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人類進步的根本。正因為思考,我們才認識了這個復雜的社會,才認識了我們人類本身,才學會了戰勝困難、挑戰極限。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個人經常用到的思維工具是思維導圖(由點逐漸鋪開成面)、白板(可以立體的無限思考)、群體思考(也就是頭腦風暴)、自制的excel表格(跟蹤工作任務,如任務名稱、任務描述和目標、責任人和參與人、時間節點、是否延期等,回答的也就是5w1h或基于目標的smart原則)、PDCA環(用來思考任務完成情況,尤其是C和A,最容易出問題)等,除此之外我還喜歡自由式思考、刨根問底式思考、目標集中式思考、爆炸式思考等。當思考成為你的習慣之后,你就會特別喜歡它,遇到任何事情都想要思考。從我自身的實踐來看,思考意識和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尤其是隨著你的好奇心的增加和知識域的積累,你會越來越把思考當做一種本能。
思考的工具只能輔助我們思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你得有思考的意愿。我剛開始工作的兩三年,也不像現在這樣無時不刻在思考,更多的是圍繞工作本身展開。隨著自己工作職責的增多,自身積累的增多,尤其是開始大量閱讀和持續寫作后,我思考的時間越來越多,有的時候甚至會入迷,恍惚的感覺自己在另一個世界里尋找思考的答案。
我建議大家做好兩件事:第一,加強自己的知識積累;第二,提高自己思考的意愿。只有你積累的越多,懂的越多,愿意思考的越多,你才能發現不同,你才能改變自己,你才能改變世界。正如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一樣,被蘋果砸中后思考的是“為什么蘋果會自動下落?”,而不是“為什么蘋果偏偏砸中我,而不砸中別人?”,思考就是這樣,勇于思考,持續思考,樂于思考,你就會發現世界的不同。也許,現在的你思考的東西在未來會改變世界。
備注:下文根據劉潤老師的每個人的商學院整理。
本篇是系列書籍8“個人進階”的第四章“思考工具”。
詳細筆記內容如下:
MECE法則:透過結構看世界
MECE是一個思考工具,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也常被稱為“不重疊,不遺漏”。
MECE法則是一種簡潔有力的、透過結構看世界的思考工具。
需要注意:1、謹記分解目的;2、避免層次混淆;3、借鑒成熟模型。
頭腦風暴:用數量帶動質量,用點子激發點子
使用頭腦風暴有四大原則:自由思考、延遲評判、以量求質、結合改善。
頭腦風暴的基本理念是:要獲得很好的點子,首先要獲得很多的點子;要獲得很多的點子,就要靠點子來激發點子。這種個體頭腦之間風暴式的化學反應,帶來了“1+1遠遠大于2”的可能性。
如何使用,以提高群體思考質量:1、自由思考;2、延遲評判(批評和評論,是扼殺更多想法的劊子手);3、以量求質;4、結合改善(頭腦風暴真正的魅力所在)。
討論盡量要在小范圍內進行;任何時候,一次只能一個人發言;不可以交頭接耳開小會;把前面的想法貼在白板上,激發更多新想法。
思維導圖:放射性思考工具
人類的思維方式不是線性的、表格的,而是放射性的。
思維導圖最大的作用,不是記錄,是思考,是創造。
如何借助思維導圖來思考和創造呢:1、先從目標開始;2、不被思維導圖限制;3、善用各種工具。
5W2H法:集齊7個問題,讓思維更縝密
5W2H是最常見的7個問題:Why(為什么),What(是什么),Where(在何處),When(在何時),Who(由誰做),How(怎么做),How Much(要多少)。把這7個問題放在一起問,確實能彌補思考問題的疏漏。
三種用法:1、用5W2H法找到問題;2、用5W2H法變革創新;3、用5W2H法分配任務。
5WHY法:不斷追問,找到根本原因
通過追問5個為什么的方式,最終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
運用5WHY法,需要注意兩件事:1、提出正確的問題;2、區分原因和借口(要區分客觀原因和主觀借口)。
二維四象限:對立統一的分析工具
時間管理矩陣不把輕重和緩急這兩個維度對立起來,而是把它們統一起來,從而生成了四個象限:重要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
二維四象限,從“非此彼此”的二分法里解放出來,用兩個對立統一的重要屬性作為依據,畫出四象限,分別討論情況,逐個解決問題。
二維四象限法幾乎是整個西方管理學、經濟學甚至是哲學最基本的分析工具之一,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