結局,白頭與共是其中最好的一種。
愛情中最美的模樣
GIF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唐·李白《清平調》
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或天寶三年(744年)春天的一日,唐玄宗和楊妃在宮中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時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花箋上作了這三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