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憤怒、焦慮,常常讓事情愈發糟糕,而且傷害關系、傷人傷己傷身。情緒一來,無法控制。尤其是當你遇到一件非常氣不順心的事情時,壞情緒就像一計悶雷,會瞬間爆發出來。
很多因為沖動而犯罪的人并不一定是窮兇極惡的大壞人,就是因為一時沒忍住,既害了別人,也葬送了自己。控制情緒就是控制命運的開始,遇事冷靜三十秒,結果就會不一樣。當你懂得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時,你的福氣也正在慢慢靠近你。因為為壞情緒買單的只有你自己。都說“沖動是魔鬼”,在沖動情緒的控制下,你只想到報復,只想讓自己的心情有渲泄的出口,卻用了最愚蠢無知的方式,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能不讓人扼腕嘆息。
其實成長就是要學會強行忍耐。我之前也不認同這個觀點:什么年紀做什么事。25歲你要結婚;30歲之前你得立業;都40歲了還學什么英語......透著一股子刻板和迂腐。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過了30歲以后,就發現很多事不是不能做,只是不想做,不必做了。過了30歲,就越來越有這樣的感覺,開始越來越明確的感受到時間的長度,不管是時間和精力都變得格外珍貴了。
忍耐,有人說成年人的的實質就是裝,假裝年輕,假裝小眾,假裝沒喝醉,假裝沒事........而到了一定階段,特別是30歲以后,就真的沒有時間和精力為了“忍耐”和“裝腔”活著了。
控制情緒是有法可循。窩在肚里的委屈,深夜的焦慮,時不時冒出的抑郁,突然爆發的憤怒......這些壞情緒引發各種不良生理變化,在日積月累中傷害著我們自己的身體。所以壞情緒必須發泄,但是也要“合理”。
既然壞情緒無法逃離,合理管理情緒才是上策。覺察起伏的情緒,避免被情緒控制;體會身體的感受,和自己的身心在一起;通過溝通或訴說,傾吐苦惱,清空內心;對困擾進行梳理分析,找出根因,避免這樣的情緒重復出現。
去做一件能讓自己情緒穩定的事情,你會發現,原來之前的憤怒、悲傷、不滿、生氣,其實都沒什么大不了,大腦回歸理智的狀態,人很清晰下一步該去做什么。情緒并非不可控制的野獸,學會控制情緒,做一個情緒穩定之人。
現在生活節奏快,哪都會碰見不如意的事情或看不慣的人,我們無法消滅它們,只有正面地去接受或者有選擇性的遠離。當你被情緒控制時,你要做的就是慢下來,去感受這份情緒,比如你要被一件事一個人氣炸了,那么應該做的不是沖出去理論,發泄一通,而是先坐下來,用身體感受一下為什么會生氣,不要試圖控制生氣的想法,讓它自由流動,相信會有不錯的效果。
人生路上,你的最大敵人,不是能力,不是條件,也不是別人,就是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