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喜歡和一群小伙伴們玩耍,上中學的時候,會三五成群的膩在一起,上大學的時候,只會和幾個室友整天膩在一起,參加工作后,只剩下了自己,除了上班,其余的時間只有自己一個人。
你會發現,越長大,說話能說到一塊的伙伴越少,越長大,能玩到一起的朋友越少,知心的朋友,就那么幾個,而且很少聯系,基本上都是自己一個人。
習慣一個人之后,發現自己開始不愛湊熱鬧,看見同事們在那聊八卦,不愿意參與其中,同學喊著出去吃飯,不愿意湊熱鬧。
漸漸的喜歡一個人,變得越來越不合群,越來越不愿意和他們聊些沒有用的,漸漸的,不愿意聽父母親戚嘮叨那些家長里短。
只愿意一個人靜靜的呆著,看看書,澆澆花,偶爾思考一下人生,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經常有朋友問我,你也出來和我們聚聚,自己一個人不無聊嗎,我只是笑笑,心里在想,有什么無聊的,自己一個人挺好,清凈,有更多的時候思考。
當你活得越來越明白的時候,你會發現,你越來越不合群,看不慣那些世俗的東西,只追求自己的內心,人這一輩子很短,應該把更多的時間交給自己,而不是在無用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人越長大,越獨立,越不需要伴,都說“人越長大,越孤單”,雖然是孤單,自己一個人,但內心會很充盈,不寂寞,不孤獨。
不合群不是高傲,故意孤立,而是每個人的經歷和閱歷不同,每個人的人生感悟也不一樣,對待事情的立場和看法也不一致,所以,融入不到一塊。
都說“人生在世,知己難求”,就是說能和自己思想高度一致,和自己想法總是不謀而合的人太少了,找不到能理解自己的人。和很多的人都走不到一塊,自然而然的就不合群了。
但不合群,不代表你人品有問題,更不代表你比別人差,而是你們的圈子不一樣,你自己就是一個圈子。
其實,你會發現,那些有思想的人,有遠見的人,都不合群,因為社會這么大,還是凡夫俗子多,能和自己有一個境界的人很少。
不合群的你,也不必強迫自己去合群,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合群。
不合群的人,不害怕寂寞,能享受得了孤獨
很多人害怕一個人,就喜歡人多熱鬧,每天都喜歡和同事聚在一起,每天都喜歡和同學聚在一起,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是主動約別人一起出去玩。
其實,一個人也沒什么不好,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更有時間思考,你才能靜下心來面對自己,聽到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
長大后,社會的壓力越來越大,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每天忙來忙去,都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而活,都不知道自己做的一切,到底有沒有意義。
越是不合群的人,越對人生看得透徹,能享受得了孤獨,從來不害怕寂寞,覺得一個人時光,倒是一種別樣的愜意。
不合群的人,不附和別人,能做好自己
那些不合群的人,總是被別人看作是另類,總是不同意大家的觀點和看法,當別人都投贊同票的時候,他就會投反對票,所以最后被孤立。
其實,他們是不愿意去附和別人,只按照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去做事,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和想法,只聽從自己的內心。
不合群的人,更知道想要什么,應該如何努力,應該怎么活,懂得做更好的自己,不會因為討好別人,而委屈了自己,也從不會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而是會讓自己變得強大,依靠自己。
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自己認為對的,就會義無反顧的去做,自己認為不對的,也不會隨波逐流,不合群的人,其實是人群中的一股清泉。
不合群的人,往往與眾不同,出類拔萃
正是他們有很多不同之處,和大多數人有太多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無法融入到大眾的圈子,而變得不合群。
那些成功的人,都是不怎么合群,甚至從很小的時候,就不和小伙伴們一起玩,上學的時候,一直都是孤單的身影,和同學都不太熟悉,大學的時候,常常一個人,穿梭在圖書館,穿梭在人群當中。
事實證明,那些與眾不同,出類拔萃的人,都不合群,他們有他們的另類之處,而別人無法認同,他們甚至有超出常人的想象力,和對未來的預知。
總結:
其實,人最重要的,就是活出自己,合不合群,沒關系,也不重要,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目光和輿論。
你要堅信,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沒有必要,非得和他們達成一片,更沒有必要,非得順著誰說話。
繼續朝自己設定好的方向,努力吧,你就會是最閃亮的一道光芒。
-end-